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在2020年走过了小心翼翼的一年。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疫情防控在这一年中成为一切教育活动展开的大前提。疫情不仅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模式、交通出行、生活方式,也直接影响到学院的教学方式。从年初直至10月份学生正式返校之间,学院一直处于线上教学的“云课堂”状态,而每年作为重头戏的毕业展览也移步线上。“云”——可以视作教育这一年的关键字。
这种转变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发生怎样具体的影响?艺讯网“庚子年艺术行业‘表情地图’专题”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教授,听他谈一谈2020年在教学中的实际感受,分享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种种经验。
“要学习并强化出,
在不确定性中生存下去的强悍生命力。”
邱志杰×艺讯网 专访现场
受访嘉宾:邱志杰(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采访记者:孟希、张译之
采访拍摄:胡思辰
资料图片由受访嘉宾提供
艺讯网:您在2020年的教学工作中经历了什么?受到疫情怎样的影响?又作出了哪些具体的调整?
邱志杰:疫情对我的教学影响不算太大,或许和强调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一样,我的教学模式一直是线上线下同步的状态。我基本属于24小时全天候型的老师,经常会半夜想起什么,就在我们的微信群里发资料,随时随地开始教学。像我自己带的研究生,一般来说,每个月要交一次创作,每个月要写两篇论文。后来我加到每个学生每周翻译一篇文章。这些工作的发布和汇报,一般都是在网上进行的。
大概是教学安排的过于密集,我发现只要最近不去督促学生,他们就开始偷奸耍滑,所以我只好在群里发“菜刀”表情包提醒他们努力,他们会回一张由我P成的表情包发在群里(笑)。当然,我作为老师也要以身作则,不能偷懒。可以说我和学生之间是一种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关系。我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作——普遍存在的学习。要求我的学生在机场、在被窝里随时都要学习。而我们的学习资源也同样如此,永远在这里向学生们敞开。
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
广为流传的邱老师“表情包”
其实我在面对面教学中,往往会发现同学们仍旧无时无刻不在低头看手机,更需要教师用鲜活的互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在互联网上授课,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超越一些遗憾与困难,但是,在另一方面,教学也依托互联网得到了良性的发展。比如疫情期间,我的网课不只分享PPT,我也会分享自己的整个电脑桌面给同学们。不仅讲课堂内容,也教大家如何查资料,如何具体、深入地研究某个艺术领域,教同学们如何获得资讯,甚至如何进行信息的筛选等等。这其实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教学才能实现的课堂示范。我的一个研究生说,终于找到了当年学画老师手把手教学的感觉。综上我感觉疫情对自己的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国际当代艺术全景》课程
艺讯网:是否面临教学计划的临时调整?
邱志杰:一是有新课程的加入,比如三月份我给实验艺术大三学生教授的网络课程《社会热点题材创作》,以及五月份面向全院的选修网络课程《国际当代艺术全景》。二是在2020年我们也持续为美院学生提供优质的长线课程,比如我们安排了与上海科技大学交换的课程内容,我给他们的学生讲国际当代艺术,他们派一位生物学院的教授为实验艺术的学生讲生物课。
本来2020年夏天,我们打算集合美院和上海科技大学的40位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为期六周的课程。三周艺术课,三周科技课,用混合分组的方法让他们“强行跨界”,并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提交作品,同时必须发表论文——因为发论文才不会太“文艺”,用作品和论文,证明他们使用的技术真正应和或助推了科技的发展。我们设置该课程的初衷,是希望将课程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当然,面临疫情,课程也适时进行了调整。
网络教学现场
《国际当代艺术全景》课程PPT
艺讯网:今年与国际上的教学交流工作是否受到较大影响?是否与国内学院的联动加强了?
邱志杰:我觉得国际联络在可行的情况下,也应当尽快恢复。比如芝加哥艺术学院科技艺术系主任爱德华多·卡茨(Eduardo Kac)在美院给同学们上技术史网课,每天10点上课,9点他就已经把投影仪都测试好了,10节课连讲5场,展现出非常认真的态度。可见国际上很多艺术学院里,有大量的力量愿意帮助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继续以开放的胸怀欢迎国际友人的加入。
另一方面,我们始终特别重视与国内科研院所的教学合作。我认为,即使是在疫情期间,艺术家也不应沦入宗教和神秘主义中去,还是应该在科技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邱志杰工作室公众号,2021年初发布了2020年教学总结
邱志杰授课课程大纲笔记
艺讯网: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来,对这一年教育行业的有何观察?
