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访谈丨纪玉洁: 设计,在自由与限定之间

时间: 2016.9.20

由美国印刷工业协会(PIA)主办的"美国印制大奖(Benny Award)"始于1952年,它以曾为美国印刷业技术带来革命性发展的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昵称Benny)而命名,是全球印刷行业中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印刷产品评比赛事,被誉为全球印刷业的“奥斯卡”。

在2016年6月落幕的第67届美国印制大奖的评比中,一份来自中国的艺术展览邀请函获得了优异奖(Certificate of Merit),这项殊荣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而为此函操刀的设计师正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部视觉总监纪玉洁。

该邀请函是为由艺术家徐冰、克里斯• 韦恩怀特(Chris Wainwright)搭档策划,中央美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雅昌文化集团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展览“钻石之叶”:第二届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2015年)而量身打造的,且由雅昌文化集团承担此邀请函的印制。承制方精致上乘、质感绝佳的工艺为邀请函的呈现奠定了材料基础和技术保障,而设计概念与技术支持互为表里,这份优质的设计成果不禁会引发我们对于其背后故事的巨大兴趣——概念设想、样本实验、印制完成——每一个环节都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每一个细节的把握都为作品的完整度、高质量而不可或缺。为此,艺讯网对邀请函的设计者同时担纲“钻石之叶”展览形象系统设计的设计师纪玉洁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专访。

采访时间:2016年9月18日
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咖啡厅
采访对象:纪玉洁(以下简称“纪”)
采访/编辑:张译之(以下简称“艺”)

艺:首先恭喜您设计的作品“钻石之叶”邀请函获得美国印制大奖。从您的角度来看,这件作品能够获得业界如此高的肯定,主要原因可以从哪些方面谈起?这对您来说是份惊喜吗?

纪:谢谢,对我来说,这份邀请函能获奖还是很意外的。我记得大奖的评委、美国印刷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迈克尔•梅金曾对记者说过评奖规则:“……我们就是根据产品的质量、艺术性和美感来评比”。从这个角度看,这份邀请函能够获奖,可能有两个比较关键的因素:第一当然是邀请函印制工艺的精良,第二个因素是邀请函的设计,简单来说也就是它传递出的的艺术性和美感度。

艺:虽然名为印制奖,但“设计”作为整个成品创作的第一步,对邀请函的最终效果具有主导作用。完美的构思结合精致的工艺、以及设计师与制作方之间的顺畅沟通直接影响作品的效果,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与印制公司之间是怎样合作的呢?

纪:我与雅昌公司(邀请函的印制公司)的合作可以追溯到我在美院读书时,最早一次深度合作是2008年,我负责“中央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笔墨张立辰”展览的画册设计。

2010年,我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央美院美术馆从事设计工作,与雅昌的合作就更为频繁了。合作顺畅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雅昌高品质的印刷质量,以及能够最敏锐的吸纳和表达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二是雅昌业务专员的专业素养和实验精神,他们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力,并且愿意帮助设计师去做工艺上的实验,帮助设计师去实现设计理想。

艺:作为一个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工作者,您能否进一步聊聊您是怎样看待设计与印制的关系呢?

纪:说到设计与印制的关系,应该写篇论文来探讨。从设计史的角度看,每一次设计风格的改变都与印刷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近年来,很多国内的优秀设计作品获得国际大奖,例如德国莱比锡的“世界最美的书”,日本TDC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大奖等等,这些优秀设计除了有高水准的设计概念和视觉(二维)表达外,最终都离不开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印制,任何设计作品(印刷类)的诞生都需要后期印制工艺的配合,印制是让作品从“无形”到“有形”的关键,在某种意义上“印制赋予了平面设计生命”,有画龙点睛之妙。

设计与印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设计师应该把对印制的重视程度提升到和前期创意设计同一高度来。一个完美的印刷品的产生,要经过设计创意、设计完稿、打样测试、印刷制版、印刷、工艺制作等流程,它所涵盖的专业层面很广。因此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仅要有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高水准的审美能力,还需要对承印材料、印刷技术、油墨、工艺等等做全面的了解。

