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嵇馨:推陈出新,气韵生动

时间: 2014.5.26

采访时间:2014年5月16日
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被采访者:2014年中国画学院硕士毕业生嵇馨
采访人:曹文倩

问:请谈一谈你的绘画学习经历及这些学习对于你的艺术创作的影响。

答:我父亲以前在故宫工作过,我小时候就算是在故宫的院子里面长大的。我父亲所在的修复工作室里面有很多叔叔阿姨就是修复古画的,虽然我不太愿意承认,但可能那时候的经历对我总会有点儿潜移默化的作用吧。但是真正学画画是在高中的时候了,我高中是在工艺美院附中读的,我当时觉得考油画可能和其他同学比没有优势,但是我从小写字特有天赋,所以就在考试之前又练了一段时间,然后就考上了美院,这也算是机缘巧合吧。本科的时候因为一直画得很不错,大四的时候就保研了。但是当时我们那一届同学都挺强的,我毕业创作的时候没有特别好的准备,所以当时本科毕业作品没有拿奖,一直觉得挺遗憾的。所以研究生做毕业创作的时候我决定要用心好好画,发挥自己的实力。

问:能谈谈你的作品《情致俱物》的创作背景和过程吗?

答:在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萌生了这组作品的初步想法,当时画的是这一组里面那个女孩的那张,当时只是一种尝试,也没想过后来会形成一系列。因为我一直都很喜欢临摹宋代的花鸟小品一类的作品,也喜欢那个时代的东西,所以就想与现代人物结合起来。那张画我画得也是比较完整,画好以后拿给老师看,他觉得还不错,挺有想法的。虽然以前也有人画这种将现代人物与古画的结合的方法,但是我觉得一张成功的作品是需要想法和技法以及很多东西结合得恰到好处才可以,我还没有看过做得很好的,所以我就想尝试在这一方面做到最好。我的基本功比较好,处理画面的能力也不错,所以老师当时看完觉得毕业创作就可以从这个延展一下做一个系列。于是研三的上学期我就开始构思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要很久才能够有好的点子。所以当我真正做稿子的时候脑子里面积累了很多东西,当时我做了三十多张稿子,最后选了其他的三张作为最后的定稿,力图让这四张作为一个整体无论是构图、气韵还是寓意都能达到最好的统一,气韵贯通起来。其实画画里面对好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如果我的时间更充分一些我会做更多的稿子,让整体效果更好一些。

其实我真正做毕业创作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期间我还参加了一次博士考试,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在看一些美术史的书,觉得那个特别有意思,就一直看,差点就把毕业创作的时间给耽误了。到后来还剩下一个月的时候才开始提笔画,所以这一个月我几乎就是从早到晚工作,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画画,到最后布展前我还在调整。但现在想想其实对美术史的学习其实对我的毕业创作的思路和表现也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的。当时看了很多深入分析宋代绘画的书,包括讲宋人绘画的一种心境,这对我创作状态的调整很有益处。

当时觉得会不会画得有点粗,因为我是特别能画进去的那种,有时候一张画我能画半年。当时布完展的时候觉得虽然粗一点,但是整体的气息很好,展出以后老师和同学都反映不错,我也觉得挺高兴的。因为这次创作的时候其实是有一股劲儿的,觉得本科毕业没好好画,这次一定得填补这个遗憾,所以最后能够有这个效果,我觉得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吧。

问:那能不能就你毕业作品的构思和技法方面给我们做一些讲解。

答:首先在人物的选择上就是涵盖老少中青人生的四个阶段,在人物衣服的处理上就想体现春夏秋冬的一个变化。不同动物的选择我都是选择的比较有寓意的那种,比如说第一张是一个男孩儿和一个鸟,在古代这种就是表达一种兄弟之情的感觉,第二张就是猴子有马上封侯的感觉,第三张是老人和乌龟有延年益寿的意思,第四张小孩就是有一种对自由的象征。然后他们之间的构图也有一种呼应的感觉,第一张作为一个开头把一切拢起来,最后一张小女孩照相就是把一切尽收眼底,就是有一个开头有一个结尾。所以这四张从寓意和构图以及整个气氛的塑造都连贯的,有时候画画难就难在这儿。

