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杨飞云评闻立鹏先生作品:筋骨 品格 温度

时间: 2015.1.21

初次见闻立鹏先生的作品是那幅具有经典意义的革命历史画《国际歌》,当时我虽对油画不甚了解,但它在精神上给我的冲击力使我至今难忘;第二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闻先生1979年以其父闻一多先生耳熟能详的诗歌《红烛》(注1)为题,创作的作品《红烛颂》,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对父亲的缅怀,更多的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

后来在1978年我进入中央美院学习,并留油画系任教,有幸与闻先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先生的为人和艺术追求。闻先生是一位有核心精神追求,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学者型艺术家,是我甚为敬重的师长。他为人醇厚,做人正直,学风堂正,以真诚的态度忠实于艺术,保持着崇高的信念,艺术上也带着一以贯之的品性。其人其画皆有筋骨,有品格,有温度,有道义追求。

当时闻先生任油画系主任,他以超前的学术眼光建立并主持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专门研究西方现代艺术。在任期间,他特别关注扶持中青年艺术家,组织了油画系每两年一届的教师作品展,推动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学术进步,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学术影响力。记得我当时刚刚留校,画出几张可看的作品,他作为系主任亲自写文章介绍在学术杂志上,对晚学甚为鼓励与扶助。他对新时代来临有一种热望,在教学上以开放的新绘画方式进行着油画艺术教育。闻先生一直长期担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对油画学会的学术品格的建立和中国油画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尽心尽力,始终如一地进行着中国油画的学术研究与思考,以他的学术品格影响着周围的画家和学生。

闻先生的佳作甚多,尤以象征性的革命历史画和纪念碑式的大型风景画为主。这些画作无不与先生的品性相合。画中没有世俗的沾染,正如他在画作《子夜》中荷花所显出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许是坎坷丰富的人生经历,历尽了人生的荆棘与繁华,便转向了生命的纯粹,不用华丽的色彩和笔触,而以浓烈稚拙的笔痕,有深意、有情感的色彩造境取势,这色彩不是眼见的真实之色,而是精神性的表征,在纯净鲜明的色彩上闪烁着高品质的生命光辉,灿烂在心上,显现在画布上。用几种颜色的配搭便画出了生命之苍凉、孤寂,天地之壮美。他的画作也不是对事物的完全描摹、叙述,照搬客体,而是以个人的纯正情怀,对生命的感悟和象征意义,进行着理性的精神书写。画中的山林粗粝中有水墨般的层层尽染,不是古人闲情逸致所寄情的山林,它们立于磅礴的天地之间,具有纪念碑式的象征意味,表现出先生刚健正大的精神内涵。人若于其上显得多余,显得渺小。画面笔色叠压之厚重,显出先生生命历程之厚度,思考之深度,探究艺术语言之力度,学养之深厚。

闻先生几十年来一直在语言材料上进行着个人的探索。这些作品构造精炼概括,具有毅力般的表现性。色彩归纳概括;素描简洁到位,侧重表现的情绪。画面重视坚实的结构,有着碑刻金石味的力道,雕塑刀劈斧凿的力度,版画的构成方式,英雄主义式的气质和力量,坚韧的象征意味,构成了闻先生鲜明的个人风格。

中国油画院持续举办的“油画家学术研究系列”展,对全国美术事业中有突出贡献和独特视野的艺术家,展示他们不可替代的创作成果,关注他们的绘画品质与表现水准、审美体验与精神内涵上所取得的成就,从而鼓励优质的艺术探索,推动优秀的创作水平,导引社会文化与艺术的趋势与向度,使有质量的艺术探索与优秀的艺术表现得以突显。闻先生这样的画家正是我们极力希望邀请的,他能参加“油画家学术研究系列”展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相信先生的精神、思想、作品通过此次展览对油画界必有启发。感谢闻先生给予中国油画院这个机会,祝愿展览成功!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 杨飞云
2014年10月26日

注1 闻一多先生的新月派现代诗歌《红烛》:“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