艺术家徐冰曾不止一次地在“钻石之叶”展览的前言中提到:“‘艺术家手制书’这种创作形式(Artist’s Book)是通过艺术家对‘图书空间’的巧思,将文字阅读与视觉欣赏以及材料触感,自由转换并融为一体的艺术。艺术家亲手排字、绘制、印刷直到装订,将文字、诗情、画意、纸张、手感、墨色的品质玩到淋漓尽致。这种艺术抓住人类自有读物以来就再也挥之不去地对翻阅、印痕、书香的癖好,将书页翻动的空间营造得精彩诱人。”

艺:与“书、纸页”有关的制作或设计本身就散发着令人着迷的味道。而这份邀请函又是为手制书展而设计的——可以说是“为纸页而设计的纸页”——其中的故事应该更加丰富,您当时是怎样找寻灵感、获得启发的呢?

纪:谈邀请函的设计不能脱离展览的视觉形象设计,邀请函作为展览视觉形象系统中的重要元素,是展览主题的视觉传达者,它的气质直接反应了展览的气质,很多策展人非常重视邀请函,甚至把邀请函看作展览作品的一个部分。

徐冰老师作为策展人,在设计上给予我悉心指导并给我很大的发挥空间,大到形象设计的主体概念,小到色差为5%的颜色选择,面面具到、事无巨细;同时为了让我更好的理解版画语言,徐老师还将自己的收藏:版画杂志《SPEKTRUM》拿给我做参考,在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展览的视觉形象系统得以顺利而高质量的完成。

第二届钻石之叶展览的形象设计概念强调“手制”,一种“匠人”感;将手制书的制作过程图(四种)以铜版式插画来呈现,构成展览主视觉形象。手绘插图与手制书都强调动手,版画又与书籍印刷方式息息相关,他们之间咬合关系密切,来表达手制书应该是比较充分的。

邀请函(请柬)可以理解为一种礼仪性的书信,一方面是传递信息,另一方面是体现一种尊重;展览的邀请函是公众能够近距离、初次感受展览的重要视觉衍生物料,它体量虽小,但承载的信息多,强调仪式感,是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印制工艺想象力的地方。

这次邀请函的形式灵感来源于精装书籍的装桢方式,将这一方式的概念“移植”到邀请函上。雅昌公司帮助我实现了这种“移植”,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制作了邀请函毛样,让我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快确定了设计想法,增加了信心。邀请函印制完成后,品质非常好,设计概念通过印刷工艺表达的非常充分,传达的视觉情绪也对。其实对我来说获奖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设计和印制邀请函时,与策展人、印制方沟通过程中所体会到的,如何发现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

艺:我们注意到这份邀请函乃至整个展览的视觉设计色彩上都采用了类宝蓝色和浅粉色的组合方式,形式上加入了非常细致的手绘插图,工艺上烫压银、裱布、贴片的方式都有涉及等等,能同我们仔细介绍一下这些元素以及这样选择的原因吗?

纪:依然选用这两个颜色是出于系列展览视觉延续性的考虑,第一届钻石之叶的色彩系统由蓝色、粉色和浅灰色(辅助色)组成,这届将辅助色改为绛红色,使系列展览的色彩在统一中富有变化。为追求画面的笔意,铜版画质感的插图还邀请了版画系何诗意和设计学院孙彤来协助完成。这次用到的工艺有裱版、模切、贴片、烫金、填平等等,多而复杂,全是细节:贴片的形状、压凹的深浅、填平的厚度等,绝不是简单的工艺堆砌和叠加,紧紧围绕“书”的主题,每个工艺都承担不同的角色、都是营造视觉情绪的细节,必须一丝不苟。

艺:您在构思阶段会对成品的最终效果有预估吗?概念预想和最终的成品差别大吗?

