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程征:谈崔振宽的笔墨传承与文化修养

时间: 2015.5.26

程征与崔振宽都是陕西极为活跃的美术家,亦是多年的好友。他对崔振宽的创作线索、现状有着清晰直观的认识。《苍山无言——崔振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程征专程从西安来到北京祝贺。在展览现场,程征接受了中央美院艺讯网采访,讲述了崔振宽是如何走向学习黄宾虹道路的,以及挖掘传统笔墨对于现代山水转型的意义。

采访时间:2015年5月23日 
采访地点:中国美术馆《苍山无言——崔振宽画展》展览现场 
采访人:张文志 
编辑整理:张弛

艺讯网(以下简称“艺”):程老师,您好。您与崔振宽先生都是在西安成长起来的,对他的整个经历也比较了解,崔先生是怎么对黄宾虹产生兴趣继而追随学习的?

程征(以下简称“程”):崔振宽对于黄宾虹的追随、学习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这个层面。崔先生在中国画传统方面的功底是很扎实的,他从小就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对传统的学习一直没有断过,青年时代接受了学院派的美术教学,学习了西式的写生方法,在这两者平行的过程中,他对传统越来越着迷,钻研得越来越深。

黄宾虹是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是中国画传统的一个符号。崔振宽通过黄宾虹这个门径进入到中国画强大的传统里面去,这是崔振宽的画和黄宾虹相联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一个世纪以前,西方艺术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即现代艺术形态的出现,这给每一位中国艺术家特别是传统艺术家刺激和困惑,中国画要不要走向现代?如何走向现代?这是一个拷问。这个外来的刺激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思考与结论,有些艺术家直接学习海外,也有一些艺术家认为中国的传统按照自身的逻辑也可以走向现代。曾有人说黄宾虹是中国的塞尚,他集传统中国画之大成,但其中又包含了现代因素的种子。黄宾虹之后有很多艺术家认识到这一点,并开始研究黄宾虹,崔振宽便是其中一位。也许其他艺术家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功底上有所欠缺,对黄宾虹采取了“逃”态度,而崔振宽没有望而生畏,越来越深入,一直走了七十年,让传统更加纯粹。后来刘骁纯先生站在艺术形态学的角度提出“黄崔体系”,在黄宾虹之后,他寻找了一个最典型的符合这个脉络的艺术家,也就是崔振宽。

艺:黄宾虹是笔墨大师,那崔振宽在笔墨探索方面有怎么自己的独到之处?

程:笔墨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笔墨对中国画家来说是一种包括多种内容和广泛的外延,也包含对于笔墨的修养。谈笔墨问题,实际上是在谈崔振宽的修养,包括在传统艺术中的修养、文化中的修养、对西方艺术理解的修养。其中中国画以自身的逻辑能不能走向现代这个问题,崔振宽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这也是这个展览的一个重要意义。

艺:今天这个展览可以说是对崔先生的一个学术梳理展,根据您在陕西的活动谈谈崔振宽对于当下画坛的影响。

程:我和崔振宽先生都属于“长安画派”之后的一代。改革开放以后,艺术家都进入到自己的创造期,形成新的画家群体,其中不乏优秀的艺术家,而崔振宽在这其中举大旗,一直充满着活力和进步的空间,这也是批评家关注西安、关注崔振宽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