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毕业季丨刘亚洲 :雕塑不只产生于艺术家工作的结尾

时间: 2017.6.5

刘亚洲,2017届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展望。本科与研究生同样都坚持选择雕塑系的他,其作品以特有的方式去探讨空间与物体间关系,他的思考来自其对生活的感知,并对于“雕塑的行为”给予了自身的见解。

采访时间:2017年5月26日
采访对象:刘亚洲(以下简称“刘”) 
采访撰文:林佳斌(以下简称“艺”)

艺:我去年在金鸡湖美术馆上见过你的作品,印象很深刻的作品比如这次展览展出的《floor-wall position(地面-墙面) 》,其中涉及到很多现成品、木料、影像等,可以先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些作品吗?你是如何构思的?是什么触发了你这次创作的灵感?

刘:我的创作源于日常事物突然的陌生感,而这种陌生感却来源于人们对日常事物最无心的安排,我喜欢观察它们的状态以及它们在空间中存在的方式,并试图从这里建立我和雕塑的关系。往往人们看似随意的“安排”却蕴含着雕塑的可能。这次毕业作品展的展出的三组作品,《《floor-wall position (地面-墙面 )》、《joint(接合)》、以及视频作品《标枪》、《惯性》、《跑道》,这些基本上都是我在研究生期间做的,刚好到毕业展这个点上了,就大概选几件过来展出,并没有特意为了这次展览去做作品。

谈起这些作品可以先聊一下我之前的一个作品《samsara》,通过这件作品,我找到了雕塑与我的日常生活连接的可能。

“取材于身边的现成品,以‘平衡’为规则对日常做一次虚构,设想它们新的存在方式并反思物我之间的关系。物品之间没有黏贴、镶嵌等加固措施,只是小心翼翼的摆放使其形成临时结构。影像记录了装置由静止到倒塌的过程,视频前部分犹如一张照片,实则是物品的晃动不被察觉。”

“开掘身体的资源,切身去体会每一件物品的重量、材质、形状,并寻找其最合适的摆放方式和位置。它存在于时间中,费劲周折也许只能静止几个小时或是几十秒,无法预知。一旦倒塌就重新回归到一堆垃圾里,和来时一样,犹如一场轮回。然而不破不立,倒塌反而才是成立。”

——《samsara》2014-2015影像 装置 数码微喷 尺寸可变

艺:所以是因为这种感觉给你灵感,让你去持续探索这种关系?

刘:《floor-wall position(墙-地面)》关注的依然是物品在重力之下的状态。墙面径直向上,地面水平展开,它们之间构成一个90度的直角空间,作品试图探讨物品在此空间中的存在方式。

艺:你顺着这个思路和线索开始了这一系列作品尝试,那之后的作品又是什么样的?像《《floor-wall position (地面-墙面 )》里面包含了好几组作品,其中像《作品3号》,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和之前作品的关联,都是那种“摇摇欲坠”的状态。

刘:《作品1号》这件作品我觉得挺拟人的,我们靠墙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个体验。《作品3号》是一件占据角落的作品,虽然使用了之前的方法,但意在说明物品和空间之间的蕴含关系。

艺:那谈谈用三脚架、电扇和塑料膜做的《作品2号》,它也是《floor-wall position (地面-墙面 )》系列里的作品,但感觉这个作品在风格和形式上都与其他同系列的作品不太一样。

刘:这个作品源自我去朋友家吃饭,我们当时在户外,桌子上铺着那种一次性的塑料桌布,它并不是很服帖,有风吹过来就呼呼作响,但风又吹不走它,这种感觉很刺激我。回到工作室我就想是否可以从“风和布”的这个关系着手。一开始做的时候,我设想电扇固定住对着墙吹着,只要风够大,塑料膜就会粘在墙上。但没想到工作室的电扇是坏的,没有办法定住一个方向。这个意外的情况一度使我沮丧,通过不断的动手尝试,我发现这个意外却是作品的转机。它将一种绝对压制引向了某种不确定,这个摆动作为电扇自身的工作方式使得风和塑料膜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合适。

艺:我们可以看到你运用了大量的现成品来进行创作,像木棍、木板、扫把、绳索等,作品中对于材料的选择都出于哪些考虑?

刘:我没有刻意的去找过材料,基本上都是我身边的,与我有关的现成品。有时我也会对它们进行适当的改造。

艺:我注意到,你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都是雕塑,大家固有观念将雕塑认为是物体在空间里的一种呈现方式,你有些作品本身并不会让人直接联系到雕塑这个印象。

刘:对,你也谈到了是雕塑的印象,而不是雕塑。我觉得创作不必要接近某个印象,而是要看它有没有在语言的层面上讨论问题。就算是我的一个行为,我也会把它看作是雕塑的延伸。身体也是创作的材料,有时它参与的活动创作出了一些作品,有时活动本身就是作品。到现在,雕塑作为一门学科不再是固化的拜物教,雕塑的意义也不再只属于已完成的作品,意义可能体现在临时性,体现在过程之中,因此,在成品不断损耗的情况下,制作本身也可以获得意义。如此,雕塑或许可以被当做一个雕塑式的行为来看待。 

艺:所以你本次展出的作品就是与这个“雕塑的行为”概念相关的吗?

刘:是这样。

艺:什么时候开始想到给这些过程录视频?

刘:要把它作为一件作品,必须要录下来,这涉及到作品的呈现与观看。选择视频其实在作品《samsara》中就开始了。

艺:但是这个好像更想凸显“行为”的元素。

刘:我的作品中有的行为是可见的,有的是不可见的,《samsara》其实我费了很大劲去做,最后我却把制做的过程剪掉,甚至连声音都不要,为的是凸显一种安静的力量。还有《floor-wall position (地面-墙面 )》,我的行为都在里面,但是我可能是隐型的。在这三个视频中(标枪 跑道 惯性)我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创作的材料并去把握它,把它看作是连接外部世界并参与活动的材料,并把这个活动本身当作作品。”

艺:你整个创作的脉络其实是很清晰的,你有一直在持续的往前走。这个过程中我能感觉到你是一直在不断思考的人,让我对雕塑也有了更宽层面的看法。

刘:其实我也和朋友讨论过,雕塑有边界吗?它跟其他艺术类别的区别在哪儿?传统雕塑的观点它往往是一个形,它必须得占据空间,它必须是材料,它是一个具体的实在的东西。那一张画,或者是一个影像,会不会是一个雕塑?雕塑是不是可以流动的?雕塑是不是可以体现为一件事?它不是一个那么具体的东西。雕塑应该是一个什么概念,它是个名词,还是一个动词?我可能现在比较倾向于它是一个动词,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动词。

图/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