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采访时间:2011年9月20日星期二
被访人:皮力
采访人:段子迎
段:皮力老师您好!请问您作为本次的展览四位策展人之一,你在其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主要负责哪部分的内容?
皮:我主要负责国外艺术家的联系工作以及超有机谱系考,主要是一个视觉文化的研究。
段:那么这个超有机谱系考是您与其他策展人共同完成的吗?
皮:不是,这是我们指导学生做的一个教学的项目。
段:请问您对“超有机”这个主题有什么自己独特的看法吗?
皮:双年展的主题可以说常常是一个没有主题的主题,它的概念特别大,也非常难用几句话来说明。
段: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的策展团队没有国外策展人出现,那么,是否还可以保证这种国际视野下考虑的议题是全面的、合理的?
皮:我觉得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国际的概念,例如,美国人的想法也不一定是国际的,它代表着对伊斯兰文化的想象,就像没有一个一致的中国的概念,同样也没有确定的国际的概念。
段:我考虑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在超有机展览开幕之前,学术论坛、讲座以及其他的公共教育活动已经进行得很火热,那么怎样使它与展览本身达到平衡?
皮:再好的音乐对于非音乐的耳朵也是噪音,这是贝多芬所说的。如果观众习惯于听课那就去听课,如果习惯于使用他的眼睛、耳朵那么他就去使用他的感官。我们不必要去强求。
段: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超有机这个展览有当代相当有名气的艺术家的作品,比如徐冰,黄永砯,也有一些对许多人来说陌生的青年艺术家,这些成熟艺术家的作品和青年艺术家作品形成一种宏大和微观的对照。是不是学院的双年展有意这么做,或者说需要几个著名艺术家做所谓的“领跑者”?
皮:我们考虑的主要是展览主题与作品的相关性。我们制造一个平台,让观众去寻找这种两代艺术家所谓的对话,比如王郁洋的《尘归尘》与徐冰的《何处染尘埃》,我觉得就是一种对话。
段:谢谢您抽时间接受我的采访。
皮:不客气。
艺讯网记者:段子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