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国民间艺术寻访记

时间: 2002.8.21

靳之林的民间艺术寻访活动是从一种被动的启发延伸到迷狂的挚爱。

靳之林带着建设延安的豪情壮志来到延安落户,满脑子想的是怎样发扬延安鲁艺精神,鼓舞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早日实现总理心愿:三年改变延安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

靳之林有绘制地图的绝活。他在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时正值二战期间,根据报纸刊登的盟军胜利消息,他绘制了二战盟军进军路线图。后来,朝鲜战争时,他又绘制中国人民志愿军推进路线图。延安地区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宜君召开,他拿出绝活一夜时间赶制了《延安地区农业地图》,标示各县农业产量,贴在会议大厅。靳之林发现有的代表红着脸悄悄离开,他意识到地图发挥了作用。由此,他开始组织各县文化馆美术干部讨论美术如何为农业服务,结合“农业学大寨”,学习户县在延安搞试点,培养农民画家,第一个行动就是在吴起县办美术创作学习班。

美术学习班很快开班了,学员多数是从未受过正规训练的吴起农民。靳之林从这个班开始,陆续成立了六个美术小组,在生产生活中,通过办黑板报的形式团结和激励群众搞生产建设。这样工作了两年,培养了1000多人。

粉碎“四人帮”后,靳之林的办班方向发生了变化。为了使即将断裂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他开始组织延安地区民间艺术和民间剪纸大普查,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办“延安地区剪纸创作学习班”,从此进入了一种新的造型体系—民间艺术。

1.发现胡凤莲

为了发动延安地区十三个县市的民间美术与民间剪纸大普查,必须先在延安办各县文化馆美术组长参加的剪纸学习班。原来有的县自己办的初期剪纸学习班里,是由美术组长画好花样子,再让剪纸能手剪出来。没想到这么做剪纸能手就剪不好了。因为美术组长多是在美术院校学习过两年的工农兵学员,认为自己已经是专业的艺术家,画出的花样子是带透视关系的。而这些会摆弄剪纸与刺绣的剪纸能手都是农村老大娘,没有学过解剖和透视。于是乎就觉得老大娘们剪的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艺术水平低。靳之林组织大家讨论了一周,解决大家对民间剪纸的认识分歧问题。剪纸能手们是不想搞透视,还是不能搞透视?讨论之后,认识逐渐统一。那些老大娘从四岁就开始剪纸,开始刺绣搭配颜色,剪到60多岁,她们有着坚实的造型基础,是另一种造型;她们有色彩基础,而且是由一辈子经验中获得的。只是这种基础和美术学院所教是两个体系,并不是水平高低问题。

于是让各组组长回到各县先去普查。安塞县文化馆美术组长陈山桥的行动快。先去了高桥乡。收集了剪纸,立即来找靳之林。其中一名叫李桂莲的妇女剪出的剪纸炕围子《迎亲图》,让靳之林感到震撼,她用的不是大红大绿,而是敦煌的土红色,敦煌的土绿色。

有了这个实例,更促进了大家的积极性,各县开始彻底地普查,“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这是向全区提出的要求,洛川县和安塞县都走在了前头。

靳之林亲自带队在安塞县组织剪纸大普查,两人一组,共分四组。第一周回来汇报,大部分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剪的花花草草,没有和考古文化联系起来的那种。靳之林提出深入挖掘,重点挖掘年龄在60岁以上的剪纸老人,造型以动物和人物形象为主。陈山桥之前总结过挖掘作者经验。60多岁的老大娘一般忙于家里活计而久不剪纸,村里人根本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剪纸。挖掘需向村子里的老汉们打听,他们年轻时哪个女娃会剪纸,嫁到哪里去了,依此线索追踪去找。“抓髻娃娃”这类作品就是这样挖出来的。

转眼到了1979年,靳之林和杨守明组成的普查小组到安塞县化子坪公社普查。据说,化子坪原是安塞老县城所在地,后来才迁到真武洞。杨守明家住化子坪公社漩水湾村,一天中午,杨守明请靳之林到他家吃手擀面。靳之林无意中发现了杨守明的妈妈胡凤莲就是剪纸能手。胡凤莲剪纸作品包括了飞禽和其他小动物图案。她剪的纹样都是梭形纹。这种梭形纹多是用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非常明朗大气。使动物形象从原始形象中超脱出来,完成了艺术转化。她的剪纸带有艺术大家的气质风度。胡凤莲是靳之林发现的第一位剪纸艺术家。

