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翁笑雨策划板块:“物的议会,抑或,在持续迷惑的好奇中漫步”

时间: 2014.2.28

物的议会,抑或,在持续迷惑的好奇中漫步

翁笑雨(美国加州艺术学院)
Parliament of Things, or, Wandering in a Continuously Bewildering Wonder
Xiaoyu WENG (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San Francisco, USA)

《物的议会》以超现实主义的魔幻思考以及马赛尔·杜尚变戏法般的策展策略为出发点。这部分的双年展将焦点放在展览策划与艺术创作的交叉口上,探讨“挑选”、“排列”、“组织”、以及“陈列”等策略如何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在策展实践和艺术表现中碰撞穿插。有别于传统的分类学,尤其是在现代博物馆学实践中被广泛采纳的归类体系,这些艺术实践并不通过挑选和分类来建立秩序。恰恰相反,它们有意寻求秩序崩塌破裂的边缘,强调对立理性与晦涩,明晰与混沌,现实与虚构之界限的岌岌可危。以其异质的方式,这些实践批判性地反馈了我们当下社会经济环境从生产性到选择性的根本转变。

这部分的展览具有一抹魔幻的色彩,指向对知识本身所谓真理性的怀疑姿态。如果说现代性灵巧的双手赋予了“阐释”以特权,使事物自身的存在隐藏在含义的秩序之下, 这里所呈现的艺术创作,便如同另一双无形的手,将事物本身的权力归还。艺术家们将事物,即信息、文件、现成品、图像和物件等从其现有的表现形式中释放出来,给予其空间让它们组织自己的议会。更重要的是,“艺术家之手”的无形性体现出一种撤销人类主观性的愿望。通过取消强加于事物之上的主客体二元论,其它的诠释才变得可能。

展览鼓励观者对双年展命题所提出的关键词,即“无形”、“手”和“姿态”以及参展艺术家所探索的话题之间进行自由的联想。这些话题包括“事物如何策划自己”,“如何不被看见以及图像与它们不忠的宿命”,“一段偶发的(艺术)历史,或一个意外的博物馆”,以及“在未知的必要性中真诚地穿梭”。展出的作品在常常疏远的概念之间引发诗意与臆想的摩擦,比如伪科学和传统陈列方式,狂乱的手部动态和现代抽象主义冷静的分析,表演和审讯,旅游纪念照片和档案材料,生命的进展和博物馆的收藏等。参观展览的过程同时需要观者身体的移动和思考的投入,这样的体验仿若在旷野中好奇地漫步。尽管展览在其心理地域般的迷幻图景中开辟出诸多进入的小径,《物的议会》并不试图解密,而是制造更多的密码。

参展艺术家
01 卓洛伊·阿布达莲与约瑟夫·罗森茨维格(美国) 
02 陈滢如(台湾)与洪子健(美国)
03 张奕满(新加坡)
04 汉斯-彼得·费尔德曼(德国)
05 哈雷尔·弗莱彻(美国)           
06 马里奥·加西亚·托雷斯(墨西哥)
07 玛瑞安·贾菲利(美国)     
08 约阿希姆·科斯特(丹麦)     
09 加佩特·库斯丹托(印尼)
10 加布里埃尔·莱斯特(荷兰)    
11 李然(中国) 
12 赫尔伯特·李斯特(德国)
13 拉比·摩罗尔(黎巴嫩)
14 普拉查亚·平彤(泰国)
15 曼·雷(美国)
16 佩德罗·雷耶斯(墨西哥)
17 提诺·赛格尔(英国/德国)
18 亚历山大·辛格(法国/英国) 
19 哈维亚·特雷兹(委内瑞拉)
20 蒙戈·汤姆森(美国)

翁笑雨个人介绍

翁笑雨(Xiaoyu WENG)Kadist 艺术基金会(巴黎/旧金山)亚洲项目主持人和策划人,2009年获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策展专业硕士学位。

翁笑雨是一名策展人、撰稿人和批评家。目前生活工作于美国旧金山。她曾为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美国旧金山沃迪斯美术馆 (CCA Wattis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s)、 美国洛杉矶 Luckman艺术中心 (Luckman Fine Arts Complex)、美国旧金山Queens Nails Project项目空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美术馆(UC Berkeley Art Museum and Pacific Film Archive)、荷兰鹿特丹魏特德维茨当代艺术中心(Witte de With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美国旧金山欧巴布也那艺术中心(Yerba Buena Center for the Arts)以及上海民生美术馆等各大机构策划展览和公共活动。她在旧金山创立了亚洲当代艺术节(Asian Contemporary Art Week),已于2012年及2013年成功举办两届。她的文章《与档案共事》于2011年获《艺术论坛》批评奖一等奖。她是国内外期刊的长期撰稿人,包括《艺术界》、"Artforum online"以及 "Journal of Curatorial Studies"等,也为众多重要国际展览和双年展画册撰写文章,其中包括第五届奥克兰三年展、2012年光州双年展、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等。翁笑雨也曾在多个文化机构举办过讲座,包括上海歌德学院、广东时代美术馆以及上海复旦大学等。

