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孙欣:城即自然——评田黎明的当代水墨艺术

时间: 2015.9.27

每个人都是一座岛。

在田黎明的岛屿,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认。依循两条相距千年的线索,穿过“仿佛若有光”的文本洞口,倘若陶渊明生在当下,除了描绘“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想必也会窥见花鸟、松雪旁的村姑、高士;除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或许还有高楼林立、车流穿行、天光泳池的城市盛景,“衣着悉如外人”的工人、农民、都市男女⋯⋯如多问,只得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回应。观者不必如武陵人去做重回桃花源的无用功,只需立于画面之前。

与其说是城市,不如说是理想生活投映在田黎明内心的虚影。在这里,城市的所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他自然观传达的迹象,以及其所暗示并重构出的主观世界—“城即自然”。一切都不是现实中的自然,却都可以嬗变为自然的一部分。“窗前的一朵牵牛花比书本中的形而上更令我满足。”(沃尔特•惠特曼)在对自然边界的理解上,田黎明具有更深层的体认。以自然的视眼观照,“书本中的形而上”也未必不是自然。

若说遇见光斑是寻常事;错落墨点,亦属如常。而古今中外,于两者之间发现光影实践的水墨可行性,唯田黎明一人。以墨为主的传统水墨语法,众人皆知;以色为主的现代水墨语法,莫不熟悉。而其在深化古法没骨的同时,将色彩冲入墨法,完成独具个人面目的色彩话语系统,独辟蹊径,达成纯净、高雅、恬澹的新境,唯田黎明一人。“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石涛)是画家公认的创作高度;自创新法是所有画家的学术理想。田黎明则独创三法:渲染法、连体法、围墨法,将水墨画的表现力推进、延伸至一个新的层面。

他精研传统真髓,又不拘常法;立于当下,直面生活,又不失东方意趣、人文精神。创生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处的果实,上承正脉,下启新象,既秉持东方传统的意象审美,又出乎意表、自有面目。开“新逸”之风,创“圆融”之境,可谓在当代水墨领域独树一帜。

在田黎明这里,创造始于文心的自觉,不经意间完成了物质世界的溶解,平淡如其来源:城即自然,画即心灵。

2015年3月9日于望京

孙欣主编田黎明艺术个案著作《城即自然》出版在即:

《城即自然》简介

艺术史大多呈来这样的印象:某类型自滥觞、鼎盛、衰落、再到新类型的发生……线性的链条循环变化,周而复始,读者从中审视社会历史变迁,辨析文化思想运动,体会风格流派更替。

我们阅读过太多宏观叙述的艺术史,“视觉之秘”艺术个案系列丛书究竟是要呈现一个怎样的图景?

在这里,我们试图向内求索,回到微观,回到艺术家的个体美学,发现艺术家的“私人博物馆”—潜入另一种艺术史的叙述之中。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是生命的神秘形式。而观看作品,是观者与艺术家最直接的交流方式。“视觉之秘”艺术个案系列丛书则试图提供另一种分享:基于图像、文本的美学经验。丛书择选了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家,并为之构建微型“私人博物馆”,观者可以带走想要的一切:艺术家的思想轨迹、灵感来源以及对艺术之外事物的态度。

在信息渠道发达的年代,为何要专注做书?

选择在互联网时代策划一套丛书的行为本身,并不是一个聪明人的做法。但我相信,互联网对于纸本书籍冲击的反效用是在这个碎片化信息的时代,择选出最优质的读者。正如豪•路•博尔赫斯所言:“好读者比好作者是更隐秘、更独特的诗人。”

希望你就是这样的读者。

后记之一

因由“中国风度”展的机缘,与田黎明老师相熟于2009年的温州,而知晓其画风却已逾十载。话不多,面目谦和,喜食甜食,不经意间总有精彩的言语脱口而出,是他最初给我的印象。考察途中,他习惯坐在靠窗的位置,松弛地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视线经过那些景物没有一丝留恋,如同快速翻阅一本书仅出于一种意识放空的需要而未必要了解内容梗概那样。他并没有邀请它们进入深阔的内心,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在它们中间思考。