普查之后,靳之林决定办一个“种子选手”学习班,一共选拔了40人,只有李秀芳和白风莲不到60岁,其余全是年过60的老人。这期学习班只做传统剪纸。随后又办了第二期学习班,这期内容是根据自己的生活进行创作,既有生活又有文化内涵。1980年,靳之林把这两期学习班的成果和全地区各县普查之后所办创作班的作品拿到北京办了“延安地区民间剪纸艺术展”展览。

靳之林从给农民办美术班训练农民学习透视,转为师从农村老大娘。老大娘们是民间艺术大师,她们没有受过学校教育,但她们对于美的感受,是单纯的,朴素的,出于本能的,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她们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体系文化与本原哲学群体文化的传承者。靳之林在普查过程中,慢慢理清了认识,认识到了民族本原文化的重要性,开始了文化传承的研究。

2.剪纸有了作者署名

农民剪纸和民间艺人不同。民间艺人是以卖艺为生,劳动妇女的剪纸是为自己的社会生活服务的,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包括衣食住行、婚丧生子、节日风俗等等。首先就是生存,能活下来,好好活着。然后就是繁衍,让家族血脉相传。这是中国民间美术与民间剪纸的基本主题与基本社会功能。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绝大多数的人都不识字。农民更无条件接受教育。形容他们一直都用心灵手巧。他们中的大多数少言寡语,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词汇帮助他们表达情感。他们的感受也许很丰富,但是无法表述出来,只能用最朴素的语言,关心你吃饱了没有,穿暖了没有,或者只是沉默地看着你,心里其实跟你很是亲近。

有文化的人能够用华丽的词汇描述出他的感悟,迂回曲折地反复咏唱。农民只能用剪纸和泥土来展示情感。没有读过书,因此感情是浓烈的,充沛的,集中爆发式的。

以前研究剪纸是只研究剪纸本身的质朴、自由,是从美学出发的研究。靳之林的研究是和民族社会生活实用结合。剪纸的主题纹样与社会生活用途有严格的界定。运用于结婚、生子、丧葬等场合,由不同的社会生活文化内涵决定不同的多种变体。

靳之林延安地区的剪纸普查后,发现了许多民间艺术大师,她们剪出秦汉时期的纹样。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古朴的图案,继续在陕北高原顽强地生发。有的老大娘在“文革”中因为剪纸受了批斗,但还是偷偷在家里剪花,只是一有风吹草动,就赶紧收起来,无人过问时再贴上独个儿欢喜。靳之林在研究剪纸纹样后,策划了“延安地区民间剪纸艺术展”,这个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被誉为民间美术运动报春花。这也是“文革”后的首次民间艺术大展,靳之林把每件展品都署上了作者的名字,有的作者还附上创作简历。对剪纸作品也尽可能做出详细的寓意和用途上的描述说明。

劳动妇女作为艺术家署名展出是前所未有的。以前的艺术家多是把民间美术只是作为艺术家的素材,艺术家据此素材进行创作,靳之林却认为大艺术家就在人民群众中。以前编辑的剪纸画册从来没有剪纸作者署名,只标明剪纸的地点。靳之林编的剪纸画册标注出剪纸作者名字,是把她们作为艺术家来介绍的,把剪纸作者提升到艺术家的地位。

3.《我国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

1985年,《美术研究》第三期刊发了靳之林文章《我国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引起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的关注。1985年12月至1986年的1月,靳之林受该系邀请,带陕北、陇东的老大娘来京在中央美术学院讲课。上课时,由老大娘表演,靳之林讲解,教学效果显著。1986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更名为民间美术系。同年冬天,靳之林调回母校,在民间美术系任执教。靳之林在第一堂课上就告诫学生:“国画、油画、版画系的老师都是学院中的老师,而民间美术系的老师是在民间,我的任务是教给你们怎么向民间学习。”靳之林正式把民间美术的学习方法带进课堂。

靳之林的老朋友、中央美术学院的钟涵先生在看到《我国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后,向靳之林提出疑问,只以延安地区为例,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是否成立?靳之林认为这个问题值得重视,之前,因为工作的关系,他所能接触的范围只限于对延安地区的民间艺术进行普查和研究,到中央美术学院工作以后,他开始考察黄河流域的民间美术形态。继而由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到台湾大武山区,继而扩大到全国范围。继而走出国门进入四大文明古国和世界范围的人类文化考察,最后走遍了世界上的文化带,考察了文明古国,得出了图腾文化带的结论。找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人类文化的基因以及基因密码。

