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8月13日,“重启·无界——章燕紫、王霄、于瑜三人作品展”于合肥沫·美术馆正式启幕。此次展览由沫·美术馆馆长臧藝茜担任策展,孙欣任学术指导,展出章燕紫、王霄、于瑜三位艺术家的近年力作。
值此展览开幕之际,艺讯网特邀章燕紫、王霄、于瑜三位艺术家及沫·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臧藝茜进行专访。在本篇采访中,艺术家于瑜深度剖析了参与此次展览的两件作品的创作缘起、材料属性以及随之带来的隐喻性内涵。与此同时,艺术家同样就传统语言的当代转化、女性身份议题以及艺术的疗愈等方向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受访人:于瑜(艺术家,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采访:孟希(以下称艺讯网)
采访时间:2022年8月8日
艺讯网:从主题“重启•无界”来看,此次展览关注两个方面的议题:一是疫情之后社会、人和各种关系的“重启”;另一方面,展览还意图探讨一种观看女性艺术家创作的重启。能否谈谈对本次展览主题“重启·无界” 的理解?
于瑜:大概几年来的疫情让人们实在太压抑了,大家都迫切需要一场重启。而在现实当中求不得时,便诉诸于艺术这种精神活动了。
《作为生命的绢-5》,40cm×88.5×5cm,手工抽丝、刺绣、绢本手绘,2017年
艺讯网:您的创作与本次展览的关联是什么?请谈一谈本次展出作品选择上的考量。
于瑜:这次参展了两组作品,《作为生命的绢》系列和《36cm&2mm》系列。这两组作品分别是我两个不同创作阶段的起点,也有某种递进关系,都记录了我在原先创作框架下的突围,与主题“重启·无界”呼应。
《作为生命的绢-7》,62cm×52×5cm,手工抽丝、刺绣、绢本手绘,2017年
《作为生命的绢-6》,62cm×52×5cm,手工抽丝、刺绣、绢本手绘,2017年
艺讯网:近年来女性艺术家群展的数量日益增多,此次展览同样聚焦了三位女性艺术家。您如何认识女性艺术家群展的意义与位置?受邀参与这类展览时,您是否会有一些顾虑?
于瑜:这当然是女权主义运动的成果在艺术领域的一种体现,也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在不断推进。但就展览本身来说,还是要看作品和展览的立意,如果艺术家的女性身份对展览主题“生效”了,那么就是有意义的,如果脱离了作品,只是强调参展艺术家的性别的话,那我觉得真没有必要,女权诉诸的是“平权”不是“特权”。这次的展览关注的三个个案都是女性,也只是巧合而已,并没有刻意强调性别,这一点展览前言也已说明。
《Not just silk》,60×60×6 cm,绢本手绘、手工抽丝、镜面,2021年
艺讯网:您认为“女性主义艺术”是一种标签吗?女性艺术家是否的确具有某种独特的视角?
于瑜:首先要厘清什么是“女性主义艺术”,不是说创作者是女性就是女性主义艺术,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男性也可以创作女性主义艺术,只要作品反映了女性主义观念。这里借用女权主义策展人利帕德说过的,“女性主义艺术既不是一种风格,也不是一种运动,而是一种价值体系,一种革命性的策略,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艺术”只是一种言说形式,背后是女性主义思想的构建与输出。就拿我这次参展的两组作品举例,《作为生命的绢》系列就不能叫作女性主义艺术,但另外一组《36cm&2mm》系列就可以归类为女性主义艺术。当你清晰且坚定地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么时,也就无所谓标签不标签了,毕竟别人想怎么理解那是别人的事。
至于“女性艺术家是否具有独特视角”这个问题,我觉得男女艺术家都一样,视角是否独特,取决于一个艺术家看待问题的方式、思考的深入程度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不能因为你是女性就天然独特,如果真是这样,是否也侧面反映了现行的是一个以男性视角为主导的逻辑框架,所以才显得女性视角独特呢?
