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先介绍一下您参加此次“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的参展作品。
答:近几年来我的创作一直延续了两个系列,以表现人与自然共生为主题的“无忧花园”系列和以表现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意象山水“千与千寻”系列。
此次展览我提交了意象山水系列中的《夜之罗浮》和《原·风景》二幅作品。其中“夜之罗浮”是2014年游罗浮山时,有感于葛洪修仙的传说而创作的。罗浮被道家尊为天下第七大洞天、三十四福地的仙山,千百万年,无数的修仙者在此修炼。或者对于我们来说,那些舍弃繁华躲进深山的修仙者们,原本就是人类的另一种存在。也许我们永远无法见证他们是否真的能够羽化飞升,但想着他们那么诗意长久的努力,和百千万年祈望“长生”的热念,唏嘘之后,被一种莫名感动。便画了这幅“夜之罗浮”。
《原·风景》是以春夏秋冬为意象,表现生命的四个历程。这次参展的是其中的第一幅作品——春。春是以故乡和童年为意象,表现叶嫩花初的岁月——即自然人世的第一个光阴。
问:本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首次采用了“个案研究”的形式来呈现艺术家的作品,您对此有哪种展示方案?又是如何看待这种个性化的大展形式?
答:最早提交的展示方案,因未完成而有所改动,又重新提交了作品。现在的展示方案应该算是通常的观看方式。
对于这次展览所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我认为应该是相对于以往大型展览模式的重要突破,不仅为作品提供了更大限度空间的解读。同时这种个性化的形式也能够避免大展中作品风格的趋同性。
问:近几年工笔画的外延被不断拓宽,人们对工笔画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这一届展览中,还加入了水墨艺术家。您如何评价这一现象?您是如何定义“工笔”的?
答:执于工者,须有写意;执于写者,须有工情。工是一种精微的态度,增减不灭;笔是一种真放的精神,以性传神,我称此谓真工笔。依发展来看,此届展览中水墨艺术家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工笔大展中对工笔画存在的技术层面的单一不足,给未来工笔画的发展和定义提供了更多层面的空间诠释。
问:您认为工笔的“当代性”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认为的当代性,即当此时代,是一种时代精神。这个精神像一条大河,由无数的支流组成。工笔的当代性则是其中的一条支流,无论在形式内容上和精神观念上都应体现出作品的当代性。
问:您在创作中有“借古”的成分,您对传统的哪个方面更感兴趣?
答:秩序——一直是我对传统的解读以及学习的兴趣所在,这里我理解的秩序是董其昌的“宇宙在乎手”;是芥子须弥式的有限和无限的规制。无论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还是在绘画的语言上,都体现了中国式的哲学观和其所呈现的独特的秩序性。
问:通过“借古”,您想要传达怎样的一种在当下的感受?
答:在我看来艺术本身应该没有新旧,岁月山河,彼时在,此时亦在,虽然表象的世界瞬息万变,但有些东西一直没变。生命原本就是一场出走式的回归,而艺术只是一种生之证明。
问:您认为要完成“传统语言的当代转换”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什么?
答:是对自由的理解。作为经典存在的传统语言是属于时间的,属于技术的,更是属于别人的,是具有权威性的存在。只有对自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转换才能成为一种可能。
艺术家简介
董婷竹,女,生于1973年,辽宁省营口市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蒋采萍工作室,现任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出版图书《诗性的行走——董婷竹重彩艺术》、《走进名家工作室年迹——董婷竹》。
展览情况:
2016 色彩与心境的辩局——当代中国青绿山水画作品邀请展,宣和美术馆,南京;徐汇艺术馆,上海
2015 “美丽中国——中国重彩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4 中国画名家中堂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3 工在当代——全国第九届工笔画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2 全国第三届工笔山水画展,唐山市博物馆,唐山
2012 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大同和阳美术馆,大同
2010 学院工笔——中国工笔画名家特展,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
2010 海峡两岸中国重彩画交流展,中国历史博物馆,台北
2009 中国山水画学术邀请展-暨中国山水文化高峰论坛,四川博物馆,成都
2008 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中华世纪坛美术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