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专访丨从流行乐到视觉艺术:对话艺术家何塞-玛丽亚•卡诺

时间: 2016.3.14

“现实与真相的异与同:何塞-玛丽亚•卡诺艺术展”于2016年3月10日至23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担任策展人。展览展出西班牙艺术家何塞-玛丽亚•卡诺(José-María Cano)自2003年至2015年间创作的11个系列的作品共77组200余件。

采访时间:2016年3月10日
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A展厅
采访对象:何塞-玛丽亚•卡诺(以下简称“卡诺”)
采访撰文:林佳斌(以下简称“艺”)

关于跨界——“艺术就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在西班牙20世纪八十年代,由何塞-玛丽亚•卡诺(José-María Cano)、纳稠•卡诺(Nacho Cano)兄弟及主唱安娜朵萝哈(Ana Torroja)组成的两男一女乐队,于1982年发行了第一张同名专辑《Mecano》,一举夺得同年最佳畅销专辑第三名和最具创新乐队,此后乐队不断打破西班牙流行音乐专辑销量记录。作为乐队中主要作曲人,何塞-玛丽亚•卡诺创作了《月亮之子》(Hijo De La Luna)等经典歌曲,并被不断翻唱;他创作歌剧,与多明戈(Plácido Domingo)等歌唱家及管弦乐队合作演出;他被邀请为西班牙马德里足球队创作队歌……初见到何塞-玛丽亚•卡诺先生,似乎无法把他与当年这支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乐坛上风靡一时的MECANO乐队联系起来。卡诺先生也不愿意过多谈论作为音乐家的历史,策展人王璜生曾建议在展厅中设置一个空间用来展示Mecano乐队的歌曲创作,被艺术家婉言谢绝。

艺:您早些年从事过音乐创作,这种角色的转变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过去音乐经历对您现在的视觉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吗?

卡诺:做音乐家和画家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在创作艺术,而无论是在做音乐家还是画家,我都是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的灵感和本能。我之前从事过音乐创作,现在做绘画艺术,这些不同的经验能让我从不同角度去去看待艺术创作。现在我更多的是把重心放在绘画之上,反而音乐是将其作为一种爱好来看待了。

艺:那么您在创作音乐时期也进行绘画创作吗?那个时期的作品与现在的作品风格有什么差别?

卡诺:其实我没有什么创作艺术的过程,这些过程就是我寻找人生道路的过程,这期间我也没有什么很长远的目标,就是用前一个作品去引导下一个作品。对于我来说,这比我刚刚开始创作要快速得多,因为在这种过程中我会更多的了解了自己,更多了解人生和周围的其他人。在这种创作、思考的过程中,我也会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此外,相比其他艺术家来说,我有更多的“自由”。因为其他艺术家可能需要专注于如何让自己成功、如何让卖出自己的作品,而在这方面我并不是很在意。这种“自由”可以让我更好的去探讨两个,一是关于社会的物质世界,二是关于内心的精神世界,这两方面都是重要的。只要你可以坚定自己的内心,“物质道路”和“精神道路”是可同时并存的。

关于技法——“这是当时唯一一种能让我尽快进入人们视线的方式”

卡诺多数作品采用了热蜡画(encaustic)技法,这种古老的技法源自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艺术。创作中需要在遇热融化的蜡液里加入颜料,有时混合一定比例的达马树胶等材料,绘于木板、画布等材料并经过加热固定。而且热蜡画创作需要控制温度,容易出现颜色互渗的问题,往往需要反复施蜡完成。

艺:绘画中您选择了“热蜡画”这种比较复杂的工艺,我们许多人对这种技法并不是很熟悉,您为什么选择这种创作方式呢?

卡诺:我选择了技巧比较复杂、比较难画的方式进行创作,这种技法当时尝试的人不是很多,但这也是唯一一种让我尽快能够进入人们视线的方式,这是我最开始进行绘画创作的动力。

在平时创作中不仅会用到蜡,还会用一些其他的材质,比如油彩等,主要还是根据画的对象来选择材质,我小时候学画画时会有一些相关的课程足以让我应对不同绘画的可能性。而且蜡本身是非常美丽的材质,它需要非常复杂的绘画技巧,并且它能够保存得很久。现在我们看到最久远的就是古埃及那些画木乃伊的热蜡画,距今有2300多元的历史,至今仍保存得很好。

艺:您刚提到除了用“蜡”以外,您也用过很多其他媒介进行创作,与其他常见的方式相比,“热蜡画”技法用起来有什么比较难的地方吗?

