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赵力:当代艺术市场步入名作行情

时间: 2009.11.6

记者:请您简单概括2007年当代艺术市场的整体形势。
赵力:当代艺术市场进入了一个名作的行情。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只要是当代艺术就有行情,按照股票的说法是普涨的行情;第二阶段,2005年至2006年,整个市场进入了名家行情,不是所有人的作品都能卖好价;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只有有名的、代表性的作品才有行情。正因为是处在这个行情,市场上的天价就不难理解了。比如:有时代的特征,或者是艺术家在某一个时间的代表作等等都倍受青睐。具体而言,张晓刚早期的代表性作品目前居高不下,《放下你的鞭子》有较高历史价值,因此比徐悲鸿一般的油画和国画作品价格要高。

记者:您认为2007年当代艺术市场的亮点有哪些?
赵力:最大的亮点在于,记录在不断地被刷新,超乎想象。今年创造了两次高记录:岳敏君的《处决》、蔡国强的《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整体形势还在往上走。亮点之二,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有它的行情,且国际市场行情明显高于国内市场,整体形成了一个全球普遍正面反映的市场。第三个亮点是画廊在数量、规模、经营范围等方面发展迅速,不再是从前拍卖行一手遮天的情况,还形成了一些特殊的艺术区如798等,活动很多,影响力越来越大。

记者:您认为2007年当代艺术市场还存在什么问题?
赵力:存在的问题也很多。目前新的力量没有完全展示出来,市场上还是以一线的老面孔占主导,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国当代艺术的后浪在哪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第二个问题,市场涨得太快,中国当代艺术目前还缺乏收藏经验,许多人都冲着投资进入市场,这更刺激了价格,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第三,市场普遍急功近利,许多人对油画并不了解便贸然介入,实际上对当代作品并没有感情,更没有责任感。我说的这三个问题,一个是艺术家的问题,就是艺术资源、艺术创作的问题;第二个是买家的问题;第三个是操作者的问题。

记者:刚才您提到市场增长太快,这其中是不是有泡沫的成分?
赵力:我发表过这方面的文章,这个问题提得太多了。泡沫这个词,本身有它的适用度,在发展过程中,速度太快以致出现泡沫,是事实,也是一种必然,只要泡沫还在可控的范围内就没有大碍。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还在发展中,未来还会更高,所以现在有点泡沫并不可怕。市场上确实有人会故意制造一点泡沫,但市场终究也不是几个人就能操控的,不会影响到全局。有人喜欢拿目前中国的情况和上世纪90年代日本相提并论,我认为远远没到那个地步,但提到这个案例以给大家警醒,这个是对的。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市场上的天价数字?
赵力:价格对我们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这件东西不是我在卖,一下子能挣那么多钱,对艺术家来说意义同样不大。讨论它的意义,还不如讨论谁为什么会买这个东西?买它干嘛?这方面大家讨论的焦点是,当代艺术的价格究竟是由谁创造的?我不知道中国的媒体怎么看,国外媒体说中国当代艺术是中国人自己炒起来的。稍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尤其近段时间,绝大多数天价都是在国外创造的,这部分买家亚裔占大多数,中国大陆买家占一部分,但绝不是主导。

记者:当代艺术收藏是否存在价值洼地?
赵力:价值洼地肯定存在。先来说说已经实现的“洼地”,中国当代艺术前十年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这是其中之一,2007年8月份以后的行情主要体现在这个方面,像王广义“85美术新潮”等。这个阶段的重要艺术家也是一块洼地,比如程丛林,他的作品现在都不怎么为人所知,但当时名气很大,2007年嘉德秋拍,他的《华工船》卖了2296万元,也实现了他的洼地价值。还没有实现的洼地,我认为就是中国当代的年轻艺术家。

记者:近段时间,仇英的《赤壁图》创下了中国书画拍卖的历史最高价,媒体纷纷评论古代书画回暖,您认为这会影响到当代艺术市场吗?
赵力:古代书画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域,好东西就能卖好价钱,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规律。大家看到前段时间书画市场调整,尤其又拍出一个7952万元的天价,联系起来看,似乎是某种信号,我认为不对。中国古代书画的数量是固定的,收藏门槛比较高,真假、经济能力、艺术修养都会影响古代书画的收藏,所以中国古代书画在普遍下跌的情况下抗跌,普涨的情况下涨得慢,这就是它的特点。因此我认为,古代书画的价格高位都和具体作品有关联,《赤壁图》只是个案。

记者:影响当代艺术市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赵力:一是艺术家的创作量,创作有没有潜力,能不能有更好的发挥;第二,买家有没有持续买入的意愿,使其从投资变成收藏;第三,市场应循序开发,不能一窝蜂,市场参与者要有足够的长线作战的准备,建立品牌,这很重要。

记者:请您预测一下2008年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
赵力:2008年当代艺术市场将是一个稳定增长的态势。如今市场经过了快速增长期,下一个阶段必将是稳步增长。稳定增长对市场而言很重要,前几年那样的快速发展期我认为越早结束越好,增长越快,就越不稳定,我们也不需要坐火箭嘛!发展都要建立在扎实牢固的基础之上。

当然,稳步增长并不等于不出天价,高价位的出现和整个市场的稳定发展是两方面的事情,不能因为某一件作品拍得好与不好,就断定这个市场的好坏。高价的出现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作品的品质特点、买家是不是手上有现金等等。从我的角度来说,如果有好的、稀缺的作品,照样会有好的价钱。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将来还会处在“名作行情”中,名作行情是最好、最有益于市场发展的。名作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有共同价值观,你说好,我说好,大家都说好,这才叫名作,是共同价值支撑了这件作品。名作也意味着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合拍,名作必定是在学术上面有高度的,那在市场上有高价也是应该的。大家现在往往谈“泡沫”色变,我觉得可怕的倒不是这些,而是不该高价的作品卖出天价,这肯定会大大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应该就是好作品卖好价钱,如果这个结论是普识性的,我想这个市场还有发展的余地,最起码还有一个支撑吧!

赵力简介

1967年出生,江苏无锡人

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并留校任教

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衔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艺术管理与艺术推广等

1993年《中国当代油画现状》(合著)被《人民日报》评为当年美术类畅销书第一名,参与创建中国第一个网络拍卖公司--嘉德在线,并为中国画廊博览会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

1999年创办中国艺术新闻网(http://www.artnews.com.cn/),并担任主编的工作

2002年开始参与筹备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现为艺术管理学系"中国艺术市场数据分析中心"负责人

2003年与雅昌艺术网合作进行"中国艺术市场拍卖数据库"的建设

2004年该数据库被深圳市政府评为"年度科学创新奖",合作编著《中国油画文献》并出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参评国家图书奖,合作编写的《中国美术史简编》获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一类(精品项目)

2004年-2005年,参与"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的创建策划工作,并担任艺术总监。

2005年担任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参与创办《艺术财经》杂志,并从事艺术市场数据库、中国艺术市场景气指数的建设,与《上海证券报》合作创办《艺术财经周刊》,创办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并任主任,策划荷兰阿姆斯特丹"中国当代艺术展"

出版:

专著《中国美术史资料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奇园幻境》,上海书画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图录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京江画派》,山东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