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陈琦:以版画的名义

时间: 2011.8.31

提到版画,多数人一下会想到印刷,大略知道版画是通过印刷出来的绘画。也许现代印刷的快捷与便利,人们似乎很容易产生版画是一种廉价绘画复数品的印象。然而,当人们在展览馆面对安迪.沃霍尔的《十六个杰奎琳•肯尼迪》或英国艺术家乔治.杰尔伯特作品时,好像就忽略了这些作品的版画属性,甚至根本就不在乎它们是怎么做的。同样,当人们在不同城市看到罗丹或亨利摩尔同一件雕像时,不会想到它们也是复数品。事实上,艺术作品的间接性和复数非版画独有,影像艺术,摄影,观念艺术等诸多艺术形式都有上述两种特性,但人们为什么对版画和这些艺术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印象?难道人们对版画抱持成见或因无知而低估版画的艺术价值?

我以为不然,人们之所以对版画产生这样的看法是因为版画还在绘画的范畴内,是附属于绘画的复数延展,而雕塑、影像、摄影或观念艺术尽管在创作或传播方式同样具有间接性和复数性,绘画却无法替代。

如果说前者是为绘画的版画,后者则是以“版画”方式进行艺术创造。为绘画的版画尽管有其版种的语言特征,但还是在大绘画的审美或价值标准范畴内,一如绘画大观园中的奇葩,而以“版画”方式创造的艺术则独立于绘画,并以其特殊的艺术质感和技术方式展现了另一种美学形态,难以绘画的圭皋衡量其艺术价值。如此不难解开人们对版画所持“偏见”扣节。

纵观版画,无论版种,不难发现两类倾向,一类是绘画的叙事复述,一类则是原创表达。我将前者定义为再现性版画,后者定义为表现性版画。再现性版画集中体现在对一般绘画性的依存与复述,以绘画评价标准和审美惯性为参照,以绘画直接性效果再现为目标,如传统性版画或绘画复制。在此类版画作品中,制版材料、媒体运用及印刷方式的选择主要围绕是否利于画面形象的塑造而展开,而版画特有的间接性媒介语言被处于次要地位。与之相反,表现性版画不以一般性绘画要求为蓝本,它强调版画本身的媒介质感,以及艺术家个体特殊制版印刷技艺所产生的独特语汇。它通过媒介的物质特性及特有的印痕传达艺术信息。画面形象的塑造或情绪的表述服从版画材料与印痕的自由选择与表现。这两类版画尽管共用一种技术路径,但目标却南辕北辙。

有学者提出版画弱势源于艺术语言的厚度不足,我以为这仅是山的一面,另一面则深层反映了版画本体文化自觉的缺失。版画如想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生存理由或独立价值与意义,首先就必须彻底摆脱绘画依附,和绘画错位发展,才能创出一片新天地。如果版画没有这样的本体觉悟,甘为绘画的附属,既没有出路,也没有存在的现实意义。

因此,版画的名义,将版画作为中间媒介而不是画种来进行艺术自由表达,并创造出自己特有的艺术语义表达系统和价值体系或许是当代版画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此,一方面艺术家自然摆脱了画种的身份束缚,另一方面版画作为一种媒介拓展了无限的表现可能。

版画的当代转型和在当代艺术情境下存在的价值意义是近年来版画学界思考并提出的问题,可以说是块卡在版画未来发展要隘上的巨石,如不撬开这块巨石,延展版画未竟之旅,版画必沦为绘画复数工具。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外力难以指望,只能靠版画学界自己。此次展览初衷,我想就是为此问题解决而提供的多重可能性的参照。



陈琦
1963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绘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获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个展
1992江苏美术馆
1993中国美术馆
2004美国塔科马文化艺术中心
2006欧洲木版画基金会主办英国伦敦Bankside画廊
2007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展出作品《水》
2008东方美术馆英国达勒姆
2008英国格拉斯哥版画工作室
2009陈琦-1963龙艺榜画廊北京
2010时间简朴龙艺榜画廊北京

肖像摄影:卫书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