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观察|出圈的2021央美毕业展,是更幸运的一届吗?

时间: 2021.6.22

如果说2020年夏天,国内九大美院无一例外地推出线上展,并在观众流量上收获成功多少令人感到意外。那么今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回归线下所引发的巨大反响,则完全属于意料之中。新一批毕业生的作品经由互联网图文推送、短视频平台传播、直播、广播电台节目讨论、报刊杂志等等媒体平台的助力,以各种各样的“出圈”方式,成功收获了比往年更为可观的能见度。每一年的央美毕业季不仅是一次毕业教学汇报展,它更像一个涌动活力与创造力,且人人均可参与进来的艺术“party”,以开放的姿态,热切欢迎大众的参与和讨论。可以说,毕业季散发出的能量早已传导至专业观众之外,成为初夏时节市民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

对于大众而言,他们对于美院毕业季的观展预期,或许体现在一次视觉经验的美感升级,或许在于对艺术技巧与知识积累的心理期待;而对专业观众来说,某种并不臻于完美却更显生猛的,昭示出未来发展方向的创造力,或许才是毕业季吸引他们的根本。

在毕业季收官之际,回看2021年央美本科毕业展。可以发现其总体布局不乏变化与调整之处。沿着在变局中探寻的思路,我们也许可以尝试在总计875名本科毕业生的创作中捕捉某种细微的变化,以探寻潜在的现实性,以及某种刚刚出现的预兆。

展览现场


“应展尽展”:没有哪颗星比另一颗更重要


鉴于本年度毕业季中师生、观众一向熟悉的“白棚子”(临时展厅)缺席导致展览空间骤减。因而本科展决定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分期进行展览。第一阶段于5月25日晚开幕,展览持续至6月4日,集中展出了中国画学院、版画系、雕塑系、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6个教学单位,413名学生的毕业作品;第二阶段从6月9日持续至6月20日,油画系、壁画系、实验艺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以及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5个院系,共计462名学生的毕业作品同时亮相。

展览现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本科展的每一阶段的参展人数都与研究生展436名的数字大体持平。“500”这一数字,或许就是美院美术馆艺术家“容载量”的某种上限。大量的作品呈现无疑是一个挑战,这意味着本科展与研究生展在布展策略和需要面临的问题上十分近似。即如何在展陈空间客观削减的情况下,更为合理地分配、协调,保持各院系完整流畅的展示空间。而对于毕业生个人来说,则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让作品呈现出相对独立的面貌。

直观上,这进一步推动了院系间展陈采取的不同视觉策略。譬如在本科一期一层展厅的建筑学院本科展,便合理利用了展厅的四层高度,以“脚手架”的展示方式,区分并强化出了自身特点,并与建筑学院本科展的主题“自然建构”在形式与内容上取得了一致。

展览现场

在两个阶段的展期中,展厅二层则主要展示了壁画系、油画系、中国画学院以及版画系这些整体偏向架上的毕业作品。三层展厅在一二阶段中的共同之处在于,它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展览分区。然而,鉴于美院详细多元的工作室结构,以及毕业展海量的作品呈现压力,或许无论哪种展示方式,都将如目前观众感受到的那样——信息量巨大且结构庞大、复杂——无形中向观众的注意力和体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览现场11.jpeg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12.jpeg

展览现场(图片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众平台账号)

展览现场15.png展览现场(图片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公众平台账号)

种种略显无奈之处,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在本质上并不是一次选拔性质的“优秀毕业作品展”。它拥有某种“应展尽展”的传统,试图提供一个力求公平的舞台,在展览中,没有哪颗星比另一颗星更重要,重要的是让毕业生拥一次面向公众的集体亮相机会,检验自己求学的阶段性成果。

而两阶段展期的设置,多少让自研究生展开始吸引的讨论热度和观众流量,在本科一阶段、本科二阶段的行进过程中层层递减。一方面,是出于必要性公共安全考虑的预约看展,在客观上导致了观众的分流,进一步稀释了观众对毕业季展览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三个分阶段展期在客观上拉长了“战线”,无疑提升了大众观展难度和时间成本,即使是专业观众,也难以有十足的幸运将研究生、本科毕业展的三个展期完整观看。而另一个困难则在于,如何在本科展作品的海量内容与信息量中抓取他们创作的关注侧重点?这无疑成为读懂2021年本科毕业展的巨大挑战。

展览现场16 .png

展览现场17.jpeg展览现场(图片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公众平台账号)


无处不在的社会议题与“媒介盛宴”


尝试观察本次本科毕业展作品在主题上的选择的特色,可以发现,它与研究生展情况类似,无论是架上绘画、壁画、版画、设计还是实验艺术,无论创作者倚靠何种媒介,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或许是创作者对于社会议题的积极介入与多样化表达。这些议题如此广泛,包括且不限于:城市化问题、公共医疗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女性主义议题、社会老龄化、消费主义议题、流行文化议题、社交媒体引发的问题、艺术与科技问题、科技伦理问题、以AR讨论虚拟现实边界问题等等。

