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贝恩德•柯睿格:动态影像与艺术教育探索之路

时间: 2015.6.1

采访时间:2015年5月28日下午3:00
采访记者:Sue Wang
翻译编辑:Sue Wang
资料提供与项目协调:郑璇
图片拍摄:许帆

德国 B3动态影像双年展与中央美术学院携手举办“动态之再:B3+BEIJING动态影像展”5月27日下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拉开序幕。这是一次国际与国内平台的联动盛事来推动这一领域的艺术发展,以非传统的多角度创新策划方式来观察动态影像的格局与现状,其内容覆盖多领域,整合艺术、设计、科技等相关领域的对接与交互,拓展新的世界感知方式。借此机会,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采访了德国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校长、B3动态影像双年展创始人贝恩德•柯睿格 (Bernd Kracke),与大家分享他关于动态影像发展和艺术教育的观点。

首先,您作为B3动态影像双年展的创始人和总监,同时担任着德国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的校长,可否请您简要介绍下B3动态影像双年展和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的发展历程?

贝恩德•柯睿格 (Bernd Kracke):我主要的工作是德国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的校长。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是基于包豪斯传统在德国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名校,是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前身。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成立于 1832 年,是德国现在仅存的五所专业型学院(类似中国八大美院)之一。其设有传播学院和产品设计学院。由于乌尔姆体系的强大师资和办学理念,其综合排名现居德国首位。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的艺术与教育体系涵盖广泛,综合了理论和设计、经验和生产、新兴造型技术与传统造型艺术的知识,研究并发展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的设计学科(Product Design)完整地继承了乌尔姆在德国二战后超越包豪斯的教育体系,强调艺术与科学的整合与应用。B3动态影像双年展矢愿建立动态影像的联盟,意在涵盖整个体系中的电影、电视、网络、设计、游戏、交互、科学和研究,这是B3动态影像双年展的理念所在。

B3动态影像双年展和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缘何促成了B3动态影像双年展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合作?

贝恩德•柯睿格 (Bernd Kracke):在我成为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的校长之前,我曾在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中担任电子媒体(Electronic Media)的教授,此前我也曾经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工作了超过六年的时间,因此从我自身的背景而言,我对跨媒体形式发展非常感兴趣,于是就在有机会能在德国黑森州(Hessen)开启一种新展览时我们聚到了一起。B3动态影像双年展获得了德国黑森州,以及德国黑森州科学艺术部以及法兰克福市政府等部门的支持。B3动态影像双年展在某种程度上以非常有趣的方式将所有不同门类不同形式的行为汇集到一起,第一届B3动态影像双年展(2013)的巨大成功获得了非常多国际关注,这也启发我们创造并强调发展作为模式的理念。我们非常高兴北京能够首次加入到B3动态影像双年展的项目中,在这里的展览中,我们也看到非常多的国际合作,我想这对B3动态影像双年展来说是非常幸运的进展。

基于德国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的资源,您是如何创立并投身于这项国际性的双年展呢?德国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的资源对B3动态影像双年展有着怎样的促进?

贝恩德•柯睿格 (Bernd Kracke):我们一直致力与不同领域不同谱系的教授们共事,从视频制作、交流设计、双年展到理论、研究出版等,所以在B3动态影像双年展的内容上有不同学科门类的融入,同时还有很多学生为这个项目在工作。在黑森地区我们也有其他一些合作的大学,此外还有一些外在特别邀请的专业人士参与其中。这是网络式的合作,除了本学院资源以外,吸纳外在的支持。

您是否看过中央美术学院“CAFAM未来展”?

贝恩德•柯睿格 (Bernd Kracke):我去年曾经来看过并且我非常喜欢这项展事。“CAFAM未来展”特别棒,我也非常喜欢展览的陈设,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项目。其实“CAFAM未来展”跟B3动态影像双年展在理念上有点相似,但是“CAFAM未来展”涵盖的作品范围更加广泛,包含所有门类,所以是涉及面更加广博的方式和展览。

您觉得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有什么异同?

贝恩德•柯睿格 (Bernd Kracke):我觉得我们有着非常多的共同点,包括基本出发点是向学生提供全面的学科设置从传统美术教育门类到设计学科,我想这是非常普遍并且相似的方式。中央美术学院比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要大很多,有着更大的校园和更大型的基础设施,但是总的来说基本理念是非常相似的。当我跟这里的教授对话并到工作室中考察时,我觉得跟我们的学院很相似。

这一次“动态之再:B3+BEIJING动态影像展”的主题是围绕着“动态影像”,您能谈谈您如何理解“动态影像”的内涵和外延?您又是如何定义“新媒体”,“多媒体”和“动态影像”?有何不同?

贝恩德•柯睿格 (Bernd Kracke):我想“动态影像”与其它的两个并不是相同的概念,“动态影像”是“多媒体”的一部分,也是“新媒体”的一部分,它指的是影像“生发”科技。我想如果一定要指出其中不同之处的话,“静态影像”如摄影,如工艺平台,还有“动态影像”的虚幻移动,事实上它们本身并不真正移动,仍然是运动中(动态中)的影像,那是在眼睛中的动态幻像。我想“动态影像”是个宏观的门类也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所以这不是一个新学科(门类),你可以在艺术展上找到“动态影像”,你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动态影像”,你可以在电视上找到“动态影像”,你可以随处可见“动态影像”。所以我想以“动态影像”进行创作,你必须知道有很多学科门类,艺术可以融合它们,如果你要制作音频,你需要剪辑和编辑,你需要设计等等。对于“动态影像”跨学科门类的艺术而言,你需要很多不同的能力。

未来您对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合作有怎样的期许和建议?

贝恩德•柯睿格 (Bernd Kracke):首先在B3动态影像双年展层面上,对于中央美术学院和B3动态影像双年展来说都是一个成功的合作项目,对艺术家们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动态之再”是个广义上的成功,我想我对于未来形成一个模式很感兴趣,例如在2017年的第三届B3动态影像双年展上,也许将可以有德国艺术作品与中国艺术作品的融合与合作,那么就是对本次对话的延展,对项目合作的延续,我想这对学生们来说将是非常有意思的,在这一类的平台上也是对他们非常有益的。

可否请您谈谈在艺术教育上的经验,尤其是您在跨学科跨领域方面所取得的一些突破?

贝恩德•柯睿格 (Bernd Kracke):我想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年轻学子们接触到不同的理念,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科技形式,不同的内涵,那么他们自己就能勇于提出关于如何成为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个人主见,若想提出并成就自己的个人理念,就必须尽可能地了解更多。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德国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在于打开不同门类,如美术,设计和其他媒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这不是为他们准备了即将踏上之路,他们要边走边创造自己的路。我想这样有趣的理念可能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发展完善自我设计或者艺术表达,锤炼个人设计或艺术语言的机会。尽管有一些指南,但是学生们有更多的自由通过学习来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