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时间:2009年6月20日
采访地点:伟子工作室
海德格尔曾说:“充滿劳绩,人诗意地栖居大地。”他在《筑、居、思》这篇论文中十分重视“栖居”的概念,这是因为他认为栖居更贴近“存在”之意。在我看来,郭凯笔下的皖南民居,就是我们曾经有过的中华文明的纪念碑,这些民居“把各种生命及关联方式聚拢起来,合成一体,在这潜在的关联中,生死、祸福、荣辱等,都以命运的形态展现在人类面前。”作为建筑的民居,其实是真正贴近和包容人类的生存环境,人通过与建筑的亲身接触,才获得了生存的经验和存在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在传统的山水画中,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何以总是在山林之间描绘若干茅屋亭台,不仅是表示文人雅士的寄情山林,更是期冀通过卧游畅神,托体山阿,进入一个更为理想的精神世界。
遗憾的是,在今天的时代,人们聚集在迅速扩张的城市中,日益远离了我们曾经有过的与自然的近距离接触与共存共生。即使是急剧膨胀的各处旅游,也不能让我们回到从前的宁静。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来看郭凯的油画,就不会简单地认为他是一种理想化的对现实景象的美化,不如说他是在呼唤即将消逝的历史,一个与物质的民居合为一体的民族的精神世界。
早在90年代初期,郭凯就将他的视线和画笔转向了安徽的秀美风景,这不仅是他热爱这里的山川风貌,地理人情,更在于他已经敏锐地感受到有许多珍贵的东西正在从我们的身边消逝,他想用自己的画笔留住山川历史与古徽遗韵,让后人从他的画面上依稀可以辨识我们曾经有过的令人心悸无语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只是在那时,郭凯的作品还较多地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特别是立体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影响,使他的作品虽然构图严谨,用色厚重,但不免有些拘谨和过于理性。
经过十多年的潜心努力,郭凯不仅在色彩上获得了一种张驰有度的自由,在构图和用笔上都显得更为从容。最重要地是,郭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入,开始以“山水”而非“风景”的观念去看待自己的作品,在作品中更多地渗入了中国文人画的自然情怀而非一味地显示油画技巧。黄宾虹在谈到新安画派大家渐江的时候,认为渐江能得黄山之灵气,他引石涛的话说“渐公游黄山最久,故能得黄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丰骨泠然生。”我想,郭凯近来的油画,也逐渐地得山川之灵气,不仅与古人情怀相通,也逐渐地与山川地气相通,这大概是那些一味在自然地貌的形色上下工夫,而忽略山川之神的匠气之作不能相提并论的。
——节选自 殷双喜《诗意栖居——郭凯近作赏析》
记者:您近期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作品《松霜雪意》的创作构思是什么?
郭凯:在画面中体现出符合自己感悟的语言特色,并能带来灵感去营造画面个人规范化的效果。这是我在创作《松霜雪意》作品时对整体框架的思考。应该执着于绘画的时代气息和画面的形式追求。
绘画不应受素材与题材的局限,应该用个性化、自律、自觉、敏感、形而上、符合视觉表现力、重技术与观念相糅合的,宽泛而能统一的绘画语言表现对当下的感受,敏锐地经营好视觉的现代意识。
在同一性中,寻求自我与差异;在思想性上,表现宽容与创新;在技术性中,彰显能力与特色;在风格化上,形成气度与优雅。这是我的理解与追求。
记者:您觉得在博士生阶段的学习受益最深的是什么?有哪些人和事对您有影响?
