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张小涛谈个展《空影》:关注中国社会的变革及个体心灵的感受

时间: 2014.3.18

采访时间:2014年3月15日
采访地点:张小涛《空影》个展现场采访
采访记者:朱莉
整理:叶圆凤
编辑:朱莉

记者:这次展览是您受金湖美术馆馆长之邀过来做个展,展示了从2009年以来的作品,那么此次展览在你的艺术生涯中处于什么位置?

张小涛:其实我觉得这次展览的筹备过程还是比较充分的。冯博一和我从去年就开始一起讨论和做方案,我还专门为金鸡湖美术馆制作了3D的模型,以及二维和三维的草图和文稿等等。个展对于一个艺术家还是挺重要的,我比较重视我的个展的概念,比如最早的《梦工厂·垃圾场》、798的《微观叙事》以及在广东美术馆的个展《流行病毒学》,到去年成都当代美术馆的《转场》,到现在的《空影》。从中可以发现,人生的每一站停一停很重要。

这次展览的展场特别大,需要做减法。展示了我从金融危机以来到现在的作品,包括动画、电影、绘画。展览对我而言,有一定的压力,因为创作会影响到日常的教学工作,有时候觉得很累、很紧张。现在我的团队越来越强大,因此新媒体和动画的创作也会更充分一些。但是这次展览主要推出的重点是“通道”,比如说空间、火、高架桥、城市的变迁等等。绘画其实是我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和动画电影同时在创作,这几者之间一直是相互联系着的。因此我希望在展览中能呈现出我多方面的创作和多维度的状态,全面呈现我五年以来的变化。可以说是我个展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问:这次展览是您近五年的梳理,那么和您之前的作品相比,您关注点和思考点有哪些变化?

答:我比较关注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个体心灵的感受,这条主线也将在我十年二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一直延续。但是作品的表面现象会有所变化,比如说高架桥,我2004年和2005年都在画,后来延伸到动画和装置中,但是基本的客体没有变化。这与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有一致性,这个谱系和工作方法一直是有延续性的。包括“偷窥监视器”系列我从2004年就开始画草稿,一直到08、09年断断续续画,当时2009年在广东美术馆的展览名字叫《流行病毒学》。我觉得自己的个性有点苦逼的,挺苦大仇深的,我的骨子里就是这样。从一开始学画画暗部就画得很黑,加蓝、加紫很沉重。所以这条主线很难改变,一生都挥之不去。

问:这次展览从展陈结构上是如何安排的?如何布局,来展示您的作品脉络?

答:A厅是跨媒体剧场,有种“空”的感觉;B厅是《萨迦》的主线,展示与“火”有关的作品,是“实”的;而第三个厅主要呈现“高架桥”等较为现实的题材。这三个展厅相互依托,从虚到实,从宗教到人,这次的展场至少体现出两种关系。在虚实之间,个人、社会和心灵之间找一个边界。希望通过三个展厅的内在联系体现出很多公共性,像苏州一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的画册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问:本次展览对您五年来的创作进行了一些总结性的呈现,那么接下来还有哪些展览和创作的计划?

答:我未来可能会《亮亮历险记》的长篇,做一个两个小时的。现在正在做一个有关“考试”的两个小时的长片,预计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完成,表现我们这代人的经历,比如90年代中国的变迁,通过几个孩子的视角来体现中国当时的精神状况和心灵遭遇。另外,我的创作状况一般是,很多作品相继进行,希望思维方式和状态能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