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1日,继奈良美智创作的“大白狗”户外雕塑之后,由艺术家任天进创作的《太湖石·东风 II》作为最新轮换雕塑藏品,在人们的好奇与期待中,正式亮相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正门广场。
《太湖石·东风 II》亮相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正门 摄影:Harry Williams
这件在太湖石的造型中暗藏着抽象意味的草书“东风”二字的雕塑作品,由白铜打造,高2.5米。任天进的“太湖石”雕塑系列脱胎于书法创作脉络,艺术家将二维性质的书法艺术,以雕塑为媒介进行三维空间的转换,将草书作品《东风》嵌入以白铜材料塑造的太湖石,两种不同维度的中国传统艺术,通过艺术家的解构和重组,在雕塑语言中得到了全新的表述。如亚洲艺术博物馆许杰在杭州国际书法节的研讨会中对任天进创作的评论所言,该转换成功地让“书法艺术以更能被接受的方式介入西方语境之中。”形成某种发生在“世界语境中的书法。”
摄影:Harry Williams
对太湖石抒发想象几乎成为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一种艺术行为,太湖石特殊质地与形状中蕴含的丰富可供阐释的形态与人工雕琢之间产生的巨大张力,在书法的三维化过程中,构成了任天进作为当代的艺术家对与“道法自然”这一艺术传统观念的探索。作品中,经由大量视觉符号,在让观者体验更多维度信息的同时,借鉴抽象艺术语言实现对于东方经典语义的重构。中央美院教授邵亦杨认为这种大胆的重构,意味着“将整体与局部、稳固与律动、抽象形式与具象文字进行剪裁、拆分、重组、叠加外化表现。”从而外化为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与跨界创新的想象力。
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与艺术家任天进在《太湖石·东风 II》落成现场
凭借任天进游走于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和几十年来在商业与艺术实践中的丰富经历,他所吸纳的东西方文化之精髓,交汇在他的书法和雕塑艺术创作中,呈现出超越东西方、传统与当代文化界限的创作风貌,从而发展为一种将国际性现代艺术语言与东方传统艺术精神的有机结合。也是这种全球性的艺术视野,为他力求在传统中探寻当代的艺术实践打开了一种新颖的视角。也是这种可称之为“面向当代的传统”,与以当代面貌呈现亚洲艺术与传统艺术,力求为观众呈现21世纪亚洲当代艺术面貌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产生了某种艺术理念上的共振。
接下来,面对艺讯网的采访,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与艺术家任天进将讲述《太湖石·东风 II》放置在亚洲艺术博物馆正门的事件性意义,以及该作品的详细创作由来。
许杰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
Q:在大家印象中,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以收藏亚洲文物尤其是中国文物为主,也是全美拥有最多亚洲艺术藏品的艺术博物馆。继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的户外雕塑之后,选择任天进的《太湖石·东风 II》放置在博物馆正门Osher 广场,有哪些考虑?
许杰:我们亚博在收藏传统艺术方面肯定是强项,但是近十多年来,我们也一直致力拓展并收藏当代艺术。任天进的雕塑作品《太湖石·东风 II》,既是一件当代艺术作品,又有深刻的传统文化底蕴,将雕塑和书法融合在作品中,又把太湖石元素和书法两种传统的中国艺术形式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件活生生的当代艺术作品,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特点看来,我们是北美和亚洲文化交流的门户与桥梁,《太湖石·东风 II》拥有一个美好的比喻,让我们十分欣赏。
Q:亚洲艺术博物馆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处于怎样的位置?拥有何种影响力?
