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艺术家周力个展“生生如環”在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是今年艺术家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个展“白影”之后的又一大型呈现,由学者、策展人王嘉骥策划,呈现艺术家近年来的多系列架上作品以及展览同名巨型装置作品。展览开幕之前,艺术家周力接受中央美院艺讯网专访,详细解读了她艺术创作的风格形式路径。
时间:2017年9月7日
地点: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采访撰文:韦娴坤(以下简称艺讯网)
采访对象:周力(以下简称周)
艺讯网:您今年上半年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大型个展,是什么原因让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北京再次举办一场个展?相比上次的展览,这次展览有什么不同之处?
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在三年前就已经邀约我在这里举办一场个展,但之前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实现,今年时机成熟了,就决定不再拖延了。每次展览之前我都会根据这次展览的主题和方向来选择自己的参展作品,我曾经多次来过北京的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对这个空间有所了解,所以也是根据这个空间以及展览主题来选择这次的展览作品的。上次在上海的个展更偏向于“回忆”,而这次的展览回到了我一贯的思考和创作脉络中,更强调延续性,在作品的艺术语言上呈现的还是我之前的探索方向。
艺讯网:这次展览的主题是“生生如環”,您曾谈到过“環”这种器物象征着一种无始无终的完整连接。这种特性结合“生生”二字,想传递的是否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您又是如何理解这种生命状态的自身发展与流露的?
周:的确是的。这种生命状态在我看来是自然而然的。从字面上来说,我对“環”其实更感兴趣,我一直认为生命是处于一种盘旋上升的状态,这种观念也与东方佛教中强调的轮回、循环有关。我觉得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绘画中也有这种意识,比如我很喜欢的黄宾虹,在他的创作中一切都是在不断转化相生的,所以他作品的画面中有种空间在不断流动的感觉。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根本上来说也就是“气”的问题,但在画面中表现出“气”并不容易,尤其是在用线条来创作时更不容易,这也涉及到技巧问题。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气”或者“气韵”很难完全准确地翻译成别的文字,它是传统中非常独特的一个概念,这种概念引伸到抽象绘画中时,也让中国的抽象绘画不同于西方抽象绘画所强调的一些问题。
艺讯网:当下中国的艺术创作向传统回归和转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您认为传统文化如何内化到当代的个体身上?
周:我很反对类似只有穿上了旗袍才能称作中国人的这种观念,传统的内化是融入到生活当中的,比如中国人的饮茶传统,是深入中国人骨髓当中的。我在出国之后,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会进行对比,更能感受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
艺讯网:批评家黄专曾经评价您的作品具有一种“无限观看的可能性”,作为观者,我所感受到的“无限”似乎是多方面的,一是您刚才谈到的那种生命状态的无限性,还有就是您作品当中不断变化的运动感。那么在“无限性”方面您是如何理解的?
周:这种无限性在我看来根本上还是“气”的问题。比如我这次展览中的雕塑作品,前期我用纸做出模型,起初的线条更多、更复杂,看上去就像一团气。我希望无论在绘画中还是雕塑作品中都具有一种流动感,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也强调这个,比如水墨画中的留白,之所以要留白就是要营造画面当中的“气孔”。雕塑也是可以“流动”的。由于展厅中最大的那件雕塑是一个将要放置在室外空间的公共雕塑,所以它所呈现的力量感更厚重,这是作品与空间的关系决定的。但在展厅中我还展示了一件用纸做的小雕塑,看上去非常轻盈,所以在展览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轻与重的对比。
艺讯网:虽然您的绘画与雕塑作品都共同以线条作为表现语言,但雕塑和绘画在观看方式上是不同的,观众是围绕着、出入着雕塑进行观看的。我在您的雕塑中发现了线条所具有的多种棱角,而这在绘画中是没有的,这是否意味着不同的观看关系会影响您在创作中对线条的塑造?
