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姜节泓:“关系”不是主题,而是生活本身

时间: 2011.10.17

采访时间:2011年10月9日下午三点半
采访地点:今日美术馆 重复咖啡 “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展览新闻发布会现场
采访记者:朱莉
采访形式:视频采访
文字整理:盛扬

记:今日美术馆作为《关系》这个巡回展的第二站,与首站广州美术馆的展出会有哪些差别?
姜:这大概不能叫做巡回展,因为巡回只是简单的重复之前的展示。今日美术馆的展出,由于场地的变化,我们撤换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展品,其中有几个艺术家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

记:“关系”这个展览主题是如何生成的,应该怎样理解?
姜:这个主要与我的个人经历有关。我自98 年去英国留学,继而留校,这些年一直辗转在东西方之间。这份经历使得我对文化的差异现象比较敏感。常有外国人问我中国的“关系”是什么意思。我想它不是简单的“relationship”或者“connection”,它的文化语境植根于中国本土。关于“关系”这个展,07年在我头脑中形成雏形,08年我向今日美术馆及广州美术馆递交了方案,去年6-7月广州美术馆接受了申请,10月方案开始启动,今年4-6月在广州美术馆举办,现在又走到了今日美术馆。

记:展览最主要的特色是什么?
姜:该展览开始于我与艺术家之间的Email往来,而这种书信方式一直持续至作品完成。这也是我个人在展览中最大的收获。我们书信探讨的不只是如何做展览。我会和不同艺术家谈论各层面中的“关系”,例如社会学语境下的关系、视觉文化中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系等。沟通有助于作品的生成,对于艺术家和我来说都是收获。

记:这个展览还会有第三站么?
姜:暂时只有这两站,如果有机会,可能还会继续。

记:您是如何为“关系”这个展览选择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姜:我觉得重点不是在选哪些艺术家,而是在考虑艺术家们关于“关系”这个概念会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千人一面就没有意思了。这次展览共选择了12位艺术家,这是选择后的结果,之前的大名单了有更多的艺术家。之所以选择12这个数字,这是因为广州美术馆给我提供了12个小空间。我希望每个艺术家都有独立的展示空间来展示他的思考。观众在行走阅读作品时,可以完整体会艺术家的意图。

记:我们确实看到了艺术家们用各自的方式阐释了不同角度的“关系”,作为策展人,您把12位艺术家串联起来的核心线索是什么?
姜: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可以看作是先与后的问题。如果“关系”是主题,我就要把作品串起来。我的方法比较不一样,,我不把“关系”看作主题,我认为它是生活本身,更愿把它看作探讨问题的框架。每个人可以有不同角度,只要在这个框架中探讨,就是有效的。

记:您如何看策展人的作用及策展人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姜: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关系一定与艺术家和批评家的关系不同。批评家主要负责作品出来后对它进行观看、归纳和重新演绎的工作,更多的是总结性的论述。策展人也要作总结,但这不是他的主业。他在前期要和艺术家共同推进作品的生产,可以算是同步的创作。我之前也做过艺术家,因而很迷恋艺术家的工作状态。策展过程对于我个人而言,更多是想象的过程,这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很相似。

记:能具体谈谈策展人如何推动作品的生成么?
姜:如前面提到的,互动在这次展览中主要是通过我与艺术家的书信交流完成的。例如我和向京的书信。她在创作中处于一个完全封闭的状态,是完全抵抗外界信息介入的。可是我们在展览筹备中有很多书信,我们也都意识到还是有交流的空间的。当然,作品永远反映艺术家自身的眼光与思考,但是我们对于书信过程都乐在其中,且都学到了很多。

记:您现在一边任职英国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一边又在中国高校做客座教授,您如何分配花费在两边的时间与精力?您感受到了东西教学与接受的差异么?
姜:我在英国每周花五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博士教学。最近几年,我在中国做客座教授,教《视觉实践的研究方法论》。每年的12月会到中央美术学院,4月会到中国美术学院,各两周时间。前者是硕士课程,后者是博士课程。要说中西教学中体现的差异,举个例子,中国学生普遍选取的课题很宏伟,英国学生大多会选择小课题深入的研究。这几年,在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和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之间,我也在做一个博士论坛,邀请一些专家与博士生就某一专题进行探讨。今年的话题是“影像”,而且在中央美院,在13、14日两天举办。我也很愿意与中国的老师们进行交流,共同探讨作为博士生导师,如何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

记:结束此次展览之后,您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
姜:我每年大概会做一个展览。今年是“关系”主题的展览,明年会是广州三年展。它在今年已经启动了,但是真正的重头戏是在明年。展览名称为《见所未见》,我们09年初就提交了方案,准备很充分,会很丰富很精彩,欢迎届时参观。

记:好的,感谢您接受采访。

艺讯网记者: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