纪:我记起研究生导师宋协伟教授曾对我们说过:“设计师在做设计时必须对设计结果有一个预估。”当时我脑子里对邀请函的成品有一个预估,但由于多种工艺结合,对效果并不十分有把握,和设计团队其他成员也讨论过效果的问题,最终雅昌在细节上和手工制作上的高品质呈现,让成品超出了我的前期概念预想。
 邀请函信封内部设计细节

 “好的艺术家对待任何一个小项目,都会像学生完成作业般的态度,倾尽全力去对待。”——徐冰

在美术馆展览部负责视觉工作长达6年的纪玉洁,与其他几位设计师一起经历了美术馆不同类型各种规模的展览视觉设计,大量高品质的设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例如“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上刷爆朋友圈的“工柳绿”、近期举办的“罗杰•拜伦:荒诞剧场”趣味十足的宣传海报等等。

展览的视觉形象设计区别于一般的独立产品、书籍等设计,它与展览的主题紧密相连,与展示空间密切相关,是为传递展览的精神内涵而作表达,这种表达不仅要求设计师们保持敏锐的察觉力和专业的态度,还要充分调动自身的新鲜感和积极意识,使其在面对不同性质的展览时能够做出不同的判断和应对措施,避免落入空洞的概念和僵化的模式。

借着这次机会,我们也邀请纪玉洁女士简单分享了一些有关美术馆展览视觉系统设计的收获、想法与体会。

艺: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从事视觉设计工作,对您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纪:我觉得在美术馆里做设计是“不幸的”,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做设计却是“有幸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一个“展览的时代”,当下,在中国,展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生着,国内一个美术馆一年展览的数量,是西方相同类型美术馆的十倍甚至更多。有多少展览,就需要多少展览设计,国内的展览大多是“急活”,时间紧,任务重,加班、熬夜是常态,最具中国特色的就是“改来改去”,设计师变成策展人意图的执行者,对设计师的局限性也就显而易见。我想所有在中国做过展览设计的同行们都会有此体会,体制、策展人制度与设计师生存状态之间的化学反应往往不被提及。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美术馆里做设计是“不幸的”。

为什么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做设计是“有幸的”呢?首先,这是一个年轻的美术馆,2010年夏天,我研究生毕业刚进入美术馆工作时,它才刚刚两岁,各项工作都亟需确立规范和规则,包括美术馆的设计,当时并没有美院美术馆特点的设计“风格”或“气质”,这就给设计师提供了探索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再次,在王璜生馆长的带领下,美术馆确立了学术、自由、开放的定位,建立了具有中央美术学院特点的展览序列,这些学术性很强的展览,给设计师提供了优质的创作土壤,展览不分大小,每个展览主题都有文章可做,同时大学美术馆作为“思想实验室”,也要求设计师的创作具有实验性和研究性,设计工作在这里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技术和执行层面,设计工作也有学术研究的空间,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

同时,在预算允许的框架下,设计师的想法能在美术馆里被最大限度的实现,设计师就有了一个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作品的机会。

最后,美院美术馆的工作团队整体文化素质高,设计被尊重,设计师也被尊重,在这里工作有压力无强迫。在美术馆,设计虽然虽不属于主流专业,但是并没有被忽略或者被边缘化。

艺:从您的角度出发,处理过这么多的展览视觉设计,您是如何为这些不同风格的展览找到合适它们的视觉信息呈现方式的呢?

纪:如何将展览主题准确充分表达,对我来说是一个终身命题。如果把展览设计的过程拆解开,可以是:“理解+设计(转化)+执行”,理解是指理解、领悟主题,这是基础和本质。如果理解主题出现偏差,后面所有的工作都是白费,可谓:一步错,百步错。对主题的理解程度除了与个人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模式相关外,与策展人的沟通及展览内容的深度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深入理解主题,才能把设计做“对”,做“对”后才能进一步做“好”;

第二步是设计,这步的关键词是“转化”,在设计专业知识的支撑下将对主题的理解转化为视觉语言,包括“象征性”视觉图形/图像的表意功能,色彩的情感表达、字体设计等等。设计师选择的视觉表征元素,最终都要指向展览主题。