郭凯:博士生阶段的学习是在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我的艺术硕士的学习也是在此。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治学严谨,科研成果丰硕,教师认真负责。学习阶段不仅在艺术理论和绘画技法上有新的感受,在艺术设计方面,也促使我从多角度去认识。而且,设计与绘画之间的转换、关联、互动、交叉等方面的思考对我的艺术创作也有新的提升。另一个重要的感受就是要多读书,导师们广博的学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导师陈汗青教授要求我们要读100本专业书,写40万字的读书笔记。虽深感压力,但还是抱着一种期待与理解在认真的做。因为,这只会对自己有好处。
影响我的人和事有很多,爱因斯坦的智慧;民间工艺的精巧;宇宙漫步的神奇;蚂蚁筑巢的执着;弗朗西斯科的经典画面;宋代山水画的意境;邓丽君飘渺的“你问我爱你有多深”;仲秋的傍晚夕阳洒下的金黄色的光;到医院里探望病床上的朋友时,那种医生自信的表情和患者的恐惧之间的对话;想当官的人上台前的虚伪和上台后的狂妄;坐在飞机上看到的人与物的渺小;镜子里陌生的自己……嗨!太多太多,很有意思,也值得思考。
记者:您这批描绘皖南风景的作品,画面都被一层淡而朦胧的薄雾笼罩着,使人觉得这些风景并不完全是现实中的风景,有些如若梦中的感觉,我不知道您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郭凯:你的提问中已表明了一些我在画中的追求。艺术不是一种真实,更多的是一种想象和对事物理解的表达,贝尔说“有意味的形式”。我认为注重情感表达是艺术的真谛。这就需要提升自我的敏感性和自觉性。艺术是为情感的表达而赋予特定的形式的,要从艺术作品本身的形式感中去体味其中的表现所带来的直觉和想象。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的纯粹性是我一贯的追求。形式、意味、情感三方面的关联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和乐趣。只要你尊重内心的感受并认真的去拿捏它,画面总是会反映出这些个性理解的气息。因为艺术家的创作冲动总是以特定的形式被感知,艺术活动首先是一种形式创造的冲动,寻找艺术形式的符号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
记者:您的作品色调淡雅、景致细腻,不知道这是否与您的性格或您所生活的环境有关系?
郭凯:这还是形式问题,总想通过创作传达出抒情、雅致的效果。这其实是个人的一种追求,也不是一开始就清晰的,说不清什么时候我有点完美主义的心思。既想要在技法上取得突破,又希望画面在形式和意味上产生一种有现代气息的,内敛又讲究的风格。绘画的表达和个人的好恶有直接的关系,我不太擅长奔放热烈的表现,更喜欢细腻敏感的松动笔触里所蕴藏的内在力量和感动。性格当然会影响到我的画面,但对绘画的追求也更多地影响了我的性格。喜欢就是喜欢,有时不需要什么原因,也不想知道过多的原因,跟着感觉走。关键是心情舒畅,愿意这么做,但不是盲从的。
记者:您的作品大多是以皖南的风景为创作题材的,我想知道,是什么使您对皖南的风景情有独衷?接下来您还会继续围绕这个题材进行创作吗?
郭凯:徽文化是中国的三大显学之一,我的祖籍是山东,但从小生活在安徽,以皖南为题材有点“近水楼台”的意思。徽商的辉煌使皖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的完美精巧,这片钟灵毓秀、充满人文气息的土地,以它特有的神秘和丰富带给我无尽的想象和灵感。95年到97年在中央美院研修班期间的学习,使我在表达手法和思想深度上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我试图记录一些对内在实质的体验,思索着个性语言的培养。我不迷恋于个体的精彩,叠嶂起伏、错落有致的气势才是吸引我的魅力。对同一景色在不同角度的观察也唤起我不一样的感觉,那内含的美感流露出的精彩的绘画性让我着迷。在此,我体味到古人讲究的“气韵”。
在这个“皖南风景系列”中,我想用油画的手法表现皖南风景所散发出的朦胧、淡化的诗意。没有沉醉于热烈的礼赞中,而是清醒地思考这些美景正在从我们身边悄悄流失的潜在忧患,用画笔勉力留住山川历史与古徽遗韵,以诗情的淡化吁求诗情的永驻。固守并呼唤出纯净、雅致的“心中风景”。也许我以后会钟情于其他的题材,但在皖南风景中寻求到的这种绵绵情意是会一以贯之的。
记者:您经常写生吗?您觉得写生对于您创作的意义是什么?
