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造型”展系列访谈之五-展望专访

时间: 2010.9.1

地点:大西洋新城展望老师工作室
时间:2010年10月2日
系列访谈学术指导:王璜生
采访人物:展望(造型展学术委员会委员)
采访人:董慧萍

美术馆:展望老师您好!在造型展的视频片中您提到,办好造型学院首先弄清“造型”的概念很重要,您如何理解“造型”?
展望:创造出的物之型,从无到有,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物体都是其再造发明的对象。以这个标准我们还有非常巨大的改善空间。

美术馆:您作为这次造型展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参与了不少工作,请您谈谈展览的感受及由此带来的思考?
展望:超级混杂夹杂着策展人协调的心血,非常不容易的展览,只是在未来,多元格局可以维持一阵子,但不能成为一种借口。

美术馆:您如何看待中央美术学院这二十年的变化?
展望: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让出艺术发展的话语权,但仍然维持了一个多元格局,保留住了一定的水平。毕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老美院人是有追求的。

美术馆:您觉得中国的艺术教育是否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如何处理“承”与“革”的辨证关系?
展望:继承与革新在我看来一点都不矛盾,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生态问题,它们的关系就是:一切都是在其本质不便的情况下产生无限变化的可能性,就像一盘棋,格子不变,但每一盘棋局都是不同的。这其实是一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应该是在大学期间完成的高等教育的内容,而不是今天文化前沿应该讨论和论述的问题。

美术馆:中国艺术教育面临哪些问题?我记得上次素描研讨会时您提到,大学的四年教育都是学基础,基础与创作的“比例”关系就如建房的高度与地基的深度的关系一样,您认为现在的学生最缺的基础是什么?
展望:如果我们把学校所有的教育,包括创作课在内的都算作基础的话,那么我认为,基础还是不够的,一方面是技艺的,比如写实;一方面是技术的,比如材料;还有一方面是思想性的,比如创作观念,尤其是最后的部分还是有很大缺陷,因为创作与实践经验有关,师资不是很好找。而这三个方面的基础都是可以再提高的,但是要注意它们的比例,毕竟大学时间有限,要合理分配比重。

美术馆:早期您的作品非常写实,后来似乎以“叛离”者的身份出现,包括在教学中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你怎么看这个过程?
展望:在封闭的时代,我们误以为地球停止转动了,一切都可以是不变的,眼里只有“苏派”“法派”,后来知道是被骗了,于是马上补课还来得及,因为年青嘛!如果岁数大了错过了,也就只好认倒霉。我现在在教学中,唯一想做的就是要把实话告诉学生,节省下他们的时间,及早进入艺术创作的状态,行的坚持搞艺术,不行的也至少是个明白人。

美术馆:您被认为是中国观念雕塑家中的先行者,外“假”内“真”的不锈钢假山石似乎是您情感和精神的传导体,不锈钢假山石似乎是您的LOGO在世界各地传播,您借石传情、达意、圆梦,锲而不舍,有时您把自己物化为石,您把一个个“假想”的梦变成一个个“真实”。这次造型展的“假山石”又换了一个面貌,观众非常好奇,请您具体谈谈!
展望:感谢你的分析和评介,清新而有新意!我这次新作品并不是意味着我将来的方向,它只是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石头来源的问题,以前我是从自然界中寻找,然后拷贝创造新视觉的假石头,以此迎合当下。我思考假山石的来源很久,发现,它的诞生是一种时间和自然合力的结果,甚至可以追述到大自然的起源,它关系到我如何看世界,以及我个人的宇宙观,所以,我尝试借自然之力来创造自然的过程,获得真实的经验。后来我发现,在实践之后,我以前的想法变的更复杂了,比如,我们一般会认为人力是永远达不到自然状态的,但是当我借助自然之力再和人力(机器)结合一起的时候,我所创造的自然并不一定比自然本身差,而且,人造物与自然物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了,总之,实验的结果为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认为,认识眼前的文化,首先要有自己的世界观,宇宙观,因为文化是在它的基础上诞生的。

美术馆:听策展人宋晓霞老师说,10月6日您将在“造型”展现场四层展厅有一个您作品制作过程的呈现,大家都很期待,请您谈谈这个活动的出发点和计划?
展望:这个作品最先是今年8月8号在今日美术馆做的个展,造型展策划组邀请我把这个个展整体移到美院美术馆4楼,对于8月放假的学生来说,这仍然是最新的展示。
这个表演也是为了配合造型展览和国际校长会议,因为表演不易,所以我只做一天的现场制作。我的表演过程即是一个“造型”的过程,也是一个对造型理解和解读的观念演示过程,观众可以看到我是如何与机器合作,利用自然再造物体的过程,与雕塑和偶发艺术不同,我能够控制的部分大概占40%,不能控制的部分大概占到60%,机器如同我延长的手,而到了终端确又不听我的使唤,因为我设计出来的自然还是有它自身的规律。它既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所造出的石头应该算是假石头,但也是一个真石头,因为真石头也是这样被自然造出来的,因此,它是一个说不清楚真假的石头。大自然本身无论真假,其实也都是被造出来的,不同的只是被谁造,如何造。

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把我这次表演现场造出来的石头送给美院,并放入美院的石膏教育大厅,进入那些美术偶像群中,因为我发现,在自然的偶像中除了山水没有外我们确有各种人的偶像(包括最近加入的中国佛像),而我们自己的文化历史中确常常把自然山水作为偶像(在古代,石头拥有准宗教的地位),这的确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转载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