邱志杰:我想,越是被重视的行业,线上业务就越发达。我们可以发现,在2020年,一些新兴行业正是在疫情期间茁壮成长起来。比如对艺术教育来说,传统的考前班几乎被摧毁,但是线上培训反而变得非常热门。
疫情导致行业的某个部分萎缩,但也能发现它导向的正面意义。比方说,远程授课无形中逼迫美院所有老师都要开始熟悉网络教学。原来“放纵”自己不懂电脑的老师,在2020年之后都变得熟练操作软件进行线上教学。掌握一种新的手段或许能改变一个人,它让你有新的经验,拥有新的情感,无论是对教学工作,还是个人创作,其实都很有意义。
艺讯网:如刚才所说,这一年的教育工作有没有给自己带来的经验,或新的情感?
邱志杰:肯定有。比如,《国际当代艺术全景》课程让我的整个视野都开阔了,也让我重新书写艺术史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我发现很多了不起的东西,其实被主流版本的艺术抹得干干净净。比方说,我在挖掘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美国艺术时,发觉那段时期才是真正奠定美国艺术厉害的基础。我为这门课做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笔记,最后我发现,我的整个艺术史观都发生了很大的迁移。我原本要在艺术系统之外做艺术训练的观念,因此更加坚定了。
教学内容,教学生如何展开研究
同学们交出的创作也在发生变化。有些同学,最初一直想做特别“像”美术馆作品的作品,那么他创作出的东西,难免会带有他对于喜欢的艺术家的模仿,因为他是以进入白盒子展示为最终目标。因为疫情,他回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居住。那些对他此刻生活毫无意义的东西,便慢慢退却了。他开始关注农村的锅碗瓢盆,开始用它们做作品,出来的作品反而非常动人。我觉得这种做艺术的方式是对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开窍了,知道艺术正是在生活中做出的富于想象力的东西。由于疫情逼迫学生们不再面对美术馆思考问题,而是回到家乡思考艺术,做作品,反而更接近我一贯强调的总体艺术的理想。
邱志杰《关于演讲的演讲》展览现场2020年12月10日,北京常青画廊
艺讯网:回顾2020年,个人工作和生活处在怎样的状态?
邱志杰:很淡定,就是不停的干活。这一年我在个人创作上也没断过,只是展览变少了,我本来4月份要去西雅图美术馆给他们画一面墙,6月份在爱丁堡美术馆有一个个展,自然两个展览都取消了。但是我的产量不会受影响。今年我还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讲演系列,想做了很多年,在2020年终于有时间把它做出来,这个演讲系列之后也会持续进行下去。
邱志杰分享的一系列“新年开笔”
艺讯网:对21年有什么展望与期待?
邱志杰:现在看来,疫情已经让全球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思潮,但逆全球化在我看只是暂时的。全球化的底层动力是技术。从前,技术是轮子,后来是指南针,而后是火车、报纸,然后出现了电话、电报、喷气式飞机,现在则是互联网,世界再也没有可能真正关闭一个国家。总不能通过摘除互联网,迫使它退出全球化的潮流,因此全球化的脚步在本质上是不可阻挡的,今天疫情的大传播本身也是全球化的一个结果,这是我们当前面临最紧急的问题。
还有另一些重大但似乎没那么紧急的问题,比如气候问题。我们需要迫切地意识到无论是疫情还是气候问题,终归都需要全球共同治理。我觉得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现在开始比较明确地能够意识到,在下一个时代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艺术。它的具体形态当然可以呈现多样化,但我想它拥有某种大前提,即一种全球治理时代的艺术。
艺讯网采访现场
我想我们教育工作者有时候很狂妄,以为自己教给学生的那一套东西,可以对付一切不确定的未来。可是我也了解,我们给学生的东西往往会迅速过时,他们面对的全新的未来,他们在未来会搜寻未来的知识,并不是以我们今天教给他们的这些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有什么用?我的观点是,首先要教学习方法,教学生如何学习。我相信拥有学习能力的人,一定有方法对付不可预测的未来。其次是教他们强化心智,这一点比拥有学习能力更重要。当你有一颗强大的心灵,你就有力量思考在此刻的语境下该如何学习,以及去哪里获取知识,强化出在不确定性中生存下去的强悍生命力。这可能是在今天,一个老师能够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
艺讯网:最后邱老师能不能用一枚表情包总结您的2020年?
邱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