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王萌:以“实验室”和“研究室”描述“发生场”

时间: 2015.3.30

2006年,我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时,将自2002年以来对现代艺术及其之后的艺术“发生模式”从动力学的角度所形成的思考落实到一篇与美术馆和艺术空间相关的“功能新方向”的论文上,怀着对“艺术是如何发生的”以及“都发生了些什么”、“发生的前提和形势是什么”、“转化和如何转化了何种艺术资源”这类问题完成了一篇初探性质的论文,提出“文化发生场”的理论表述。2010年,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持续兴趣,将“文化发生场”的理论继续推进,对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1950年代如何将当时美国艺术生态中那批“尚不清晰”的青年艺术家如何从“认可”到“推出”,如何运用“国际展览计划”的组合拳制造了“抽象表现主义”的全球震撼,对1989年法国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如何通过策划“大地魔术师”的国际大展推出“非西方中心主义”的国际思潮从而获取一定文化话语权的行为模式,……,对很多案例进行了“动力学”意义上的“模型分析”,从而对“文化发生场”的理论表述以“新艺术的生成”视角给出了一个初步的定义,与出版社协商计划于2015年春季出版一本书名为《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这本拙作对以上问题有详细探索。

自2010年以来在中国美术馆工作已近五年,完成了大大小小近百个展览,包括几次将中国艺术带向国际的策展实践;闲余也在国内策划了一些当代艺术的展览。实践中对体制的结构和变化有了很多新的感悟,结合理论的思考,2013~2014年,我在北京的寺上美术馆推出了一个跨年度的“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以三个回合的不同角度为未来梳理了一些线索,这个思路也得到了文化部的认可并被评为当年的年度优秀展览。回到思路,我想“文化发生场”在实践中给予业界的启示可能包括——试图发挥“策展”的活性作用,将一个物理意义上存在的空间,转化为一个具有艺术的“现象”、“思潮”、“主义”、“画派”、“群体”甚至“个案”等各种“可以形态”的“文化场域”,从而实现从“物理”到“文化”,从“空间”向“场域”的那些一切与“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关的“人的行为”、“物的生产”和“论的显现”。这一切,需要回到“发生原点”,回到“艺术生态”的最前沿,一同去思考和创生一种有效的“机制”,在现实中才有可能去有效激活“策展”、“创作”、“批评”、“运营”甚至“传播”和“收藏”不同话语,开启艺术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那些恰切的可能,触摸这种“可能”的存在边界,让创造的精神和想象的活力释放进实质的运行之中。

针对以“七零”为主体的这批水墨艺术家的探索,这个展览确定了以“图像”切入这批新一代水墨艺术家创作群体的视角,并以“研究室”为策展的方法论去完成一次“文化发生”的行动,以求对我们这个阶段的艺术和水墨创作,尤其是那些在水墨绘画的“非抽象”形态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一次“研究性质”的“展览创作”。展览邀请了23位在这个问题上取得成果的优秀艺术家,将这一代人的艺术追求和成果“语境化”为一个可视的文本,并邀批评家进入“研究室”这个建构起来的艺术现场,对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艺术进行一次学术的缕析,感谢盛葳、段君、夏可君、郭红梅、孙欣和魏祥奇六位学者从不同角度的研究评析,使我们在“研究室”形成了一次严肃的学术清理,激发起很多有意义的思考提供给业界。我们还举行了以艺术家为主体的座谈会、艺术媒体发布会和重要机构的夜话,让“研究室”从四个基点立体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行动”在“研究室”得以发生并落实为一本学术性的展览画册。

关于近期水墨的动态,在《图像研究室》这本画册里有很多阐述,触及到了应有的问题。水墨还在发生,在本次行动所设定的“显象逻辑”的框架内,我们能够看到历史与当下的转化踪迹,不可回避,有明晰也有误读和遮蔽。回到简化的表述,这个展览带给我们这样一种思考:在“图像”群体之后,我们的水墨艺术何为?可能有一个问题需要直面,那就是在“图像”的形式和语言的进一步个性化突破后,“图像背后”的那个需要介入的话语空间应该如何面对?当媒介的传统规定性随着社会文化震荡的变迁不可避免成为过去时之后,媒介所“涵纳”和存在的哪些本体的东西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提纯和转化?特别是当水墨不可避免地遭遇其他媒介的“视觉形态”的共在时,关系将不可避免,那么它如何确立自身?本次研究室计划所开启的“意象视觉”、“写实视觉”和“图像视觉”的清理框架,以及“显象逻辑”的提出,希望开启一个清理和反思的开始,如果能够在“水墨生态”中形成一些什么具体作用,那么在“水墨”之外,可能需要继续思考:如何在现有突破的基础上置入“质疑”的勇气,将“否定性”的“自我设置”和对其发起的“应对挑战”形成一种新的动力,以确保在“艺术”的概念上让“水墨”能够给出更多的回答。

让我们再次向23位参展艺术家致意,正是由于他们的个体努力,让水墨的探索在这个时期走出了很不容易的一步,请允许我一一列举他(她)们的名字:陈林、党震、杜小同、高茜、杭春晖、金沙、雷苗、李戈晔、李军、刘琦、吕鹏、秦艾、秦修平、孙浩、谭军、涂少辉、王煜、徐华翎、徐加存、曾健勇、张见、郑庆余、祝铮鸣,正是由于这批艺术家为代表的一代人的探索,使得“水墨”在创造的领域得以“在场”。我期待看到新的惊喜!

——“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策展后记

王萌(知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中国美术馆)

2015年3月25日夜
于奥运匹克森林公园畔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