许杰:在北美地区,我们是宣介亚洲艺术文化的重镇。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去中国访问,大家称之为“乒乓外交”。随后在1974至1975年,中国把一个壮观的考古艺术展带到美国的三个博物馆进行巡展,展品中就包括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马踏飞燕》,也成为了中美建交中作为文化外交的铺垫。展览最后一站就落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可见我们在美国与亚洲文化交流中所处的地位。历来中国重大文化展览,一般都会在我们亚博举办。近年来,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更多扩展当代艺术领域,为观众呈现21世纪亚洲当代艺术的面貌,其中也包括当代亚裔美国艺术家的创作。
Q:从奈良美智的作品到任天进的《太湖石·东风 II》,虽然都同属亚洲当代艺术,选择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许杰:博物馆正门前的作品一定是当代艺术,这是基本选择思路,目的是为观众呈现一种崭新的面貌。同时作品也要与传统文化产生关联,还要能够吸引观众的驻留。比如奈良美智的小狗雕塑,体量很大,非常可爱,很受观众欢迎,再之前是台湾艺术家洪易创作的福龙,背后有鲤鱼跳龙门的美好寓意,同样广受大家喜爱。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门口的雕塑作品,吸引更多观众前来领略亚洲艺术博物馆的魅力。
Q:相比奈良美智的大白狗雕塑,这次的作品是相对抽象的,尤其在雕塑形式还加入了书法的抽象形式,会不会增加观众的理解难度?
许杰:对,这也是必然面临的挑战,但我认为作品主要是以其形象吸引观众,通过造型刺激观众的好奇心,自然地引领人们亲自探索,我们将来也会有展览说明辅助进行更详细的阐述。其实很多观众不一定能直接意识到《太湖石·东风 II》与中国园林的关联,理解太湖石是一种在中国传统园林中观赏性的石材,而是只把它理解为一件纯抽象作品。但只要作品形象足矣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将观众领入门,就可以形成一次领略文化更深层含义的美好契机。
摄影:Harry Williams
Q:亚洲艺术博物馆视图遵循怎样一种路径,链接亚洲与世界、传统与当代?
许杰:亚博大致的展览方针侧重三个方面:艺术与生活的关联,古代与当代的关联,亚洲与世界的关联,具体运作则不拘形式与内容,偏向于展示将传统作为内核的当代创作。
我们希望不拘泥于任何艺术形式,比如来自日本的数字艺术团队teamLab,他们在美国的第一次展览就在亚博举办,这与外界对亚博的印象——一家展示亚洲古代文物的艺术博物馆相距甚远。我们愿意尝试各种形式,只要它能够链接当代与传统,比如teamLab的视觉体验非常前卫,但它的艺术元素完全来自日本传统艺术,其中的文字、花卉、图案等符号都来自日本传统文化,将高科技和传统艺术贯通,形成了传统与当代的贯通。
传统和当代并重同样体现出亚博的艺术观念。传统与当代其实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分野,在我们看来所有艺术都是当代艺术,世界上从未有艺术家创造“古代艺术”,亚博馆藏的文物每一件在创作之初实际上都是当代艺术。所谓传统与当代,只是人类要把作品进行分门别类,以便理解,也因此创造了许多人为框架。但我们试图在具体运作中打破人为的隔阂和拘泥,让展览更加生动。比如,亚博的展览往往是古代文物展与当代艺术展交替进行,或者将古代和当代艺术的展示组织在同一个展览中,这也是我们惯常使用的策展思路,亚博也是很早进行这方面策展实验的艺术博物馆。
其次,亚博也是一个为亚裔美国艺术家提供展示的平台,这是亚博的使命之一。展览呈现亚裔在美国的生活、文化历史,让艺术和生活进行贯通,也在更大层面进行文化之间的贯通,以此链接亚洲与世界。我们也经常会做一些展览,展示亚洲文化和其他地区文化之间的互动与影响。比如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日本对印象派的影响,也包括亚洲受到其他地区文化的影响等等,通过展示文化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大家领略亚洲在全球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任天进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研究员
Q:今年8月31号,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将其于2019年收藏的您的雕塑作品《太湖石·东风 II》安装在博物馆正门Osher 广场。雕塑展示场域的变化,是否会让这件作品产生出不同的艺术公共性?