第三步就是执行,展览是需要承载物去呈现的,材料、质感、尺度、光线这些方面的功课必须做好,它们是环环相扣的,比如在喷绘的材质上,如果选择了反光太强的材料,就会给后期灯光的处理造成难度,必然会影响作品的呈现,观展体验就会降低质量。

当然,我认为设计师还要有对展览的宏观把控能力,把握不同类型展览的视觉气质,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展览从内容上分为几种类型:1-系列双年展;2-国际交流展;3-艺术名家展;4-典藏作品展;5-教学创作展;它们各自有不同的语境,在设计时,气质上就要有所区隔。系列双年展要前卫、灵动;国际交流展要强调个性和专属性;艺术名家展要大气、庄重;典藏作品展要体现精致与典雅、历史感;教学创作展可能就要相对朴素和学术。但总体而言,都不能偏离中央美术学院崇尚学术和研究的气质。

艺:设计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源自于个体的认识。设计师大都会遭遇个人的自由创造与工作要求之间的关系平衡问题,您是否面临过类似的问题和挑战?怎样去化解?

纪:设计师不能把展览设计当成表现自我设计风格的工具,可以借题发挥,但不能喧宾夺主,设计师的创造是有限制的,就像“带着镣铐在跳舞”。设计师总是在平衡创作与诉求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每个展览都是自我博弈的过程。

印象比较深的是2012年为英国后现代主义雕塑家托尼•克拉格做个展的形象设计,我把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当作概念来源,精心构思了一张插图式海报(以切片状的模型为主要视觉元素)。但此方案被艺术家pass掉了,当时让我不解和郁闷是,最终的海报是用艺术家的一件作品做底图配合文字完成的,似乎很简单,“设计感”不够。

今天再看,就明白了当年问题的症结:第一,对艺术家作品特点的理解偏差,太过强调个人化的小情趣。托尼的雕塑最引人注目的是形态与材料,并非创作过程。第二,展览主题的解读。此展览的题目是“托尼•克拉格:雕塑与绘画”,并没有以一个主题来讲故事或表达艺术观点,做为艺术家在中国的第一次推介性个展,需要强调其作品的特征,而不是小众的关注点,过多的演绎反而多此一举。第三,中西方对艺术家个展形象设计的认识不同,考察过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博物馆、画廊后,我发现,在西方,艺术家个展形象设计总体特点是:以艺术家的作品做为形象主体,再匹配相关展览文字。在中国,展览做为一个“外来”概念,设计师似乎总想要推陈出新,打破西方模式的限制,更愿意去“再设计”。第五,设计之前,没有与艺术家进行有效沟通,这也是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正确的设计观+理解+沟通,才能平衡好自由创造与工作要求之间的关系。

艺:您在做设计时会有自己习惯的状态吗,或者说您认为设计师在创作作品时要具备什么样的状态才能更好地解决设计问题?

纪:“每次设计都争取有所突破”算是我个人做设计的一个原则,这种突破可以是视觉形式上,材料上,或是工艺上,最重要的是要破除思维定势,经验值可以帮助我做判断,但不能用经验和惯性思维来思考。我认为无论是设计还是艺术创作,都要让自己进入一种状态中,举个例子,你的思维时时刻刻都是以设计为先导,这就会让你很敏感,很敏锐。“眼光挑剔”是中央美院美术馆服务对象的共同特点,品味和审美的差异也给设计师带来极大的难度和挑战,每完成一项展览设计都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引发设计师进一步去思考和总结,经验一点点积累起来,设计的面貌就会越来越自信;我也愿意去尝试“设计的跨界思维”,不断拓宽自己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在设计思维的框架上填充艺术史、博物馆、策展、社会学等相关知识,让自己的设计思路更为宽阔。另外,我想:勤奋的工作、严谨的态度、合作的姿态,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能成就美术馆的设计师们,也才能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设计生态营造的更加自由和多元和精彩。

据悉,“美国印制大奖”将于美国奥兰多当地时间9月25日举行颁奖典礼,艺讯网于此向设计者纪玉洁女士、印制方雅昌集团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