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白晓刚个展“零拾”将于2016年9月17日于北京798桥艺术空间启幕,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担任学术主持。本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白晓刚多年来生活日常点滴创作的作品,包括“画室”、“书”、“日记·工厂”、“日记·矿工”、“台球”、“路过的风景”、“日记·望京”、“日记·旅行”、“女儿”等部分。
采访时间:2016年9月13日
采访对象:白晓刚(以下简称“白”)
采访:张文志(以下简称“艺”)
编辑: 林佳斌
“艺术就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事儿”
艺术家白晓刚2003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教授、副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评价道,“在白晓刚的作品中,首先可以看到他具有良好的艺术禀赋:经过学院教学的训练,他的艺术体现出一种优秀的品质和品格,在色彩感觉和造型笔调上,丝毫没有庸俗的气息,而是显露出比较纯粹的精神。其次,他在油画语言上一直追求表现的力度,用笔干脆利索,造型洗练果断,画面处理别出心裁,在视觉结构上基于自然而回到画面本身,由此显露出雄强的力量。无论是油画还是水彩,他都在感觉生发之际率性落笔,体现出纯粹的艺术品味。第三,他在日常生活中勤于动笔,生动地捕捉了大量的人物身影、生活场景的气氛以及大自然律动的生命,这种艺术表达中的直接性和绘画语言上的生动性,也就构成了绘画的当代性。”
艺:这次展览之前,对您印象最深的是那批“无题-本子”系列,当时看那些作品觉得很简洁,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感觉,这次展览也有很多色彩厚重、表现感很强的作品,这其中是有风格的转换吗?还是并行的语言实践?
白:“本•纪”系列是2013年完成的一组作品,在那个系列之前有一段语言、形式上的尝试和转变过程。这次展览的“书”系列是那个过程的一组呈现。从时间上看,是“过去时”,有点像是倒叙。一开始的“书”画得厚,色彩也挺厚重。您看到的“本子”是不断做了“减法”的结果,变得比较单纯,把这些过程中“尝试”变化的、很不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也会看到我的“东捡西拾”的状态。
艺:看您这次展览的主题和作品,都是个人很日常的画面和记录,这很像用画笔写日记,也有点类似我们每天拿个手机拍一拍身边好玩的事情。您是不是保持有这种“记日记”的习惯?并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创作的心态?
白:“记日记”和“手机拍”的习惯我都有,现在手机拍照实在太方便了,有些东西当时没来得及用笔记下来。回头一翻手机拍的照片,就都可以补上,不知道算不算是“创作”心态。但是这两种方式都很方便,可以“非正式”,也可以“不太负责”,还不怕“坏”,所以就很放松,是真的放松。
艺:“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大家一直在提倡的,在您的这次展览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虽然没有宏大的主题,但温情脉脉也感人至深。作为一个创作者,您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白:这个话题就觉得很正式,“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艺术”是人弄的,是人就都在“生活”,那“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定没错。回到每个人又可能都有自己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艺术”,这句是上半句。
后面好像应该还有一句“高于生活”吧?“源于”很自然,“高于”太难了……
“零拾”:零星之拾,零散之拾,零碎之拾
白晓刚以“零拾”作为自己展览的标题。这个标题很新颖——零星之拾,零散之拾,零碎之拾。这里的“零”,也就是他在画室空间、生活现实和自然景观中的所遇所见,这说明他是一位热爱生活、敏于观察和善于捕捉的画家。许多年来,他在教学之余,总是花时间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旅途中画下各种为之心动的景象和景物,由此形成数量可观的积累。这里的“拾”,更体现了他的艺术的态度和方式,是以真诚的心灵面对世界,同时在勤奋的驱使下动笔不缀,从而练就了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也垒砌起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这数量众多的小幅作品汇聚在一个展览中,让人看到白晓刚的艺术追求和语言面貌。
——范迪安
艺:您以“零拾”作为展览题目,用“捡石头”的心态描绘了这么多日常的情景,很有温度,分享一个您记忆最深刻、最感动的画面,或是为我们讲述从细小的个人生活中挖掘艺术的种种收获。
白:“零拾”,我觉得是种“动作”,也是“时间”,动作加上时间就有了一个过程或者状态的感觉。是零星的捡拾,也是从零到拾。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捡石头”是,画画也是。
其实“琐碎”和“细小”应该不太容易感动人,太平常、平淡。
您说的温度,我想应该是种“常温”吧,不太冷也不太热。“生活”多数时候也是“常温”。
毕竟生活中“奇观”、“奇迹”不常见,“琐碎”的“小事”其实是“生活”中的常态。
艺:我觉得“碎片化”是您绘画的一个特点,眼前无意发现的一个好玩的东西都可以入画。这也是现在这个社会的特点,信息的捕捉、知识的获得、关系的维护都是在很碎片化地进行着,您作为艺术家对这种现实状态有什么样的看法?
白:“零拾”也有“零碎”的意思。“零碎”、“碎片化”可能就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吧。眼睛看的,耳朵听的,脑子里想的,身体感受的,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更新,变化太快了。专注太不容易,“专一”更难了。我总想“古人”的生活一定没有这么“零碎”,不然“古人”不会那么“深刻”。要在这么“碎片化”的生活状态中还能追求“深刻”,简直是种“奢侈”的理想。
“零拾”这个展览中的作品看上去是零散的,但正由于白晓刚多年来专注对生活的体验和艺术语言的探索,这些看上去零散的作品,又合为一个整体,让人看到他在“手气”和“心气”上的自然贯通,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绘画的热爱的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说,今天的艺术固然可以大量的图像信息为资源,但真正的建树只能在自己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形成;也只有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个人的面貌和个性的风格才能滋长起来,并趋于茁壮。
——范迪安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零拾”白晓刚个展
学术主持:范迪安
艺 术 家:白晓刚
主办单位:798桥艺术空间
协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中国文化创意传媒 扶春文化艺术机构
展览时间:2016年9月17日至2016年10月12日
开幕时间:2016年9月17日下午3时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D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