因为我们是工笔人物,画好人物是很重要的,所以平时搞创作我们会从单画一个人开始,然后再添背景。我在萌生毕业创作的构思的时候,想着既然我的背景就是画宋代的绘画,那么前面的人物处理在技法各个方面都要用很多古代的技法,如果用当代技法就会不太些协调。所以我在临摹宋代花鸟等作品的时候,会将它进行现代的变形,当我画了这些背景的东西去感受宋人的用笔和作画方式的时候再用同样的技法画主体人物。以前我画画勾线会很多,但是因为宋代很多没骨的处理,所以刚我的人物也要处理成那种感觉。色调上我也在人物上不断的罩染底色,这样人物的色调处理才能与背景协调起来。

问:在这次毕业创作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当你面临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是如何解决的呢?

答:我是在家画的创作,因为毕业人多,美院的教室有限,大家都画大画所以我就拿回家画的。所以那段时间很感谢我的父母,给我做好吃的,累的时候给我倒水,有时候我画得很不好的时候他们也会给我挑毛病。创作的时候其实最大的困难就是要追求四张画的统一,气韵的连贯,这其实挺难的。有种牵一发动全身的感觉,得保证四张画是一个进度。另外还有一点是我用的是纸而不是绢。最初考虑到时间的问题我想省更多的时间,因为用绢的画得送到外面去裱,那需要多等一周。其实用绢画是最传统的,能够有那种又透又厚重的感觉,这是纸很难做到的。所以我在处理的时候花了很多功夫避免纸的这个弊病,每染一遍我就把上面的浮色洗一遍,最后我的纸就很容易破了,我就又重新裱一遍。等到画完以后,很多人都看不出我是用纸还是用绢画的,包括我们老师也开玩笑说,我这个作品最成功的就是把纸画成了绢的感觉,这个是非常难做到的。

问:你对自己毕业作品的效果满意吗?这次的作品能够代表你追求的艺术风格和面貌吗?如果不是,你还有哪些类型的创作呢?

答: 整体来说是比较满意了,但是如果时间更充足我可以画更好一些。其实我画画的风格比较多,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像是一个人画的。因为我觉得年轻艺术家还是应该要多尝试,不要那么早的限定了自己路子。毕业创作的这种风格是我刚刚开始的尝试。

问:你是怎么看待你们这一届毕业生作品的整体面貌的?在这次研展中,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其实我在画的时候压力很大,因为我们这一届的五个同学都特别优秀,能力都很突出,各有所长,所以一开始我觉得如果我想要获奖是很难的。这次展览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壁画系的董卓的画,我觉得他画得特别下功夫。每次看研究生展的时候会觉得研究生不如本科生下功夫,不如那么用心了,但是他的这个作品感觉很用心。

问:之后你还会延续毕业创作的思路吗?毕业之后你有什么打算和规划?

答:会的。因为宋代的作品非常多,有很多值得吸收和借鉴的东西。所以如果我要延续下去是不难的,我们老师也说一个题材是可以不断做下去的。其实我个人是特别想到一个好点的大学里面当老师,因为学院里面学术氛围也好,也能够让我有足够多的时间创作。但是今年时间太紧我没有顾上这个事儿,所以这个也是一个未来的目标吧,现在还是自己画画为主。

嵇馨简历
2007 年  毕业于清华美院附中
2011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保送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12年入选中央美术学院“后青春的诗”研究生优秀作品展。
2012年入选对位——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论坛装置展。
2013年入选“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水墨作品学术研究展。
2013年参加“遇见·初心”——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联展。
2013年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学术代表赴泰国参加“INTERNATIONAL ART &DESIGN CRITIQUES”五国六校学术交流展。
2013年参加“教学相长——当代学院工笔、水墨作品展”。
2014年参加第四届中国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