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盛葳:“创客文化”的核心在于参与和分享

时间: 2015.1.19

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主办的“第二届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于2015年1月15日开幕。“CAFAM未来展”的意义在于鼓励青年人的艺术语言探索与观念推进,以富有未来性的眼光和方式发现并扶持富有天赋和潜质的中国青年艺术人才,建立中国青年艺术的资料档案库,推广当代艺术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和认知度,提升和打造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界的影响力,从而成为一个推动中国青年艺术的核心平台。

盛葳,美术史博士、批评家、策展人,《美术》杂志副主编,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曾任Art Exit杂志、Muse Art杂志主编。展览布展期间,艺讯网记者采访了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盛葳,深入阐释了他所理解的“创客文化”及其与青年艺术之间的关系。

采访时间:2015年1月12日 
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贵宾厅
采访记者&撰文:林佳斌 
编辑:朱莉

艺讯网(以下简称“艺”):本次以策展团队参与策划中央美术学院的CAFA未来展,您觉得您与学院派策展人有什么不同吗?您在这个策展团队中具体的分工是什么呢?

盛葳(以下简称“盛”):在国外策展人会分为机构策展人和独立策展人,独立策展人是不长期为一个机构提供服务的。但在中国情况很特殊,很多人都会有一份体制内的工作,但可能做的策展与工作并没有关系。比如我在美术杂志做主编,这是一个媒体的工作,策展是我另外一个兴趣或者说研究吧,两者之间并不一定会发生多大的关系。我们团队中,像李振华,他就是一位独立策展人。

分工方面是随着工作进程来调整的。刚开始的时候,连主题都没有确定,需要大家一起讨论展览如何进行,艺术家和作品是从什么样的方式产生,最后要以怎样的结构去进行这个展览。一开始我们大概进行了五次讨论会,包括王馆和徐冰老师也参加,通过这样的讨论最终将主题确定下来。有了这基础之后才会进行分工。但这种分工并不是说每个人简单划分,其实互相之间是有交叉的。

艺:现在社会上有这么多的关注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展览。您认为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的关注青年艺术家未来的展览,它的独特价值在哪里?

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半年我其实就做过三个青年艺术展,包括在中间美术馆的“常青藤计划”,年底关山月美术馆的“在路上2014”以及美院现在这个“CAFA未来展”。每个展览因为主办机构不一样,定位也不一样,CAFA未来展从入选艺术家的年龄层次上来看,可能是最年轻的展了。青年展虽然很多,有些机构因为目的不同,会挑选一些相对成熟的青年艺术家,但我们本次展览中年龄最大的艺术家应该是80年(出生)。这与我们制定的主题有关系的,也与制定“未来展”目的有关系。“未来展”不光要总结青年艺术的特征,这种特征还要符合未来的可能性。并不是说所有的青年艺术家都符合这种趋势,符合这种趋势的艺术家在年龄上会有一种后发的优势。比如说,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也可称为青年艺术家,但他们对当代社会的感受可能与80后、90后艺术家并不相同。

艺:本期展览的主题为“创客”,您是如何理解这个概念?

盛:“创客”并不产生于艺术圈,实质是借用过来的一个词汇。举个例子,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二战后制造业开始衰弱,许多厂房都没人用,这时候出现了“后工业文化”,如朋克摇滚等,之后又出现了“创客文化”,指的就是这些东西被改造成小型的创意车间,每个车间可能会有个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小型的机床和一套手工设备。这些团队能制造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的生产并不是为了满足标准化的需求,而是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如今网上这些东西也很多,它们不需要批量生产,只需小型生产,满足部分人的需求。比如你需要买东西,你可以提出修改意见,与“创客”订购,你可以参与、分享,这就是它的优势。此外,它还运用了互联网的优势,像马云说的“C to B”,工厂直接对接顾客。所以我们将“创客”概念借用到艺术圈来,会发现我们不是在制造东西,而是这个概念符合当今青年的一些现象,比如说,参与性的艺术,注重分享的艺术,利用互联网思维制作的艺术。

艺:对,那能具体说下您认为“创客文化”与青年艺术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它是怎么作为青年艺术的“表征”的?

盛:我觉得“创客”显然就是为了青年艺术订制的一个课题。从历史上看,绘画和雕塑是作坊时代的产物,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是在大工业北背景下产生的。如杜尚的小便池就是一个工业产品,他的背景就是大工业产品。而今天的时代变得更加私人订制的、个性化的、创意发展的,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又促进了这些东西的“井喷”,创意产业占到整个制造业的百分之二十,它代表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在这个时代的艺术是怎样的呢?我们考察了许多青年艺术,发现他们有“创客”的倾向,这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的副标题是“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表征”是“representation”,即表现再现,这是对当代现实的提炼和概括,青年艺术的创客现象就是现实。同时,主标题是“未来展”,而创客的发展空间和未来趋势,实际上就是未来的趋势。在这三个标题中会发现,“创客创客”实际上是连接了未来与现实。以前许多人可能更多会选择用“私密经验”、“个体增长”、“不关心社会政治”等类似的概念去定义青年艺术,但今天我们用生产方式的变革去定义青年艺术,我相信这比用主题去定义青年艺术会来得更本质一些。

艺:所以根据这个主题,本次展示的作品是否更偏向更多的新媒体艺术?那么有考虑到大众对于展品的理解接受问题吗?

盛:有很多装置并不是说仅是放在那边供观赏,它是可以参与互动的。虽然也用了多媒体,但这样的展品会多一些,有的虽然没用多媒体,但他观念上是很新的。如本次参展艺术家卢征远的作品《84天84件》,每天在尤伦斯自己做一件作品。这次他改了方案,他通过网络微信从不同的人手中征集不同的材料和主题,第一天征集到的材料和主题,会再第二天现场进行制作,之后当天拍卖。拍卖成功后将钱分给提供材料的征集者。之后每天都用前一天征集的材料进行制作,持续84天。这当中会看到艺术家并不是一个上帝的角色,也是一个参与者或者说是组织者,提供材料和主题的人也非常理解这些东西,他们很关心自己提供的材料在最后成品中占据怎样的地位。有了参与性,展品的理解能力会大大提高。参与性和分享性就在于此。

也有些作品确实很学术,如艺术家林科是用电脑屏幕制作作品,但这些都基于我们日常使用电脑的经验,并不会使得观众感到陌生。如将苹果电脑的小图标拉到海边边上,远看就像电子网络的帆船一般,这都是很有趣的东西。如果要用学术角度去理解,可以说这是一种“云生产”,简单说就是不用本地技术,所有的材料、图像都是网络上的,本地不过变成一个组装的工程,并不应用本地的媒介。这些设计都已经大大的超出了我们说的新媒体艺术,变成今天新工业时代下的新技术。

艺:策划完这个展览,您觉得当下青年艺术的“表征”或者说青年艺术生产方式的独特性是什么?

盛:关于这点,我前面也提过不少。总结来说,就是与“创客”相关的,注重参与和分享的一种生产机制的变革,我想这是最核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