EN

周吉荣:建立共有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时间: 2010.6.3

记者:作为“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的一个组织者,请您详细谈谈这个艺术群体的具体情况。

周吉荣: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的活动是2006年正式开始活动的。源起是当时整个国内的版画界,版画活动更多的是一些学术活动,大多是一些圈内的交流、版画展览比较少,与社会的交流活动也不多。版画实际上在中国曾有过比较辉煌的历史,比如我们知道的三十年代的新兴木刻,五十年代,七十年代的群体版画都很辉煌。所以基于这种大环境,中国版画既然有它辉煌的 过去,又有这么多优秀的现当代版画家,我们便觉得版画家有必要建立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全国比较优秀的一些版画家联络起来,结成一种联盟的方式,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团体力量并构建成一个与社会交流的网络。同时把每一个单体工作室的个体资源集中在这个平台来分共享。联盟的成员全国几个主要的城市都有,北京相对多一些。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不是一个很严密的官方组织,是一种版画交流和资源组合性质的团体。

从2006年开始,我们已经陆陆续续做了很多的展览和活动:比如2006年云南景东“无量山”艺术采风及展览;2007年湖北美院美术馆的“源——当代版画邀请展”;2007年至今在英国五个城市的“直接观察—中国版画艺术家工作室联盟”巡回展;2007年在南京,2008年上海,2009年北京以及2010年的深圳展和计划中的沈阳展等等。

记者:嗯,那再请您说说这次展览的情况。

周吉荣:这次的展览主要是由关山月美术馆那边来做的,相对于我们以前的展览来说,这次的展览比较有意思。作品的体量和形式都有较大的改变,大多是大型作品。展览由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的张新英策展,她把香港的一个声音艺术家邀请过来参与到我们的展览中,所以这个展览已经跨界了。展览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有很多超大幅作品,还有版画装置,另一个是展览的策展思想是想做一个带有一定实验性,希望能突破现有版画的边界的当代艺术展。传统的版画一般都不大,但我们这个展的平面作品体量都很大,同时把现代前卫音乐放进来,还不是一般的背景音乐,展览时他会根据我们的作品来创作音乐,据我了解在中国应该是第一次。所以这种新形式的展示,对我们联盟来说也是一次突破,对整个版画界也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

现在有一种“大美术”的概念,比较注重画种之间、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多元化,这个会促进版画的良性发展。像我们版画联盟这种活动,我们是希望建立一种区域性的共有平台来实现一些学术交流,实现一种资源共享,同时希望通过这种小联盟能参与社会一些活动。我们从04年开始,每年在红门画廊与画廊合作做一次版画原作挂历展览,每次有七个艺术家参与,通过展售,我们把筹得的款项直接捐赠给“海德基金会”的廊坊孤残儿童村,每年捐一二十万,持续到现在我们已经捐献了近100万了,这种活动不像那种重大灾难后的捐款,我们是每年不间断地都给那边捐款,我曾去过儿童村两次,看到了村里的残疾儿童之后觉得做这种事还是很有意义的,这倒也吻合了版画的社会性特证。

记者:除了做展览、参与一些社会活动,版画联盟平时还有一些别的活动么?

周吉荣:这些活动已经够多了,联盟的成员大部分是大学的教授他们还有教学的本职工作要做。

记者:我看到您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关注现代城市变迁,都市形态、景观等,谈谈您这次的参展作品吧,是您的新作么?

周吉荣:《进化图典》是两张新作品,但是说新吧,实际上也还是我原来的城市主题的延续,《海市蜃楼》系列作品是我在版画媒介材料上的新的尝试。我的版画作品和综合材料作品的母体基本上是跟城市有关的,跟中国三十年的变迁和发展有关。

记者:为什么会独独关注这一块呢?

