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贾宝锋:真实面对内心情感,积极挖掘有效资源,都会产生美好的意义

时间: 2017.1.2

问:请先介绍一下您参加此次“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的参展作品。

答:我参加“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的参展作品有四幅,分别是《万物生》(90 x 185cm+45x185cmx2)、《彼岸》(90x140cm)、《今生》(90x140cm)、《礼宾》(90x140cm)。四幅作品虽造型各异、色调不同,但是在绘画思考和艺术语言角度存在一致性。

民族题材一直是我工笔人物画创作的主要关注角度,近一两年我将之前侧重民族人物生活常态的描绘转向对于民族精神信仰的思索,更多的时候采用将民族宗教绘画的精神符号与图腾表征移植借鉴到自己的作品中,营造氛围、开启心智、提升作品的精神高度与思想境界。

《万物生》是一组三联作品,采用中宽而边窄的佛龛式构图形式,受佛教雕像中常用的“一佛二菩萨”组合方式,将三位身着蒙古族盛装的姑娘以静穆安详的姿态置于画面中,手中或执法器、或擎花束、或捧奶酒,辅以鸟兽围绕左右,描绘出一派万物尽生、安乐和谐的图景。我尤其重视对主题人物的背景及两端人物服饰图案的经营处理,借用了藏传佛教的壁画、蒙元服饰的团花纹样及西亚古代绣片的纹理,凸显了民族性、宗教性和装饰美的艺术特性。

《彼岸》、《今生》、《礼宾》三幅作品均采用的是横幅中轴对称式构图形式,同样是描绘蒙古族盛装人物,较之《万物生》所不同的是更偏重服饰本身的刻画,为了彰显佛教场景以及宗教图案的神圣与大美,《彼岸》和《今生》分别采用背影及截断的造型方式将主体人物面部隐去,从而更凸显主题也使画面节奏更加单纯明朗。通过对佛性的追崇与膜拜其本质还是呼吁人性中真的显露、善的回归与美的强化。

所有作品均选用天然矿物色为主要绘画原料,材质之美也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矿物色具有色相稳定、色质沉着、色性纯美的物质特性,普通的化学颜料很难替代,以矿物颜料表现宗教题材,有着与古老洞窟岩画、壁画及藏传佛教绘画(唐卡)等艺术形式一一对应的内在联系。同时对作品的材质品质的重视也是绘画发展的必然需要,工笔重彩在这一角度有绝对的优越性。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要求其形、色、质三者关系的完美统一,有好的构思还要辅以好的表现方式才能取得好的艺术效果。这方面我实践探索的还远远不够,通过每一次的创作希望离美能更进一步。

问:本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首次采用了“个案研究”的形式来呈现艺术家的作品,您对此有哪种展示方案?又是如何看待这种个性化的大展形式?

答:“个案研究”的方式是一种很有针对性也很费时耗力的研究方式,特别是用于展览的呈现方式及梳理形式,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我们熟知的都是以大时代背景下总体艺术思考的归纳方式来给以某种艺术形式以宏观的考量与归结,此次展览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可以通过点的闪现来穿引线的连接,最后达到面的覆盖与铺陈,个人认为是一种很有效也有趣的研究及陈列方式。

具体到我的作品,因为采用天然材质为绘画原料,希望能在布光上加以考量,四周光线不宜太强,射灯投射在画面主体会更好的凸显材质的美感和凹凸的肌理特性。同时画面表达的是宗教感较为浓郁的主题,所以有可能的情况下背景墙色调沉着一些会使得整体氛围更好。

问:近几年工笔画的外延被不断拓宽,人们对工笔画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这一届展览中,还加入了水墨艺术家。您如何评价这一现象?您是如何定义“工笔”的?

答:工笔画的外延的确大大超越了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期,无论是题材的广泛性和手段的多样性,还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性都有鲜明的表现。工笔画不再是单一的勾染描摹方式,它可以与水墨相结合、甚至是和影像叠加、平面与立体交汇,无论是在思索的维度还是手段的跨度上都大大突破。不能说超越前人,也不能说创新就一味都是好的,但是它的确更为真实而准确的反映着当下时代背景中我们艺术家的创作心态和生存状态;同时更为现代的语言和手段使得工笔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有着与异域文化对接及与世界艺术大格局平等对话亲密交流的可能性,在这一角度工笔画形式当下的突变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

问:您认为工笔的“当代性”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认为工笔画的“当代性”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反传统的口号和表面玩玩的形式,它应该是艺术家面对时代背景及人文状态的一种深度思考,同时它也应该是艺术家自我情感最真实的反应。比如有的艺术家对现代生活及时潮的事物并不感兴趣,那么为了现代而现代就失去了艺术创作的真正意义。所以无论是传统还是当代,只要真实面对内心情感,积极挖掘有效资源,都会产生美好的意义。

问:您如何在创作中实现民族现实题材与当代性的结合?

答:民族现实题材与当代性的结合,这一问题我有过自己的思考。我认为对于民族题材的绘画认识和我们对于民族生活的深度了解是一致的,我很反对现在某些表现民族题材的绘画工作者完全没有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仅凭几张网络上收集到的照片就可以创作出一幅民族主题的绘画作品。

我是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的,那里曾集中了一大批对于民族生活非常了解、对民族艺术充满情节和对民族主题很有发言权的老一辈艺术家。也许他们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在今天看来是过时的,是不够现代的,可是他们作品中散发出来的民族气息非常浓郁,非常正宗。而现在有些民族绘画创作给人感觉像是一个汉族姑娘穿着傣族裙子站在苗族土楼前面用手机自拍,这只是一个比喻,并非否定表现当下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角度的主题绘画。

我喜欢挖掘的是民族服饰及信仰这一角度,其古老的流传方式和不同时代的延续特征,令之具有的那种神秘感和象征性是我心驰神往的艺术表现方向。我发现民族主题的绘画作品凡是展现现象的总是千变万化,但表现信仰的却是不变的主题。所以表现古老的仪式或者经典的服饰,它本身就是勾通古今、跨越时代的审美角度和研究方向。

问:您如何看待“现实主义”?

答: “现实主义”的含义我认为也不应该仅仅是对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简单解读,而是包含了现实生存常态下人们内心情绪及精神状态的挖掘。同时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必然不是直观再现生活,而是通过特定的人物形象或者是场景安排,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剪影式呈现方式。所以我觉得现实主义中也包含了浪漫主义甚至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家简介

贾宝锋,男,生于1977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就职于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他惯于以没骨重彩的表现形式描绘少数民族人物,特别是蒙古族盛装女性题材,长于形式语言探索和色彩表现研究,在浓郁富丽的绘画形式和强烈厚重的色彩性格中,展现少数民族庆典礼仪及宗教仪式。出版《 “经典风范”中国当代核心画家作品集》《华彩妙韵——贾宝锋画戏人》 《今品讲堂  贾宝锋新工笔  当代国画名家作品鉴赏》。

展览情况:

2015 精微致远2015当代青年人物工笔画学术邀请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2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精品奖暨黄胄美术奖作品展,炎黄艺术馆,北京
 “金水长德”中国工笔画名家十人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0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年度中国画展,军事博物馆,北京
2009  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江苏省美术馆,南京
2008工笔人物作品“圣典”,全国第七届工笔大展,中华世纪坛,北京
盛世和谐情系奥运——中国民族风情工笔人物画提名展,中国国家画院,北京
2007 晤对材质——中国岩彩绘画邀请展,中华世纪坛,北京
2006  全国第六届工笔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4 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民族文化宫,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