周:这一定是有影响的。雕塑上的那些棱角是我一点一点调试出来的,所以观众在每个角度看到的线条造型都不一样,整体感觉也就不一样。在这次的展场布置中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那件大型雕塑作品的北面与西南面的墙面上各展出了一张大的绘画作品,这是策展人的想法,在我起初的设想中,那个展厅里只有那件雕塑作品。我发现当这三件作品放在一起时发生了很奇妙的关系,空间感又发生了变化,加入了创作脉络的层面。所以观看本身也是多元的,不一定是我设定的。另外,我更偏向于将我的雕塑作品称为“装置”,这个词意义更广阔,代表更开放的观看方式。其实现在一组画,只要在特定的观看空间里,找到它们自己的位置,和别的作品形成了关系,也可以被看作一件装置,譬如我在余德耀美术馆中厅悬挂的四拼大画。不用太拘泥于概念,艺术会产生很多概念,但艺术不是靠概念去观看和感受的,一定觉得是雕塑也没关系,雕塑也就是个概念。
艺讯网:也许是因为雕塑或者说装置是处于现实空间当中的实体,它的线条必然是有始有终的,但在观者的视觉当中,作为实体的线条在展厅里延伸到画面当中了,雕塑线条与绘画线条之间的关系也会随着观众的视线移动发生更多的变化。“環”的意义在这里又呈现了新的视觉可能性。您的创作脉络中是否也充斥着雕塑与绘画之间不断相互影响的关系?
周:你说的对。我在最初主要进行绘画创作,后来做的第一件雕塑是用钛合金制作的编织的线条,那件作品也很大,当它挂在空中时发生的变化特别有意思。从那件作品我又回到了对画面的反思中。
艺讯网:那么您现在的创作是否围绕着雕塑与绘画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
周:目前这个阶段是的。我对影像也很感兴趣,但还没开始创作。其实上海的那次个展的布展方式就是按照影像的方式来做的,在暗的环境中放置造成“灯箱”感觉的作品。将来如果进行影像创作,我的创作语言也许还是抽象的,希望是能让人感到安静的作品。
艺讯网:观察您布展时,我能感受到您对光线的要求很高。在您的绘画作品中,有许多使用了荧光白的线条,让线条也具有了光感,您这种创作手法的目的是什么?
周:我希望画面中的线条能够给人一种飘在空间中的感觉,在较暗的环境中观看那些作品,线条的确是“立体”的,也许在以后我还会使用别的方式让线条真正的“飘”起来。
艺讯网:在上海的那次展览中,空间是偏向黑暗的,而您这次的展览空间却非常透亮,这是您特意设计的吗?
周:是的。由于上次的个展主题是纪念父亲,所以展厅中的灯光调得很暗,而且在展厅中还播放了拉长后的“胎音”,声音也很抽象。但这次的主题与上次不同,所以展厅的布置也会不一样。
艺讯网:在展厅中观看您的作品时,观众常常能够感受到一种沉浸感,这既是您作品的一种力量,也是您空间精心布置的结果。但我想归根到底是您个人所传递出来的一种气场。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对您所重视的这种“气”进行调养的呢?
周:我在创作中也会有这种沉浸感,这也是我坚持创作的原因,它让我得到一种愉悦和超脱。这种沉浸不一定是安静的,和我的情绪也有一些关联。平时我喜欢写书法,也喜欢听音乐,但可能不止这些,可能生活里的每件事都和你说的调养有关。
艺讯网:在中国传统书画中常常会谈到“笔笔相生”的问题,您的展览主题“生生如環”也具有相似的意味,看来这与您的书法训练以及对书法的理解不无关系。
周:我觉得“传统”的滋养是很重要的,不仅仅是书法,但在我看来书法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且我觉得书法是非常能令人感动的,尤其是在用书信交流的年代,见字如面,一个人的品性可以透过他的字迹看出来。
艺讯网:其实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问题,我认为在中国很多人难以真正理解和欣赏抽象艺术的原因,在于大家总是以“认图识字”的方式来进行解读,总是渴望辩认出当中的具体内容。而古人“识”字,“识”字中所透露的人的修养和品性是更重要的,我觉得这也是书法能够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这两方面其实在根本上是相似的问题。
周:对,因为中国的文字是象形字,对它的感知是在形体层面的。观看书法并不是一个认字的过程,而是一个欣赏的过程。如果许多人能够跳出“认图识字”的框架,欣赏抽象艺术的门槛就不会显得太高。
艺讯网:您对接下来的创作有没有什么想法或计划?
周:我不可能预测我未来会做什么或能做什么,但我会尽力去做的是让自己的艺术生命更长、更广,一直保持拓展性,能够“生生如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