郭凯:是的,我经常写生。慢慢地我觉得写生不仅仅是对某一场景的直接描绘,而是身处其中,嗅着它的味道,感受其中的品质,调动自己的直觉,培养精神的敏感,捕捉那稍纵即逝的舒畅和意味。
记者:在生活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您遇到过哪些困难和坎坷,您是怎样面对的?
郭凯:遇到的困难太多太多,有些可以放下或绕过去,有些需要想尽办法,使出浑身解数去面对,去解决。画画的人总是对绘画比较执着和迷恋,生活中的困难只要不是致命的,就不会影响到绘画,绘画中的困难更会使我恼火,也促使我不断探索。生活中的有些困难一时解决不了,可以不影响画画,但绘画中的困难要是不能解决的好,你就是吃饭睡觉都不踏实,真是要人命呀
记者:您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兴趣爱好,这些爱好对您的艺术创作有哪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郭凯:听音乐,拍照片,看光碟,品茶读书,一有闲空就到处乱跑,胃口很杂,都是想从中找到点感觉,看看对画画会有帮助。
记者:您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郭凯:敏感、直觉,这可是个大问题,要看你是哪一类型的艺术家了。艺术家的特质也是多种多样的,我就看见有些艺术家生活中一点不艺术,但作品很高级;而有的满嘴经纶,一出手吓死你。实实在在做人,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应该是最重要的吧。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自己目前所生活与创作的环境的?对于当前艺术的现状,您有什么感受?
郭凯:现在艺术界讲的最多的是“观念”。观念是一种思想意识,这种意识形态是对人和事的一种看法和个人的见解,可见其需要修养支撑。新观念、新认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进步的表现。当代艺术观念的活跃我认为是积极的、进步的,从中获益匪浅,但也是良莠不齐的。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要冷静地认清自己的潜力和位置,艺术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视觉的美感永远也不会过时,创造新的视觉效果也是要尊重人性的。绘画可以被宣布死亡,因为你得让人说话,遗憾的是有些人很容易就在没有判断力的情况下被引诱,其自身的迷失往往造就出没有内涵的无病呻吟,这只能是装神弄鬼吓唬人。观念应该是丰富学养的一个最精粹的提炼,一个成熟的观念是在汲取前人累积的知识养分中,历经风雨之后的锤炼而锻造出来的。
记者:您在艺术中信奉、追寻的是什么?
郭凯:艺术人生,人生艺术。
记者:您接下来有哪些愿望或计划?
郭凯:好好画画,画好画。
郭凯,艺术硕士,合肥工业大学艺术中心主任;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安徽油画学会副主席 。
1986—1990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
1995—1997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九届研修班,获优秀毕业创作奖。
2007年获“安徽省十佳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
主要参展与获奖: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08年 “第二十三届亚洲国际美术作品展”
2008年 “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优秀作品展”
2008年 “第二届安徽美术大展 ” 银奖
2007年 CCTV 中国优秀油画作品展播 优秀奖
2006年 “安徽油画艺术展” 银奖
2005年 “第六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 优秀奖
2005年 “安徽百名画家作品展” 金奖
2004年 “新世纪?安徽省美术作品大展” 银奖
2004年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3年 “安徽省小幅油画作品展” 二等奖
2003年 “中国首届粉画展” 优秀奖
2003年 “中国第三届油画大展”
2001年 “中国油画大展” 优秀奖
1998年 “时代风采·全国写生画展”
1998年 “中国国际美术年·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电视台、苏州美术馆及国内外著名企业、画廊等收藏。2000年,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专题介绍,美术作品入编《1997—1999中国当代美术》(外文版大型文献画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油画研修工作室》、《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历届学生留校习作选》、《教学示范作品——油画风景》等。
记者: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