翁笑雨是德国柏林世界文化宫Synapse国际策展人协会的成员。她是美国纽约亚洲艺术协会Starr Foundation 学术奖金的获得者。

翁笑雨推荐导师:里·马尔科普洛斯

里·马尔科普洛斯(Leigh Markopoulos),美国旧金山加州艺术学院副教授、策展实践研究生项目负责人。

马尔科普洛斯曾担任旧金山丽娜·布朗斯登画廊主管,之后担任加州艺术学院沃迪斯当代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她还曾任伦敦蛇形美术馆及海沃德画廊的展览组织者。马尔科普洛斯曾策划过许多展览,包括最近在美国奥克兰的创造生长艺术中心举办的“爱情是位陌生人”。在由她组织的50多个展览中,有理查德·阿奇瓦格、丹·弗莱文、布赖斯·马尔顿等人的个展,也包括大型群展,如“美国丰碑”和“不可复归:当代短篇影像展”。马尔科普洛斯经常为网络期刊《艺术实践》撰写评论文章,并作为自由撰稿人参与过许多写作和编辑项目,包括最近为艺术家中谷芙二子、约翰·格里蒙普莱,以及群展“目击荒野”的画册撰写文章。

翁笑雨毕业院校:加州艺术学院

学院名称\Title
加州艺术学院策展专业Graduate Program in Curatorial Practice, 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San Francisco, USA

策展人\Curator:Xiaoyu Weng 翁笑雨

导师\Tutor:里·马尔科普洛斯Leigh Markopoulos

专业建立时间\Founded:2003

建立宗旨\Mission

加州艺术学院策展实践专业的研究生项目是西海岸最早产生的此类项目,也是唯一一个用拓展的眼光看待当代艺术策展与文化的项目。项目注重对展览史的研究,且侧重于团队协作、艺术家主导和其它可以共同挑战和推动现有展览模式的策展实践。考虑到旧金山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特点,这个项目尤其关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策展和艺术实践。

课程简介\Curriculum

第一学年,通过课程内包含的十节课(四个为期一年的研讨会、一个写作研讨会和一个选修课)提供的长期而紧凑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实践和理论策展技巧。学生需要参与到研究和展览项目中,做班级个人报告,并完成定期的写作任务。同时学校也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实习,以便学生提高具体的实践技巧。

第二学年,除了少量的核心课程以外,教学重点将转向学生自我导向的学习。学生在第一学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将在班级协作策划和实现的展览及展览出版物中予以检验。在第二学年的学习中,学生也需要进行独立研究,并以艺术史范围内的主题自我选题书写论文。

精品课程

策展模式。在第一学年,这个两阶段的课程会探寻不同策展模式背后的结构和战略,并着重分析展览制作的历史和每个流派的思想发展。通过个案分析,这些实践的模式将包括:公立博物馆或美术馆;双年展;跨学科机构;艺术家自发空间和机构批判;公共领域的艺术;收藏与拍卖行;扩大化的博物馆学;视觉策展与电子科技;电影和影像;行为表演艺术。

展览实践:本课程提供了展览制作、策划,项目管理和协调等具体实践的信息和建议。课程将在第一学年由一系列的专家讲授,主题如下:展览借展(预算与筹款,艺术品处理,艺术品登记与状态报告,作品借展,运输与保险,展陈设计,布展);拓展对话(教育、阐释、展览委任创作与发展驻留计划);与收藏(艺术品收购)和艺术市场(买家与藏家)工作;展览出版及印刷流程,永久选址(公共艺术管理)。

专业发展:本课程授课两学年,专业发展课提供一个能让学生更深入且更个人化地理解策展过程的框架。学生们将采用不同的策略去发展其个人的知识和专长。其中包括常规地观看展览,参观相关社会及文化机构,对艺术家及策展人工作实践和方式的独立研究,短期的工作实习,小组项目,工作室参观,国际社交网络和对话的发展,与来访艺术家、策展人和艺术专业人士讨论,并对文化资源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