卡诺: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更喜欢称自己为炼金术士,而不是画家,我的创作中有各种各样的媒介,像做饭烹饪一样,而作为画家没有这样的角色。而我使用蜡这种媒介,它带给我们创作更多的可能性。除了用蜡,我也用过树脂,它与蜡都有些关联——它们都来自自然界,蜡与自然界的蜜蜂有关,树脂来自于树木,从这方面看两者是比较有联系的。

关于作品——物质控诉与精神世界

展览囊括了卡诺十几年艺术创作的各个时期的主要系列作品,丰富呈现了他对于人类命运、世界经济、现实与真相,以及物质欲望驱动下人与金钱、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等种种问题的独到见解。

艺:本次展览的时间跨度是很长的,包含了您十几年的艺术创作,能为我们简单梳理下这些年的创作历程吗?

卡诺:可以说,展览展示的是两条线索。一是社会的、经济的、世界的物质性,包括报纸、货币,另一条线是关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如自画像、斗牛系列等。对于前者,我试图以一种更加有机的三维的方式来创作,后者更多的则是一种表现主义手法。在我所有作品中会发现,这两条线索是平衡贯穿之中的。其实本次展览并不能把我在这些年不同系列的作品全部展示出来,但要完全的对我的作品进行回顾是很难的。因为对我自己来说,过了那么多年,让我回忆当初为什么创作这些作品,让我去理解当初创作这作品的动因,也是比较困难的。

艺:展览中最为瞩目的、也是体量最大的系列就是《华尔街100》,您将报纸上金融人物的大头照及周边文字放大并重制,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卡诺:过去人们太注重关注物质方面,因此我创作了一些对金融界带有讽刺性的作品。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注意到,对于整个社会及社会中的每个人来说,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们不应该为了经济方面的原因,而是为了尊严而工作。华尔街系列反映的是一系列来自不同国家的,有权、有钱的人,他们掌握了世界的金融命脉,画面主要提取于《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这两家全球媒体报纸上的人物简图。我创作这系列的时候是2004年,当时还远远早于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时西方很多人开始发觉人们并没有在发展实体经济,而是从亚洲等国家进口货物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标准,而从金融中来创造货币和财富。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演变,人们有天会发现银行里没有钱了,钱都被金融家用来创造货币了,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

艺:您对金钱、资本方面有很多的思考,本次展览的“货币系列”是否也可以划入这方面内容?

卡诺:我画过很多国家的货币,当然本次在中国展示的就是人民币。现在很多人对财富感兴趣,他们热衷于去赚钱,我试图通过把钱用到绘画中去进行创作的形式来讽刺这种社会现象。我并不是去选择画可以通过金钱去买的那些富裕的东西,而是画“钱”——货币本身。另一方面,货币本身其实也是做工非常精致的工艺品,它拥有各种颜色,非常漂亮。因此这个创作一方面是带有点讽刺的意味,另一方面也是表达了一种美感。

艺:我知道您特意为此次在北京的展览而创作了“北京”系列,有一副作品就是我们海报的主图。

卡诺:是的,为了本次展览我特意新画了北京系列,一幅我特意选择了20世纪20或30年代中国的情景,另一幅则是现代的北京,从这两幅画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中国在短短的一百年间有着非常巨大的变化。

艺:那么本次展览您有什么什么遗憾?比如是否有些想展示给中国观众的作品,却因为运输或其他原因无法呈现?

卡诺:虽然本次展示的只是我很多作品中的一部分,但我也没有什么遗憾。毕竟不同的观众看每一件作品都会有不同的反应,而这些不同的反应也会帮助我更好的理解艺术。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我希望这么大的美术馆全部用来展示我的作品,但那是不可能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