靳之林还从大视野出发重新关注黄河边上的小程村,建立了小程村艺术基地,作为黄河流域文化的示范点。在农村学校中以秧歌代体育课,以民歌代音乐课,以民间剪纸代美术课。尝试一种民间文化流传的新方式。

4.法国功勋与敬业最高颁奖委员会金十字奖章

1980年,靳之林策划“文革”后首次民间艺术大展“延安地区民间剪纸艺术展”,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法中友好协会的布瓦西埃先生邀请该展到巴黎展出,邀请靳之林带一位剪纸能手到巴黎表演剪纸。1981年7月底,法中友协“民间艺术与传统考察团”吉莱姆先生和班巴诺先生到延安地区参观民间剪纸与民间艺术,靳之林全程陪同讲解。1982年4月,靳之林应邀带剪纸展览到巴黎展出。安塞剪纸能手李秀芳赴法国随展表演剪纸。受到法国人民的喜爱。法国在中世纪时也有剪纸,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剪纸已经逐渐消亡,法国学者吉莱姆先生告诉靳之林要保护好中国的民间剪纸,不要重蹈法国覆辙。展览增加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1985年4月,靳之林组织洛川皮影团赴法演出,引发法国观众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热爱。1987年9月,靳之林受法国社会科学院邀请,与法国巴黎东方语言学院教授、法国郭安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班巴诺一起组织中国民间“药发傀儡”(民间架子花)赴法演出,演出非常成功,受到当时法国总统密特朗接见。

1989年,靳之林的著作《中国民间艺术造型体系—中国的抓髻娃娃》,由法国友凤书店和法国郭安东方艺术博物馆出版英文版和法文版,由班巴诺先生翻译。1992年8月,靳之林再次到法国作文化考察。1994年6月,靳之林拿出他个人的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性收藏,在法国巴黎中国城展览中心举办“中国民间艺术展”。

鉴于靳之林多年来在中法文化交流事业中的贡献,1995年5月,靳之林获法国功勋与敬业最高颁奖委员会“人类特殊贡献奖”金质十字奖章。

5.民间艺术与文化基因

靳之林落户延安后,他就融入了延安人的生活,并不是进行田野考察的有意为之,而是自己就是延安人了。靳之林不仅仅只是个画家,从他进行民间剪纸大普查开始,他已经自发地进入到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

靳之林发现,陕北地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氏族文化的发祥地。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三次文化发展高潮,即:以仰韶文化彩陶为代表的炎黄氏族文化高潮;以汉画像石为代表的秦汉文化高潮;最后是以民间石匠雕刻石窟为代表的北宋文化高潮。宋代以后,天灾人祸使这里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又因为交通、文化封闭使这里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特征。因此,延安地区能够在各种地上、地下文物中,在民间民俗艺术中完整保留着中华民族本原文化体系哲学与哲学符号和民族文化基因与基因密码。

靳之林对遗传学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了解到,人的遗传性状由密码来传递。人大概有2.5万个基因,基因是贮藏遗传信息的地方,一个基因往往携带着祖辈一种或几种遗传信息,同时又决定着后代的一种或几种性状的特征。而每个基因是由密码来决定的。人的基因中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不同的部分。不同的部分决定人与人的区别,即人的多样性。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极力推崇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学说:“人类必须先获得文明的一切要素,然后才能进入文明社会”的哲理。靳之林认为文化也存在可能的遗传基因。

靳之林发现,陕北老大娘们的剪纸在内容、构图和色彩上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古老的阴阳观和生生观,而且是只有阴阳,没有尊卑官禄的内容。阴为地,阳为天;阴为女,阳为男;阴阳观是生命,是繁衍,是昼夜交替,是四季轮回;有了阴阳相合的统一,才有了春的萌发,夏的创造,秋的收获,冬的积蓄;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追求阴阳相合,其实质就是追求生活和谐、社会和谐,一代一代的祖先们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接近、注释着这个绝对真理,至今不懈。

靳之林从民间艺术中总结出“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他认为,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变的的文化基因。也就是《易经》所谓的“道”。

岳洁琼
来源:《靳之林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