同行抵京,恰逢阴天。因寓所与田老师的家在同一方向,于是在机场有幸与他共乘一辆的士,送其归家就成为我此次展览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窗玻璃开始起雾,有雨落下来,田老师执意要司机先送我,丝毫没有商量的意思。结果可想而知,我只得在楼下目送田老师搭载的的士驶远,很是过意不去地结束了温州之行。

后来我就在想,等有合适的时机,应该为田老师安排一次访谈,尽可能贴切地还原画面背后的他。2013年8月,我把一个初步形成的个案研究方案呈予他看,请他提提意见。他当时看到方案,在提了几点意见之后欣然应邀,当即约定明年8月开始启动编写工作。我当时预设了不同领域的对话者,其中不乏知名学者、诗人、教授,希望他从中选择一个段位相当、体认约同、从另一个侧面能够深度激发话题的对话者。田老师笑着说,书是你策划主编的,为什么不是由你自己来访问呢?我当时心底有一万个声音在说:这怎么行呢?见我迟迟未有回应。田老师一句,小孙,你试试看吧。

于是就有了2014年8月的初访。再次回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仿佛是乘着去年光景穿越而来,一年时间只为开启这张空白。而后的10月到次年3月先后进行的多次访谈都是插空进行的,此间田老师在京停留的时间很有限,多数时间分赴在各种会议、讲学、考察、展览、以及潜心创作当中。时隔多日的连续性访谈之难点在于,必须摆脱健忘,要清楚地回想到一个月前悬而未解的问题,并能够完整而准确地串联思路过渡到今天。每次访谈都显得有些匆忙,伴随着院内各种工作的适时打断,不经意间与禅宗“当下棒喝”悄然相应。很多想法,就来源于那一个个看似意外的打断中了。

2015年3月1日

后记之二

一本小书,花费两年时间。乍听而来,真是低效典范。

可就在这反复研磨之间,深心一念,潜发远音。收获亦远非所见之限。

敬惜字纸。尽量满足每片树叶编制为纸之前盛出价值的意愿,不使它因我的应付心态而折损初衷,故而丝毫不敢惫懒。刊印文字仅是访问草稿的五分之一,途径数遍梳理,汲取出最精要的内容呈露给诸位。不知怎的,这个过程总让我想到手工的饺子馅、芝麻酱的制作过程,想到食物的颗粒与微粒间,些微的口感差异。但愿读者看到这本小书,能够看见斧凿过后的一点用心,感到身为“文字厨师”的我没有辜负大家的宝贵时间,便是极欣慰的事了。珍重读者的时间何其重要,在我看来,几乎与筛择知己的重视程度约同。为此,始终心有惴惴,诚惶诚恐。阅读的时间,就是艺术家、编者与读者思维在一起的时间,生命的单行线里的另一种同行,但愿大家从中获得哪怕只言片语的收获。

世界观使得艺术家看待事物、采撷物象、创生作品等行为具有天然的亲缘,其独特性来源于艺术家个体诸多层面的差异,而差异背后的内核各有其形貌、有其音色、有其气息与质地。伪作与复制品永远无法得其韵、得其魂之根本。

不得不说,成书的过程虽漫长蜿蜒,于我而言,却是罕有与匹的精神体验。田黎明老师是以对待水墨的方式在对待这本小书;而他珍视读者的心思于我,亦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切犹如意念悬置的标尺,无形无声,引导我一路走下来。但愿满载艺术家思维的文字历经遍遍淘洗,层层过滤,熨烫晾晒,不仅可以接近其潜在的深层自我,而且某种程度上略有徐徐渗透心灵的效用,大约就是我匿于纸面的一点“野心”。

事实上,田老师从未用语言告诉过我:他的艺术,只为让心开口说话,无关它物。

2015年9月15日

田黎明,1955年5月生于北京,安徽合肥人,1989年考取卢沉教授研究生、199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画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画院院长、全国12届政协委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李可染画院副院长、北京美协副主席。

孙欣,1982年1月生于山东。200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艺文系美术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2007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为今日美术馆《东方艺术•大家》杂志责任编辑、筑中美术馆执行馆长、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当代书画部主管,现供职于经济日报社《中国书画》杂志艺术交流部。著有艺术评论集《如面》(广西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