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开始,赵半狄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他“熊猫生涯”中最复杂的一部分。2015年,赵半狄开始了另一件作品的创作,一张他已经告别多年,从未尝试过的大尺寸绘画作品,而创作这件作品理由是给予收藏家希克先生的谢意。
最初,赵半狄被艺术界所熟知,是因其90年代初的绘画作品,也是在这时,赵半狄放弃了他最为擅长的绘画领域,开始了自己的“熊猫生涯”。之后,赵半狄的名字始终和中国国宝“熊猫”在一起,他开始了完全不同于其它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道路。至今,我们对赵半狄的认识和理解,仍是他在与熊猫为伴的线索中展开的各种社会化活动,虽然这些活动在艺术领域内颇具争议,但赵半狄艺术方式的独特性、持续性,也让赵半狄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效应的孤例。时隔20多年之后,赵半狄重新拿起画笔,为收藏家希克创作,使得这件事情被赋予了更多的信息和意味。
在中国,没有几位收藏家能像希克那样,身份如此多元,给予和亲历了中国当代艺术各种变化和可能。希克从90年代开始收藏并参与中国当代艺术,他创立了中国本土最具影响力的CCAA 奖,捐献了自己藏品给香港M+ 艺术博物馆,奠定了M+在亚洲的重要地位,他在海外策划了众多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也通过各种方式促成了中国当代中许多重要转折的发生。对于任何一件事情的理解,都包含对这个事情的参与者的认识,它是参与者在行动过程中所呈现和遗留的证据。 在这个背景下,希克和赵半狄的特殊身份、经历和价值,使得这幅被赠予的作品获得了一个全新的状态,它不再只是一张美学和功能性单一的绘画作品,它也不只是可以进行商业流通的艺术品。它在创造者和拥有者所包含的多重体系中被重新界定与认识,它的价值、意义、功能已经脱离作品内容本身,而是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关系,这个关系将人们重新带入产生它的历史、语境和所经历的发生中去。
2010年,赵半狄鼓励发动了中国超过两万名青少年,展开头脑风暴,以熊猫为题进行艺术创作,并将作品销售的所得款用于实现赵半狄的另一个目标,为河南省开封县仇楼镇建一所孤老院。2013年,这个目标得以实现,46位孤寡老人入住这所孤老院。也是从2010年开始,赵半狄围绕这个主题,拍摄了电影《让熊猫飞》,影片中的人物都是活动的真实参与者,电影以故事片和纪录片交错的形式,表达了赵半狄的初衷,对创造和创新思维的鼓励。《让熊猫飞》在2013年六一儿童节进行全国公映,观众共计超过200万人。这些事实的发生也缘起于一个契机,希克对这个项目的参与和赞助,在四年的过程中,希克不断的介入和推动这个项目的思想讨论,身体力行的参与许多创作和实施的细节,希克成为这个项目另一种意义上的创作者。也正是这个原由,赵半狄和希克协商,以一副绘画作品作为礼物,给予希克谢意。
事实上,赵半狄和希克并不仅是这件事情的唯一参与者。当赵半狄为孤寡老人建起一座孤老院时,当赵半狄将他的创新思维,通过各种方式得以和社会系统互动和交流时,希克和赵半狄同时给予了这些获益者一份礼物。这个礼物变成了一种思维的馈赠,它所带来的也是关于人们创新的思考方式和认识方式的改变。艺术如何更有效的介入现实,并给现实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或者说,艺术品的功能和价值是什么?它的传播是如何展开的?作为收藏家的希克以何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参与?赵半狄和希克又是如何认识艺术在现实中的可能性的?
从赵半狄告别绘画,希克参与中国当代艺术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和社会现实经历了许多转变。在这期间,赵半狄独特的艺术方式,希克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推动,都使这幅20多年后出现的绘画作品包含了诸多的信息和形态。2015年5月19日,赵半狄将在北京CCAA给予希克先生这份礼物,作为对历史的回应,而这份礼物所象征的长达四年的工作,又会给予我们何种启示?它发生过什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发生?而这个已然发生的事实所包含的过往,又会激发哪些新的可能?
(文/崔灿灿,独立策划人)
活动:“赵半狄答谢乌利•希克先生一幅画” 互动活动及私人酒会
主持人:冯博一、刘栗溧
对话人:赵半狄、乌利•希克、冯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