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张伟:追求理性构成感的壁画新语言

时间: 2014.5.26

采访时间:2014年5月11日
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被采访者:2014年壁画系硕士毕业生张伟
采访人:林佳斌

问:毕业设计作品的创作理念是什么?

答:我的创作更多的还是关于我个人的一种表达。作品中折叠的概念,以及形成的点、线、面之间的微妙变化与我在不同时间节点上情感、情绪、个人状态的起伏有着一定的联系,这组作品是关于我生命状态的一种探索与认知。

问:你作品中主要运用了的“折纸”的元素,如何通过这个元素去表达与内心的探索呢?

答:我在上研究生期间,有过一段比较困惑的时期。我一直试图探索、寻找一个比较适合我个人表达的“点”。为了寻找这个“点”,我对材料、表现手法、物象等都做了大量的尝试,最终我选择“折叠”这种表达方式。其实从视觉效果上有些作品可以看出运用了折纸这一想法,有些作品从材料和质感上感觉又不太像折纸。对我来说是否像某种物象不是很重要,我只关注于“折”这个过程和“折”所形成的不同变化,继而想通过“折”这个动作以及“折”所形成的微妙视觉效果对我个人进行一种表达。

问:这组创作,主要是受到哪些因素的感染与影响?本科时期的毕业创作与研究生的毕业创作有联系吗?

答:我个人对偏构成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希望自己的画面能呈现出一种安静的状态,所以我需要让自己时刻保持理性和思考。我本科毕业创作的作品名称叫《不语》。这件作品分为两组,一组是蓝色系列,一组是白色系列,是用几十幅小图拼起来的。作品的主题是树,但不是常规的树,我将这些看似普通、平常不过的树简化为偏构成形式的树,将这些树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所以这次研究生毕业创作的作品,在形式上与本科的创作是有联系的,只是这次这组作品在形式上更加的抽象一些,表达上比本科更为纯粹。

问:创作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答:这组作品可能有些观众会觉得特别简单,看不到里面太多的手法和工作量。但其实我在做的时候特别费劲。对我来说,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制作过程中水性材料的不可控制性,这里面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如果是油画、丙烯这些覆盖性比较强的材料还会比较好控制,可以反复进行创作。而我这组作品是在坦培拉底子上用水性材料进行创作,会呈现出很多的偶然性,如果想要进行比较理性、控制性很强的表达,就需要做很多的尝试。对我来说,这种未知性与不确定性又是特别有吸引力的,这可能也是我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表达方式的原因。

问:我的经历吧,小时候学画画,本科又学设计,研究生又改学理论,处于一直变化的过程。你从附中到研究生这么长的过程中一直都在学习画画,期间产生过其他想法吗?

答:我从上小学就开始学画了,后来面临考附中,中间从没间断过,一直都在为这个事情做准备。附中毕业后,我上了大学,接着又上了研究生,这期间,我也曾想过要不要换个专业或者进行别的尝试,但是有一种像血缘一样的东西一直牵着你,让你放不下,这使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绘画。虽然有时候确实会产生一些稍微负面的情绪,比如说这张画得太厌倦了,想做点别的东西。但过了那阵子之后,还是会想它。这是我的道路,无论途中会怎样,我一定会坚持下去,这就是我现在的想法。

问:你是怎么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呢?

答:这是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个人感觉中国当代艺术受西方的影响比较大,各种风格、各种形式不断在涌现。其实哪个是潮流,哪个是未来的方向,这都很难说。但是做艺术,始终不变的地方就是每个艺术家的成长背景不同、经历不同,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还有就是做艺术的态度,要保持最初的单纯性。中国当代艺术要不断地发展,展现出它独特的价值,需要的是每一个艺术家用这样的态度去坚持。

问:那你个人有比较喜欢的当代艺术家吗?

答:有,我的导师陈文骥先生,还有丁乙先生,国外的艺术家我比较喜欢莱因哈特、斯特拉等。

问: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是不是还会一直做作品?

答:对。因为本科期间,我除了课上的作业,自己也会进行一些创作,但是整个思路还是比较混乱的。当时,我认为没有我不可以做的东西,每一种材料与风格我都可以做,可以胜任。现在想想还是很幼稚的,不过这也与我当时的年龄和环境有关系吧。读了研究生之后,我的选择变得更加理性,我会想什么材料、手法、主题是适合我的表达方式。通过大量的摸索,我找到了这个线索。未来几年,我的规划是希望能把这个线索延续下去,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面貌来,毕业创作对我来说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张伟
生于1984年11月
2001—2005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06—2010  中央美术学院本科            
2011—2014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