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孙博:用“沟通”融合多元化社会

时间: 2014.5.26

采访时间:2014年5月11日
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被采访者:2014年城市设计学院硕士毕业生孙博
采访人:林佳斌

问:你在城市设计学院学习了7年,本科和研究生期间都是专业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这个专业,请你谈谈当初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专业?

答:其实我最开始想读的是建筑方面,后来机缘巧合到了城院。城院里面跟建筑、环艺方面更接近的就是空间设计这个专业。我们当时选专业的时候一共有三个方向,一个是我现在在的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第二个是空间展示设计,还有一个是主题空间设计。我选择了第一个,因为我觉得我更偏向于景观方面的,就是室外的一些东西。景观是为更多公共人群服务的,不像室内空间,它可能比较属于住宅、家用一些私人的用途。所以,在景观方向的话,设计的可能性会更多,更有意义,与大众发生的关系也更多。

问: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答:本科还是“老师教一点儿,学一点儿”那种状态,研究生阶段会发现,老师给予学生的创作空间是非常大的。导师会鼓励学生大胆选择,不会干涉特别多。

问:你今年研究生的毕业作品为“沟通,可以更早一点儿”,关注的是儿童活动空间设计,这里的沟通指的是什么之间的沟通?

答:其实我本科时候做的就是一个儿童的活动空间,研究生时候就延续了这个方向。因为我之前去了英国进行了一年的课程学习,我在的城市里有个社区,这个社区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社会多元文化非常典型的地区。比如说有大麻交易、红灯区,但社区周边又有很多学生公寓,环境非常复杂。而社区中间是一个儿童活动空间,我的“沟通”是想让多元文化社会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因为这个社区带给城市人的负面影响比较大,有很多人虽然住在周边,但是都不敢进入这个社区。

问:所以你这个“沟通”并不是只针对儿童这类人群?

答:这个“沟通”相当于是让儿童活动空间作为一个载体。更早一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从儿童、小孩开始,进行文化上的沟通。不是说等着他们已经成熟了,已经有个自己很特性的想法了,那个时候他们可能已经存在了一些偏见了,沟通就不会那么容易发生。

问:所以你会做这个作品,我可不可以理解是两个原因。第一是你英国刚好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第二是延续了你本科的经验。还有其他原因吗?

答:对,主要就是这两个原因。

问:你的作品可以看到在公共空间里加入了“红色喇叭”贯穿其中,这个“红色喇叭”代表了什么?你为何会选择这个元素?

答:其实我在本科设计的时候就用过“红色喇叭”这个元素。这次的话,你看我的毕业设计在景观方面做在小空间里面会用到这个元素。而且在我的展览空间中,做出来的实物也有这个红色喇叭的实体。“红色喇叭”在空间中是贯穿区域内和区域外,也是为了沟通的作用。把这个元素放到展览空间,使得我这个展览形式会更好玩,更丰富。它是可以进行沟通的,在展览现场的话,刚我看到,有小孩和他爸爸在玩。

问:对,这也是我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我注意到,你作品的呈现方式与其他城设的毕业生不同,不是只有平面海报的呈现,而是设置了一个半包围的空间,加入“红色喇叭”的实体装置。这么设计有什么寓意吗?

答:因为像我们这个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的方向,会有一部分是关于艺术装置方面的内容。所以,一个是为了让我的展览效果更丰富,呈现出来给观众的感觉更多。另一方面,让人们通过这种互动,更能去理解我的设计。

问:我发现你展示的喇叭装置,后面的连接有的是接合的,有的是断裂的,这是特别进行设计的吗?

答:对,这个是故意设计成这样的。断开的两个喇叭之间的对话会有一些障碍,而这种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个装置本身的用意就好像说,居民之间也存在一种沟通,不仅仅是社区内部与外部的沟通,还有内部与内部的沟通,都很重要。这个断掉的喇叭,说明了他们间的沟通是不成立的。

问:那你对这次毕业作品的效果还满意吗?

答:其实对展出的效果并不是很满意。因为我们的展示空间在三楼,三楼的天光特别强烈。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我的作品前面是有个摄像头的。原本的设计,是作品前面的摄像头录制展览上观众的互动,同时背面有投影仪将影像打在展板之后的白纱上。但因为天光的原因,没办法呈现出那种效果。相当于,那块纱布的效果没有呈现出来的。

问:你2012年去了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学习,你认为中西方教育的差别在哪?

答:美院系统比较感性,西方如英国、德国这些地方,都是逻辑性思维非常强的。那边的学校会训练你这些东西,你所有的想法都要很系统。就我在英国的经验,那边的学校会要求去发现事物的原因,所以做一切事情的时候都要知道为什么去做,他们更看重分析的过程。可能最后呈现出来的东西没有美院学生做出来的东西好,但他们整体的逻辑思维都是非常有体系的。包括他们的课程编制都是一步挨着一步的,会让学生发现,我学上一部分的课程对下一个课程特别有用。

问:在城市设计学院学习期间哪位老师对你影响最大?

答:有两个老师吧。第一个当然是我的导师,导师的影响力特别大。从上大学开始,虽然大一的时候还没有进入到专业,但我们导师王中教授在学院有很多讲座活动,大家都特别喜欢他。后来三年级进到了工作室,跟王老师的直接接触就比较多了。他的主张就是,作为一位艺术家,你要有品德、品格和品位。首先你是作为一个人,一个人的话你要品德非常好,这样你才能做出事情。其次你要有一个非常高尚的品格,之后作为一名艺术家,品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你做出的东西根本拿不出手。他还说过几句话,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比如他说“选择大于努力”,所以在我面临选择的时候,我都会找他给我提些意见和参谋。比如说我去英国,他就认为我的选择很好,给了我特别大的鼓励。

还有一位老师是我们专业的李震老师,他也是美院毕业的,上了大三后跟他接触很多。他是一位心态非常好的老师,和他做事情都是很轻松的,不会累。作为他的学生,做事情时候就不会过于纠结很多事儿,只要一步步想清楚,非常轻松的把这件事做好,就是一个最好的状态。

问:在你的设计作品中你最注重的品质是什么?

答:主要是两方面吧。第一是功能性方面。比如说我们做公共艺术,都是跟人发生关系的,这就要达到大众的需求。我觉得做任何设计方向的话,如果不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品的话,它肯定是为人服务的,这就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受众,它要的是什么东西,不能堂而皇之地就做了个很美的东西放在那边,说这个作品就是为你设计的,这个没道理嘛。然后,在功能的基础上,再讨论它的美观性。美院的学生做出来的东西,最起码都是要好看的。

问:最后一个问题,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和规划?

答:我可能就是工作,继续做景观方面设计的东西,因为还是喜欢这个。但我也会跟朋友一起做一些产品设计类的东西,但主要还是放在自己本专业上面。

孙博
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城市形象设计学部,获得学士学位—专业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
2010年至今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专业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
2012年至今就课程学习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专业城市设计。

参与展览:
2010年10月19日-21日第八届CO-CORE艺术设计作品讲评会
2010年8月《千里之行》
2008年5月东村1200大仓创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