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情感与个性:沈行工谈油画创作与教学

时间: 2014.2.21

采访时间:2014年2月20日
采访地点:中国美术馆展厅
采访记者:朱莉
文字整理:叶圆凤
编辑:张文志

2014年2月20日,沈行工个展《如歌的行板——沈行工油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通过一系列油画作品,展现了沈行工各个时期的艺术探索足迹。在展览开幕式现场,CAFA艺讯网记者对沈行工进行了专访,谈论到油画创作和教学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问:此次展览名称为《如歌的行板》,从整个展览来看,作品的色彩特别漂亮,确实有一种踏歌般欢快的感受。请介绍下此次展览的大致情况?

答:此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是我近些年创作的新作。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是人物画,这次展览中可以看到一些。展览的主题是《如歌的行板》,因此比较强调油画的抒情性特色,展示的作品以风景创作为主。参展作品的选取还是很严格的,因为我不希望摆放得过于密集,总共展示了99幅作品,主厅是大幅的风景画,8号厅是静物和欧洲风景,9号厅则是小幅的画江南和写生的风景,圆厅后面是我早期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从这次展览中可以看出我创作演变的过程和发展的脉络。

问:您出生在南方又在南京艺术学院学习和工作,基本上是一直在江南生活和创作,那么地域文化是否影响您的创作?您又是如何看待地域文化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答:地域对艺术家的创作肯定会有一定的关联和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域的差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作为一位艺术家,如果作品具有某种地域特色,应该是一个自然生成和顺其自然的现象,但是艺术家创作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如何通过作品来表达情感,可是这一点与地域的关系并不大。从某种程度上看,艺术家所选取的题材是一种借题发挥和借景抒情的方法。

问:油画的形式语言主要分为形体造型和色彩的表现,就您的创作而言,还是比较偏于传统审美意趣的创作。请结合您的创作实践来谈谈油画形式语言这个话题?

答:油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必然要展示出一种视觉形式的美感,因此需要研究油画的本体语言、形式语言。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我越来越自觉、主动去研究和探索具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我希望自己创作的作品不是简单地呈现自然物象,而是更具有主观情感色彩的表现。在强调主观表现的过程中,形式、语言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注重作品的构成关系和色调等。其中油画的色彩是我最感兴趣的方面,因为我觉得色彩是油画最主要的艺术语言,和其他画种相比较,油画的色彩表现力肯定最为强烈,最有表现的价值。所以近些年来在色彩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说静物的创作,尝试了主观性的色彩处理方法;在风景画创作方面,也不是客观自然静物的再现,而是一种经过画家内心过滤的主观表现,强化了色彩关系和对比,更能吸引和打动观者。

问:您在南京艺术学院工作了很多年,也曾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在学院主持了很多教学工作,那么您在教学方面有哪些特别注重的地方吗?

答:我觉得油画教学作为艺术教育和一般的教学不同之处,是特别强调因材施教。因为艺术的可贵在于独创性,不能教出千人一面的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实际上对教师来讲,这是一个高标准的严格要求。在教学实践当中,我也致力于此,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并在他们选择的过程中能推动其成长。

问:您在南京艺术学院主要授课油画创作,您觉得南京艺术学院的油画专业有什么特别之处?

答:南京艺术学院在油画教学方面得益于前辈的教学积累,比如刘海粟、苏天赐等先生们,通过几代人辛勤的耕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总的来说,比较关注作品的情感性和表现性,这种好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我也深受启发,希望我也能身体力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