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踏雪·钧天云和2014新年古琴名家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精彩上演,带给观众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CAFA艺讯网记者就古琴艺术的文化特性与当下发展问题对此次活动的总策划、“新艺经集团”负责人沈其斌先生进行了电话采访。
采访时间:2014年1月14日
采访嘉宾:沈其斌
采访人:张文志
问:沈先生您好,近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踏雪”钧天云和2014新年古琴名家音乐会,您感觉怎样?有没有达到您预期的效果?
答:古琴是一种比较高雅、传统的艺术,音乐会后我的很多朋友都反映这是一场让人内心宁静,让人心旷神怡的演奏会,我觉得这场演奏会的整体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问:众所周知,您是一个专业的美术馆人,主要从事视觉文化的研究、管理和推广,怎么有想法策划这样一个活动,是什么契机促成的?
答: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直影响着我的生活的。虽然我主要是从事当代艺术的推广和研究,但是琴棋书画贯穿于我的生活当中,其中琴也就是古琴,我平时也有学习古琴。这次在国家大剧院和王鹏的首次合作非常愉快,我一直以来有兴趣去学习和了解传统艺术。
问:这是一个独立的艺术策划吗?还是一个大系列艺术活动中的一个单元?另外,当晚我看音乐会的舞台设计,颇有当代艺术的感觉,在演出形式上,古琴与箜篌、提琴、吉他的合作,也令我耳目一新,这算是古琴艺术在当下社会的艺术创新吧?
答:首先此次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不是一个独立的策划。因为我觉得如果古琴艺术仅仅停留在传统古琴的概念当中,古琴艺术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其道路也不会走太远。我也经常和王鹏等古琴老师一起探讨如何来更新传统文化,因此这次古琴音乐会也不是简单的传统古琴音乐,而是有很多与古琴的跨界合作,比如说和太极、昆曲、宗教和现代音乐。传统文化在当下要不断更新和发展,而不仅仅是继承传统。
这次活动还有一个小的细节,就是让当代艺术和古琴也有跨界合作。在古琴艺术演奏之前,还有三名艺术家:吴高忠、杨千和仓鑫,他们的作品也在国家大剧院陈列。国家大剧院是一个典型的当代建筑,但是里面视觉元素还不够丰富。借由古琴这样的跨界合作,让当代艺术也介入到国家大剧院的整体呈现中,这是一种尝试。通过这次跨界合作来探讨我们传统文化如何走出当代化的道路。
问:据了解您十分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之前还抢救性地保存过年久失修的古戏台,您觉得古琴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
答:我对传统文化以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都很关注,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们的文化血脉。我觉得古琴在当下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和传统的范畴里,这次尝试古琴的跨界合作,是希望古琴在当下能更好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显然今天是一个快节奏、高度发展的社会现实,而古琴艺术则有一种慢节奏和内在的文化特质,那么我们就要思考这两种东西如何相融,进而互有补充、滋养,让古琴艺术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因此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这一次跨界合作,一方面是传播古琴艺术,传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通过此次活动让传统文化、传统载体重新回到我们生活中,结合当下生活产生很好的融合,那么传统和当代就不会有割裂,这是我参与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问:您刚才提到古琴是一种内在的、慢节奏的艺术,王鹏在谈及古琴美学时说到“音乐是它的语言,哲学是它的内涵,能量是它的本质”,其实我觉得在这一方面,古琴和中国传统绘画是有着高度一致性的,从这个角度您是怎么看古琴的呢?
答:这是毫无疑问的,古琴艺术的出现,并且一直能留存到当下,一定是和中国人的哲学、审美、世界观和方法论融为一体的,假如孤立的话,就像印度教和埃及文化一样,尽管当年如此盛行,最终也将走向灭亡。文化能够流传至今,一定有其内在的逻辑和道理,不管是从哲学、美学还是生活方式上,肯定有其发展的理由。
当下是快节奏的生活,而古琴是慢节奏的音乐,很多人心静不下来欣赏,也因此古琴离我们越来越远,成为一种表演的技巧。古琴在古代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文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人们通过音乐来抚慰自己,表达内心的情感。因此,古琴在今天所面临的困境,就是能否重新回到生活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这又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今天我们正好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在这快节奏的社会中,大家的心情很浮躁,如何让大家的心情静下来,古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读书和书法等能让你安静下来,古琴自然也能让我们安静,当我们内心有这种需要的时候,内心就会有渴求,通过古琴起到抚慰的作用。
问:除了这场演奏会外,是否还有后续的活动,您又是如何安排的?
答:这次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古琴的跨界演奏会,是“新艺经集团”的一次大胆尝试,“新艺经集团”是一个全新的文化机构,旨在打造以文化艺术生态为核心产业链的商业模式,集团关注传统文化的现状与发展,此次活动也是一次探索,未来我们还将探讨更多方案来促进其发展,如专门设立古琴基金等相关项目,让古琴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更好融入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