《一只隐藏的蛾》,90×90×8 cm,手工抽丝刺绣、绢本手绘,彩色镜面,2021年
艺讯网: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中的治愈似乎可以辐射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这一特征在后疫情时代更为显著。请结合您创作中的疗愈属性,谈一谈您对“艺术疗愈”的理解。
于瑜:中国自古就有“巫医不分家”的说法,所谓“巫”的部分其实就是心理疗愈,通过心理暗示的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病症,甚至有些本来就是“心病”,实施心理干预就能治好。我觉得“艺术疗愈”就是属于这一范畴,只不过方法不是做法跳大神或常规的心理疏导,而是借助视觉原理或一种艺术思维去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使观者感同身受,从中汲取到能量,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我也有关于“治愈”的系列,只不过这次没展,就不在这里多做赘述了。
《星期日的光-1》过程图
《星期日的光-1》,60×80×6cm,手工抽丝、刺绣、绢本手绘,2020年
艺讯网:您的作品中经常使用与织物等手工性相关的材料,这些材料也与历史上由女性主导的小手工业有关,谈一谈您对选择这些带有特定文化性别肌理的材料的思考。
于瑜:我本人是比较喜欢做手工的,但不一定是因为我是女性才喜欢的,也有女生不喜欢这些,而手工做得好的男性也大有人在。我会觉得这是一种刻板印象,历史上女性因为生理以及育儿等因素,从分工角度来说更适合从事这类小手工业,而狩猎、耕种等需要体力支撑的工作则分配给男性,这也是那个历史条件下效率最大化的一种分工模式。但现在不一样了,时代进步了,工业化生产可以解决基础的生产需要,人们也可以从传统的性别分工里解脱出来,无论男女,都可以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
一件《作为生命的绢》系列全过程:抽丝,绣蛾,画织物纹理
艺讯网:您的创作一直在传统艺术语言与当代生活和精神的碰撞中进行实践,在此过程中,您遇到哪些瓶颈与挑战?是如何进行突破的?
于瑜:我硕士的研究方向就是“传统资源的当代转化”,要做到传统语言与当代精神的贯通,要求创作者既深谙传统文化又深刻体察当下,这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才能保证一个有质量的输出。但对我来说,创作中最大的困难是视觉呈现部分,我通常是根据创作观念的需要去选择最贴切的媒介和表现语言,以至于我不同系列的作品之间视觉呈现上悬殊很大,而每动用一种视觉语言,从设想,到实操,再到最终能够成熟地表现,中间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和打磨,我不是掌握了一种表现语言就一直运用到底的那类创作者,虽然工作量会因此成倍地加大,但这也是乐趣和成就感的来源。
《Not just silk-2》,118×80×6 cm,绢本手绘、手工抽丝、彩色镜面,2021年
艺讯网:本次展览中也囊括有您的代表作系列之一《作为生命的绢》系列,让“绢”这种自带有传统文化语境和基因的材料,作为作品中本体性的艺术语言,这也让绢与作品表达层面的“蛾”拥有了近乎“轮回”的主题表达,是什么促使您对绢这种织物材料发生进行实验与转换的兴趣?借由它,您试图传达怎样一种有关生命的思考?
于瑜:最开始是想做一个刺绣与绢本绘画的结合,在研究丝织品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到,缫丝的过程需把蚕蛹杀死在茧中,以防蚕蛾破茧而出,破坏完整的丝线。这让我触动很大,没想到精致的丝织品背后是无数陨落的生命。于是我破坏绢的编织结构,从上面抽下丝线,并用这些丝线在绢上绣出蛾子的形象,让这一被人为中断的生命状态以破坏丝绢的方式显像。我想表达的是,当人类吟出“春蚕到死丝方尽”以歌颂蚕的奉献时,蚕其实只想完成的自己的生命历程,吐丝是其自身的生命需要,不是为了让人类织成丝绸。
《作为生命的绢-10》创作过程
《作为生命的绢-22》,40cm×60cm,手工抽丝、刺绣、绢本手绘,2021年
艺讯网:接下来想请您谈一谈《36cm & 2mm》系列作品,是什么触发您开始创作《36cm & 2mm》系列?
