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恰逢中国工笔画学会成立30周年,本届大展有哪些跟之前不一样的地方?
答:除了通过全国评选参加工笔大展这种形式外,本届展览延续了九届大展的学术提名机制。由学会邀请著名策展人、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作为学术主持,由其聘请5位代表不同地域及年龄构成的批评家、艺术家、策展人,从当前活跃的艺术家中,推荐最有代表性的参展。对于这些学术提名的艺术家,提名委员们只看作品,不看年龄与资历。而且,这次学会的领导也不再使用中国美术馆圆厅,而是将这个代表中国最高艺术成就的展示空间用于公共教育,以及那些最有代表性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展示。
问:三年一届的工笔画大展已经连续两年使用“工·在当代”的主题,您是怎样看待这个主题的?是否与中国工笔画学会对工笔画发展的导向性有关?
答:“工·在当代”这个主题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就是潘絜兹先生在1988年首届大展前言中写道的:“我们怀抱着民族的信念和特点,豪情满怀,我们正信心百倍地走向未来。”这是一种自信,正是老一辈的工笔画家孜孜以求的努力,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了工笔的概念。第二,“工”这个概念值得探讨,长期以来,中国绘画理论中并不把“工”作为一种高级状态,相反,常常带有一点贬低的含义。但是在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发现自己缺少一种工匠精神,缺少沉下来做学问的静气、文气。所以“工”不仅仅是技法,还是一种精神。第三,工笔绘画的元素虽然在历史中存在已久,但真正形成这一固定的概念并不是很长时间。这个概念的形成是受西方的具象艺术影响,可以说,是在与西方艺术对话中形成的具有比较意义的概念。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在探讨当代问题时,中国人自然地选择了这一能够沟通东西方的绘画语言。所以,“在当代”是所有工笔画家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问:今年有一个亮点是加入了水墨元素,这是因为工笔画的外延拓展了吗?您怎样看待工笔画展中加入水墨元素这个问题?
答:我本人并不排斥水墨,我一直认为画工笔的艺术家应该多向水墨传统去学习。水墨更能表现人的情绪,趣味性更强,也可使工笔作品避免僵硬、刻板。以我自己的创作来说,作为主角的虎是用传统的丝毛画法,这个属于工笔范畴的技巧。但在处理背景时,我却发挥生宣与水墨渗化的特点,使得近景的工笔虎能自然地融到背景的空气中。当然,这样的“工写结合”也并不是只有我这样做,齐白石老人的草虫往往用工笔,而藤萝则用写意。艺术不应设定各种障碍,工笔不应停留在一种形式上,而是一种对物象深入的观察与体会。再者,从工笔画的发展来看,宋代人认可的工笔概念也许并非被唐代人认同,正是这样的发展状态,才使得工笔能够积累大量的传统精华。
问:作为中国工笔画学会成立的参与者与发展的见证者,这30年来中国工笔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您认为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与你们当年相比,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该如何去解决?
答:30年前,画工笔的艺术家没有今天这么多,在全国美展中,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还不是主流。以画工笔虎来说,那时全国也不过就是三五人以此见长。但自从我的作品在首届工笔大展中获得金奖以来,全国学习这种画法的人何止千万,真如过江之鲫!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在的很多工笔画家的创造性还不够,很多人只注重技法锤炼,但对修养的提高意识不够。我们那代人,只要能画画就很幸福。我画虎,是用动物去感悟人生,画的是自然界所蕴含的生命感。那时没有考虑艺术市场,但当这一题材被认可之后,很多后来者关注更多的是艺术品的价值,但却忘了艺术家的理想,这应该是当代艺术家应该反省的问题。这次展览,之所以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去呈现工笔的创作状态,就是想借此鼓励艺术家去创造,去追求,重拾理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