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蔡萌:“创客”与艺术合作拥有无限可能

时间: 2015.1.20

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主办的“第二届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于2015年1月15日开幕。“CAFAM未来展”的意义在于鼓励青年人的艺术语言探索与观念推进,以富有未来性的眼光和方式发现并扶持富有天赋和潜质的中国青年艺术人才,建立中国青年艺术的资料档案库,推广当代艺术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和认知度,提升和打造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界的影响力,从而成为一个推动中国青年艺术的核心平台。

蔡萌,美术学博士、策展人。现工作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曾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研究所,并曾任广东美术馆摄影项目总监。艺讯网记者采访了策展人蔡萌,从对“创客”的概念入手,对比两届“未来展”的发展变化,深入理解青年艺术的本质及“未来展”的策展初衷。

采访时间:2015年1月12日 
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贵宾厅
采访记者&撰文:林佳斌 
编辑:朱莉

艺讯网(以下简称“艺”):CAFA未来展本次是第二届,您两届都作为策展人参与,请问与前一届相比有什么不同?

蔡萌(以下简称“蔡”):主要有几方面。第一是策展团队的不同,我们新增加了策展人盛葳和李振华,根据他们工作的重点和所在领域的不同,给我们整个策展团队新鲜的血液和新的启发。第二是我们挑选机制的不同。上次是个人提名,这届是机构提名。第三点不同是,从我们提名上来的艺术家里会发现,这一届还是有很多新面孔,这超乎了我们之前的意料。之前我们觉得应该会有很多重复的面孔,毕竟不大可能在短短的两年间涌现出那么多新的年轻艺术家。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青年艺术的活跃性,如果我们不做这样大的展览去梳理的话是很难去发现这点。

艺:如今有许多青年艺术家展,CAFA未来展立于中央美术学院背景之下,有什么优势或特点?会更注重哪方面的特质?

蔡:我们美术馆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机构,它依托中央美术学院为背景,可以说我们是被年轻人“包裹”的美术馆。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美术馆好比位于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边,被年轻人形成的这条河流不断的冲击、拍打、激荡和沉浸。基于我们这样的立场,如何去做青年项目?这是我们很重要的命题和使命。如今西方很多老牌美术馆和艺术机构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就是“如何吸引年轻人进入美术馆”。当然这可能与他们社会老龄化有关,中国如今也逐渐开始有老龄化的问题了。甚至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了。在这种状态中如何去反思我们的美术馆,我们自身与年轻人的关系,作为美术馆公共机构如何吸引年轻人,通过什么样的展览来吸引年轻人。这都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问题。更何况我们又是基于年轻人为背景依托的大学美术馆。同时作为美术馆如何进行这样的项目与美术学院背后的教学产生某种意义上的互动、启发和影响,这也是展览另外的初衷。

艺:本期展览的主题为“创客”,如何定义这个概念?“创客文化”与青年艺术是否有什么相似之处?

蔡:“创客”现在慢慢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概念,更是一个经济概念。西方好多经济学专家都认为,在未来“创客”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能性的存在部分。原因在于“创客”的出现让很多金融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生产模式,就是原有的大规模的实验室已经慢慢被淘汰掉了,由个体或小团队所组成的创客小组,他们由互联网获取知识,再通过团队获得创新来开发、研发新产品和新的有意思的事物。这样让金融学家发现将这种新的创新模式转换成大批生产提供了可能性。创客有一个反义词,就是像查理卓别林《摩登时代》里的“拧螺丝的人”,这个人是一个机械化的人,这个“人”就是“创客”的反义词,“创客”与大工业化的、流水线的、标准化的、大规模的实验室制度完全不同,而是一种自发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方式,这是我们觉得“创客”在非盈利理想主义色彩与艺术家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很有相似点的,像从事科研开发的人是要转化生产力的,而做艺术的人是不太谈如何把作品转换为生产力。

此外,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如今有些艺术家也与创客小组合作。我们会发现这些创客小组的群体他们创作的产品也好,或者是某种意义上的“作品”也好,都让我们感觉到似乎他们做的东西未必就不是艺术。从这个意义上看,通过创客小组所做的东西会给我们一个思考,关于艺术的边界在哪里?面对“创客”的产品,有时候真的很难去界定,艺术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尤其在当代艺术的领域内,艺术家如何和创客小组合作,都是能展开无限可能的。这是我们创客概念提出本身的一个出发点。

艺:展览的五大板块中您最感兴趣或者说最期待的是哪个?为什么?

蔡:我都挺期待的。这五大板块里有一个板块比较特殊,就是在798艺术区进行的“跟踪展”部分,这与在美术馆的“主题展”部分是很不相同的,这部分主要是集合了本届又被提名的,但上届已经参加过未来展的年轻艺术家。相对来讲,这部分艺术家的成熟度会好一些,他们这两年以来还是很活跃,表现得非常优秀,甚至有些已经越来越有名气了。我们对“未来展”的项目也是希望能对艺术家有一个不断持续的关注,从而起到扶持、推动的作用,这是我们特别想做到的。“跟踪展”计划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做到这些工作。当然,我们也考虑过未来如何与艺术家进行更紧密的沟通合作交流,甚至推动,可能在未来的两年中会刻意的去安排一些有意思的项目,继续不断的对艺术家合作,持续关注。

艺:策划完这个展览,您觉得当下青年艺术的“表征”或者说当下青年艺术生产方式的独特性是什么?说说您自己的看法。

蔡:从“独特性”的角度来讲,与上一届一如既往的是这些年轻艺术家似乎不是太有束缚去做作品,他们好像也不太关心上一代中国艺术家在做什么,甚至他们也没必要去关心这些,而是把重心更放于自我探索上。还有些艺术家是具有一定的国际性视野,像我们展览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海龟”的艺术家,比如以英国回来的这一派是非常显眼,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在思考创作艺术过程中有着对艺术历史系统的梳理,和基于这个系统展开的有针对性地探索,显得更加有的放矢。国内主要以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实验艺术或叫做跨媒介学科培养出来的两批艺术家,在里面也构成了国内年轻艺术的基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