周吉荣:我想谁处在这种时代可能都有这种表现的愿望吧,想表现身边事的一种愿望。说得具体点,就是对现实的变化比较感兴趣。我的作品最早是表现北京的“胡同”,由“胡同”发展到“海市蜃楼”这种变化的轨迹跟中国这二三十来的发展变化是相吻合的,也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大的主题。

记者:一开始关注到胡同,是不是因为视觉上觉得好看呢?

周吉荣:嗯,最初看到北京的“胡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作为一个异乡客本来对这个东西是很陌生的,当然任何地方都有他们自己的古建筑,比如上海的里弄,安徽的徽派建筑等。但胡同除了本身蕴含的文化积淀,它在有些细节、一些角落里还包含一些政治的东西,包括那种门洞都是有等级的。但像徽派建筑更多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东西,民俗性、民间性。所以北京的胡同它有它的特殊性,更多的时候是我是把它作为一种符号的载体。我后来又做了《最后的纪念》,是把那些拆毁的旧建筑作为一种消逝的传统文化符号来看待。

记者:之后是怎么转变到“海市蜃楼”系列来的呢?

周吉荣:这种转变都是社会带给我的,因为它在变化,胡同在消失,很多传统文化在消失,这种矛盾和变化触动了我、但是你又不得不面对。实际上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作为艺术家对文化和政治的这种表述,很多时候都是从一种感性、图式的方式来表达的。“海市蜃楼”实际上还是跟我原来做的东西有关系的,画面图像上感觉差异很大,原先的作品很具象,在“海市蜃楼”系列时就变得比较具有意向性和抽象性,在材料和技法上也有所改变,带有综合性。“海市蜃楼”系列的来源是北京的公路环线,我每天上下班往返在三环、四环上,你能看到北京这个城市逐渐在无限度的扩张,最早的胡同在慢慢的萎缩,渐渐的消失,这个城市的特征也慢慢没有了,北京是一个什么城市?不知道。但原先北京是有它的特征的,甚至可以说它有一种城市灵魂。现在这个城市的灵魂在哪里?我感到很迷茫。就像一个幻影一样。后来我也做过一些展览,“幻影”,“绮城”等等,都是从这种感受里面提炼出来的。

记者:那到您的近作《进化图典》呢?

周吉荣:《进化图典》跟城市也有关,背景都是城市图像,加了一些生物以及别的东西。主题还是一样的,只是在原先城市主题的基础上稍稍扩大了一些,对于现在环境的变化,甚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些疑问吧。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有很多东西在消逝,所以这跟原先的主题也有关系。

记者:邵大箴先生给您写的评论说到您“即重视创作观念,也苦练技艺”。我看您的作品,也觉得在制作上特别精细精良。您自己怎么看待观念和技艺之间的关系?

周吉荣:“注重技艺”这可能是学院版画的一个特征吧。实际上这回到了对版画怎么理解的问题上,版画假如没有自己的技术特征和画种语言的话,我觉得它就是一个复制工具,那这样版画是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画种的。当然,版画是艺术家族中特殊的一员,艺术家的思想和艺术观念是这种间接表现艺术形式的灵魂。它的物质性和机械复制性特点更凸现出艺术创作观念的重要。

记者:那我们再回到版画联盟的展览上来,举办这么多次展览,您经常是以策展人的身份出现是么?

周吉荣:我不算是策展人,我的身份是老师和艺术家。有些展览是利用一些现有资源来组织一些展览活动。比如说联盟的展览今年我们先做展览计划,然后由承办展览的联盟成员具体去运作,一般情况是有了想法之后,大家共同来协商。像上海的“版图”展,就是当时我和陈琦一起商量出的展览名称和主题。有的时候展览机构有什么好的想法和策划也可以。比如说这次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的展览,策展人张新英想把这个展览在规模上做得大一些,跨界一些,我们认为这个展览思路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我们联盟同时也有一个整体的做展览方式,大家一起,把这些不同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交流的双方共同的愿望。

周吉荣简介

1962年生于贵州省;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同年留校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版画系第二工作室主任。自1993年至2008年在西班牙、英国以及中国北京等城市举办个人展览10余次。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记者: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