于瑜:很早之前就看过有关黑市诱导女大学生卖卵的报导,无良中介通过高价利诱和美化取卵过程等手段诱导年轻女孩取卵,给女孩们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危害,有些甚至致使终身不育,其中有一个采访镜头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女孩哭着讲述她们是如何被关在住满上下铺的小屋内每天注射排卵激素,之后被一根可怕的长针刺穿身体取卵的。
近几年,身边也有几对接受试管婴儿的夫妻朋友,正规医院的取卵虽然安全很多,但整个过程的周折和痛苦仍是大部分由女性承担(尽管有些并不是因为女方不孕)。
两性之中,女性孕育生命的能力是一种资源,同时也是一件需要付出身体与精神损耗的事。当社会和文化不能妥善保障女性权益时,女性便会因携带生育资源而面临被剥削的可能。
后来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一件取卵针的实物,想到取卵的女性要被这么长这么粗的针多次穿刺身体到卵巢取卵就不禁毛骨悚然,于是就萌发了拿这根针做一件作品的想法,取卵针长36cm,针管直径2mm,这也是名字《36cm&2mm》的由来。最开始我是想做一个非静止装置,让透明塑胶管弯成心形的取卵针悬挂在一个粉色的画框里(看起来仍是一件架上作品),下方是一个不断充气膨胀的肉粉色气球,像一个不断长大的卵子,当气球膨大至碰到针尖的瞬间“嘭”地爆炸,然后又有新的气球补上来,继续膨胀撕裂,如此循环往复在展厅制造声响以引人注意。但后来因为技术原因,短时间内做不出来能让气球在展厅自动充气的机器,所以改用了视频和衍生装置(取卵针+气球碎片)的呈现方法。
《36cm & 2mm》 1' 20'' 单频录像 2021年(视频截图)
《36cm & 2mm》衍生装置,45×95×5cm,取卵针、气球,2021年
《36cm & 2mm》衍生装置局部
艺讯网:令人印象深刻的是,《36cm & 2mm》系列作品中,表面由心形、粉色、气球等被刻板印象认定为“女性气质”的设置,与作品带来的尖锐、暴力性的感受之间的对比,而该作品对材料的选择和情绪外露程度,也似乎区别于您过去的作品,这是否是您最新一阶段对于材料、媒介与表达的探索?
于瑜:确实更加自由了,不再纠结水不水墨的问题,而是关注纯粹的情绪表达。就像人生有不同的阶段,创作生涯也是,因为我是国画系出身进入当代艺术,所以从毕业到现在的近十年内都是围绕“水墨当代化”的这个课题在做作品,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过程。《36cm&2mm》是我第一件无论材料还是观念都完全脱离水墨的创作,这个转变的发生比我预想的早,拿到展览上的反馈也增加了我的信心,所以接下来在材料和语言的运用上会更加开放。不过我也不会刻意把材料表现作为课题去研究,我所有新材料的运用都是因为观念表达的需要。我觉得之前与水墨的较劲还是很有意义的,你经历过一个很传统、很成熟的画种的训练,你对语言是有要求的,这种要求也会延续到接下来我对其他语言和材料的运用上。
《36cm & 2mm》系列展览效果
关于艺术家:
于瑜,1989年出生于青岛。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
创作方向关注于传统资源的当代转化。作品以传统水墨材料介入当代议题,注重材料自身特性对创作观念的意义生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语言和创作观。作品活跃于各种学术展览并被机构和个人收藏。
关于展览:
“重启·无界——章燕紫、王霄、于瑜三人作品展”
展期:2022.8.13-2022.10.13
地点:沫·美术馆
策展人:臧藝茜
学术指导:孙欣
艺术家:章燕紫、王霄、于瑜
主办单位:合肥荣宝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