任天进: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亚洲艺术博物馆,雕塑《太湖石·东风 II》能在这里展出是对这件艺术作品的一种肯定。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正门Osher 广场正对着旧金山市政厅,在这个位置展示作品,显然拓展了作品的公共性和互动性。我们知道广场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很多关系会在这里呈现,一件雕塑作品放置在这样开放的空间和放置在博物馆里面的效果是截然不同,必然会引发人们的关注与讨论。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正门的展示作品每一年半到两年进行轮换,上一轮放置的是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的作品,引发了公众大量的关注和讨论。
Q:这件作品是哪一年开始创作的?创作灵感是怎么来的?
任天进:这件作品从2017年开始创作,当时我在杭州居住的时间较多,最初是想找一件太湖石放在我的院子里,然而一直没找到特别满意的,于是萌生了自己创作的想法。其实也有不少艺术家以太湖石作为创作的主题,但我本身的愿望特别简单,就是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太湖石。
从明代开始,太湖石是文人的象征,也是体现中国文化的载体。我曾经在中国美术学院王冬龄教授的指导下攻读艺术学博士,在校期间,进行了系统的美学梳理和东方艺术的熏陶。杭州的庭院、建筑给了我很深的影响,因此在创作中,将多重感受糅合在一起,在雕塑《太湖石·东风 II》这件作品中,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气韵和当代雕塑的结构有机组合,既解构又重构,形成了自己的作品。
如何将二维书法以三维雕塑的形式进行呈现,是我在创作中一直贯穿的理念。我查阅了大量关于太湖石的绘画,最后在清朝古画中提取了一些美学灵感,确保这种艺术融合在美学上不显突兀。同时结合我在中国美术学院展出的书法作品《东风》作为我创作的素材。
在作品选材上,考虑到石头的原始性,我选择了本身质感就与太湖石接近的白铜。该系列作品也被中国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平安集团、东原集团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博物馆收藏。
Q:书法和雕塑有机融合,确实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创作视角。您是如何想到将这两者联系到一起的?
任天进:我的博导王冬龄,他是一位穿行在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艺术创作者。我跟随王冬龄看到了他对当代艺术的一种观念与态度,所以我的太湖石融入文字,也和我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的经历有关。
从书法到雕塑,媒介的转换,是我一直在持续探索的创作路径。中国汉字书法是东方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但在西方恰恰最难为普通观众接受。究其原因,不懂汉字的西方观众难以理解汉字书法的意趣,因为陌生而难以亲近,甚至排斥。以中国书法切入雕塑创作,将东方书法“东风”二字有机地揉入西方艺术普遍接受的雕塑的造型中。平面书法和立体雕塑的有机组合也是东方文化和西方艺术的交融创新,使这件作品不仅同时具有了东、西方文化的艺术特点,更产生了共通性的艺术观赏性。这样在西方观众容易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宣传东方文化,能使得观众更容易接受,进而产生探索中国艺术的兴趣。
Q:您怎么看待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现在很多当代艺术家试图从中国传统艺术里汲取养分,您如何看待把传统语言转换到当代艺术的语境中?
任天进:我认为当代和传统应该进行“穿插”。以王冬龄为例,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学术界都视为当代艺术。比如他的“乱书”, 打破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原有的规矩,远看像一幅画,其实是一幅书法作品,但是如果把每一个字从作品中单独挑出来,或者以慢镜头记录书写过程,每一个字都是标准的传统草书。但在艺术界,他的作品更多是从当代视角进行解读,而不是传统书法的视角。因此,“乱书”作品虽然被视为当代艺术,但又和传统文化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认为当代艺术是根植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上蓬勃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现象。悠长璀璨的传统文化培育了多元创新的当代艺术,而多元创新的当代艺术又更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
受访人|许杰、任天进
采访撰文 | 孟希
图片致谢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