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谭平:作品与建筑空间的融合

时间: 2010.12.13

采访时间:2010年11月30日
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F展厅
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0陈文骥”开幕式现场
采访人物: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谭平
记者:朱莉 吴萌萌

记者:谭老师您好!
谭平:你好。

记者:您跟陈文骥老师很熟悉吧?能不能谈一下对陈老师的创作及其作品的看法?
谭平:恩,对陈老师相当熟悉。他的创作是,由繁到简,由平面走向空间。由繁到简的意思就是他在三十年前所画的画,一直是非常繁琐的,他画东西以画得细、画得丰富、画得复杂见长。但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推移,到今天我们看到,他的画非常简洁,非常单纯。

记者:对,看起来有点概念化。
谭平:恩,这个应该说是他自己艺术发展的一个追求。从作品来讲也是一样,他过去的作品更注重画面的内部的变化,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他特别注重画面所在的空间。他的作品之所以有意思,就在于和建筑、空间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关系。所以说很多人评价,他的作品是不是为这个建筑而画的。

记者:那您觉得呢?
谭平: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作品已经和空间融为一体了,这是当代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所有的人不仅仅要关注作品本身,更重要的要关注作品与环境、作品与观者之间的一种关系。

记者:您觉得学校这次举办造型学院年度提名展的意义是什么?
谭平:意义当然很重大。如果说造型学院总体办一个展览,由于人多势众嘛,大家看的时候会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可能有好的评价也可能有坏的评价,但总之它规模大,看起来轰轰烈烈。个人展览则是真正体现一个人的质量和水平的,所以中央美院办这样一个展览,敢于办这样一个展览,这就说明中央美院的教师也好,中央美院的教师底气也好,都是非常足的。作为一个观者,在看完这样一个展览后,会觉得中央美院的老师非常有水平,研究非常有深度,应该会有这样的一个评价。如果以后每年都有这样的教师的展览,我想为树立中央美院的形象,在社会中的影响,都会非常重要。

记者:您对像陈老师这样独立于潮流之外的艺术家有什么样的评价?有的评论会用“逃避”、“隐居”在学院体制下这样的词汇,您怎么看?
谭平:我觉得这是不合适的。第一,他是非常关注今天的艺术以及社会的变化的。对此经常会有一些误解,感觉好像他不参与、不了解这个社会一样,其实不是,他非常关注,他的这种关注往往超过了一些画得非常具象、表达非常现实的一些艺术家。

他的这种表达一方面可能对于他来讲是非常主动地回避我们所常见的一些表面现象,希望表达事物的本质。所以说呢,他是真正的艺术家。评价很高,呵呵。

记者:呵呵,谢谢谭老师!

艺讯网记者:吴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