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首先请您谈一谈摄影在美院的起源和发展吧?
谭平:美院的摄影课从80年代就有了,那个时候主要是黑白摄影,用135海鸥照相机拍照,主要用于下乡收集资料,回来后自己在暗室里洗照片。后来在版画系有了摄影专业,当时条件还很艰苦,是一个很短的过渡时期。后来就是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院的合作项目,一个研究生的课程班,通过合作,不断积累经验,建起一个新的摄影专业,同时这个研究生的课程班又为摄影专业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使这个专业在很短的时间内,无论从教学水平还是师资力量,都进了一大步。特别是摄影专业从版画系划归设计系以后,这个专业发展更加迅速。
记者:我自己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看到现在这个摄影系,现在说是央美学派,好像跟外面很不同,我们好像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风格?这个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谭平:每个学院都有它的教学特色,摄影专业也是一样。摄影专业的特色与美院的特色有关,与他建立时的基础有关,还有摄影专业在设计学院这个环境有关。他又一个面向未来的发展的定位。所以美院的摄影专业特色,从教学到老师和学生作品,应该是从十年前就开始了。它的特色的形成,与在美院这样一个艺术大背景下的,与设计这样一个新兴的学科有关。所以学生作品,一类偏向纯艺术,一类偏向商业摄影,它们之间又有很多的通融性。摄影专业国际交流也很多,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教学模式,所以其特色也是非常国际化的,我们教师与学生的作品都到艺术节的好评。
记者:我关注到摄影展中,有传统的影像,还包括影像装置,还有手绘,是不是一开始对摄影系的定位就是多样性的。
谭平:这个与我们对艺术与艺术教育的理解有关。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围绕创造性培养与实践的体系。有了这样一个核心以后,尊重每个学生的选择就成为最基本条件,学生既可以用最新的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可以选择传统的手段去表达。我们的硬件条件都是全国最好的,也很丰富,如果有的学生要做最传统的东西,我们传统的设备并没有因为更新,而把老的东西抛弃掉,我们有些课程就是告诉学生,最初的东西是怎么来的。作为一个专业院校,是帮助学生完成他们自己的创作,完美地表达他们每个人的思想,如果这样的话,教育就成功了。
记者:假如以十年为一个阶段,我们摄影系在第一个十年中,有这样的成果,对以后,您有什么展望吗?
谭平:我觉得延续性很重要,在这十年中,尽管取得了一点成果,但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不断修正。另外中国与国际的大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大环境的变化决定一个专业发展的方向,在今天可以说是一个越来越繁杂的状况,要把握好,一方面是专业教学更加深入,在新的领域占据制高点,另一方面视野也要更宽阔,要更强调专业的跨学科性,在跨越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东西。在艺术学院里,对艺术的思考往往是点状的,非常专业化的,而又创造性地思考是需要更加宽阔的视野和跨学科的思考方式。
记者:摄影在近几十年中有了很大的发展,摄影艺术也很快进入了当代艺术这个领域,以它的可读性、可视性、批判性,在当代艺术里面,它是怎么表达它的那种批判性呢?
谭平:我认为批判性的表达更多体现在艺术家的思考与作品表达的角度。艺术家思考的事情是否具有当代性,他表达的语言是否有创造性。
记者:摄影系的学生未来有不同的方向,有人会进入商业,有人会搞艺术,艺术摄影的市场怎么样呢?
谭平:我觉得如果把艺术摄影和商业摄影都当作职业的话,结果都一样。从事商业摄影的,可能很快可以找到一个职业,开始也很艰苦,但多少会有点收入,但不会有大提高。艺术摄影,开始肯定艰苦,没有收入,但一旦成功,就有很大的收入。有先有后,上帝是公平的。
记者:我们现在有没有专门朝哪一个方向发展,还是学生自己选择?
谭平:学生自己选择,他们会选择很多课程。出去之后做什么,学生自己选择。
记者:学院有一个很开放的态度
谭平:学院主要是提供充分的条件,有助于学生自己决定将来怎么发展。学校不可能决定学生的命运,它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
艺讯网记者:张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