18-.jpeg

实验艺术学院,黄宝仪(何斯),《当你老了》展览现场

19.jpeg版画系,谢雨欣,《2020年6月10日位于波士顿市的哥伦布雕塑被毁》展览现场

20-.jpeg

油画系,闫成城,《复魅》展览现场

主动触及社会议题的作品中,并不意味着这些试图讨论问题的作品将以纯粹社会学的面貌凌驾于艺术表达之上。譬如,疫情这一重要主题出现在2021年本科毕业展中并不令人讶异。它施加给创作者的影响是各式各样的“变奏”,是以“潜在文本”的方式游荡在作品之中。在偏向讨论社会议题的创作中,它或许会以“公共医疗问题”这一面貌出现,在偏向哲思的作品中,它以“生死”“历史追溯”等等更抽象的样态出现,而在试图围绕个人经验出发的作品中,则以“回忆”“片段”等等方式为切入点,供作者进行更隐晦的表意。

21-.jpeg

设计学院,杨雅婧,《二级病历》展览现场

22-.jpeg

设计学院,杜心怡,《戴上口罩!》展览现场

23-.jpeg设计学院,陈丽娟,《我的家乡——张家口》展览现场

直面自我身处的时代,本身就是一代代创作者最重要也最直接的灵感来源,而如何将对社会议题激发的思考进行恰当的、富有创造力的转译并保持一定的真挚度,或许是判断作品是否有“追逐热点”嫌疑和沾染上所谓“庸俗社会学”的恰当标准。微妙之处则在于,转译“成功”与否大体上仍有标准可依,真挚则无法量化。创作者独到的表达方式,以及作品包含的启发性与建设性,或许是这些对于社会议题富有表达欲的作品能引人瞩目的关键。

议题如此广泛,创作手段更显多样。本次本科毕业展可以说是一次媒介的盛宴,其中既可以在油画、版画、雕塑等院系的作品中发现本科毕业生对于美院造型传统的继承,亦能在几乎所有院系的创作中寻找到混合媒介的魅力。装置、影像、行为、绘画、AR、设计、雕塑、综合材料等等复杂媒介之间以排列组合的状态出现在观众面前,展现出了中央美术学院强调开放媒介与发展跨学科特色的教学理念。正是这种媒介上的开放性,与本科展中丰富的议题讨论,使得展览在总体上如同棱镜般凝聚光柱,折射出目前复杂的时代现状与多变的社会氛围。

24.jpg壁画系,陈达露,《忽而之间》展览现场

25.jpeg实验艺术学院,李克铮,《MUSIC’AI’N》

26.jpeg

实验艺术学院,雷剑豪,《三种白》展览现场

27.jpeg实验艺术学院,曹嘉巍,《深空影像》展览现场

28.jpeg城市设计学院,徐若昕,《摸摸我的肚子》展览现场


2021毕业生,到底是不是更幸运的一届?


带着2020级毕业生的艳羡眼光,2021美院毕业季焕发出强大的活力。相比去年疫情毕业季线下展被迫停办,今年的毕业生无疑是十分幸运的。回到2020年的疫情毕业季,几乎所有美术学院都被迫将展览移至线上。而这一疫情期间的“自救”之举,或许对于促成2021年毕业季的爆发具有比想象中更为重要的影响。

线上展览

很难不承认疫情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改变。其最直接的作用,莫过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被迫或主动地以全民普及的效率,适应了虚拟世界对于现实世界的介入,适应了预约、扫二维码、直播等等新的参与线下展览的方式。疫情季毕业展对于彼时尚不成熟的线上服务进行了一次实际演练,也为今年线下展的火爆埋下了引线。其次,线上展在2021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与升级。经过一年内的进化,它不仅仅是线下展厅的云端资料库,更成为了无缘线下展预约码观众的唯一替代性参观渠道。而今年线上毕业展体现出的图像储存与文献索引能力,以及为本科毕业生在线下毕业展之外的更多作品提供展示空间的功能拓展,似乎可以让外界对于线上展的未来发展更加乐观了些许。

线上展览

另外,经历了疫情毕业季,在2021年毕业季中,无论是学院官方公众平台,还是各个院系、工作室的自媒体平台都发展出了更迅捷的反应能力,以及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宣传的主动性意识。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正是线下展、线上展、线上宣传三部分配合畅通的联动,极大地促成了今年毕业展的关注热度。如果从这一视角出发,那么今年的毕业生的确比学长学姐们拥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无疑是一种幸运。

可以想见的是,线上展、直播、网络平台快速大量且更为细分的宣传路径,将成为未来央美毕业季展示自身的“标配”与新常态。当然,观众所有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最绕不过去原因,终归是2020年疫情带来的苦闷与封闭,也正是它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线下展览对于艺术体验是如此地不可或缺。

文/孟希

非标注图片来自艺讯网

线上展览截图自线上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