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王萌:古境的超现实诗学

时间: 2016.3.7

 ——读王烨“跨媒介”转换中的自然意趣与幻想语法

王烨的绘画参与到新世纪中国艺术“文脉觉醒”的文化发生进程,并在尝试中逐渐提供一种“跨文化”探索的个体经验。20世纪的艺术横贯东西方体现出对于“视觉现代性”的依赖和藉此所派生出的不同艺术流派和主义的迭生,在“进化论”和“反思进化论”的张力中将人类的艺术导入“现代主义”及其之后不断论争的文化逻辑之中。在由那些激进美学的信奉拉力下,也客观上创造出许多新的视觉可能性,将人类对于艺术的理解方式突击性地扩大到更开阔的思维地带。然而在快速追逐现代、前卫抑或当代的进程中,也难免体现出一种对于古典艺术和传统美学的简单化否定,这是一种新事物创生期可以理解的“排他性”和对自身价值的强势宣言。随着21世纪艺术语境的不断展开,特别是经历了“新潮美术运动”、1990年代激进转换和新世纪的多元化探索,“传统”、“古典”和“文脉”的价值被重新重视,这种重视不是20世纪前没有发生现代艺术运动和当代艺术转换时代的那种“古典内部的稳定”或“传统单一视角下的传统”,而是激烈的“视觉革命”和“方法扩展”之后在当代新世纪的视觉起点上对古典和传统秩序下的艺术进行选择性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由此,一种“跨文化”语境中的艺术观念开始显现在艺术家创作的自由世界,成为21世纪中国艺术在思想资源和视觉储备上为艺术主体性重塑取得进展的有力保障。要理解王烨近期新作的基本方位,就必须理解这一“跨文化”的艺术语境。

80后艺术家王烨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这所中国美术的最高学府,她系统掌握了绘画艺术较高的造型能力,特别是壁画系的学习使她开阔了对于绘画材料和媒介如何转化为方法和视觉质感的灵敏性。在美术学院,欧洲古典绘画的“坦培拉”技法、现代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和后来吸引她艺术主要走向的中国传统“宋画”,为王烨这批绘画的生成提供了媒介技术、创作方法论和视觉资源的主要源泉。这是王烨艺术大环境中的具体情境,她的画正是在纸本水墨的中国传统和木板蛋彩的欧洲古典之间,以中国宋画为方向,融入现代主义的超现实手法,形成了属于她的一种可以称之为“跨媒介视觉转换”的独特个体语境。

以精工与隽雅为特征的宋画院体成为后世垂范的经典,那种刻画自然的高度精巧以别具一格的“情致”形成绘画与自然巧妙结合的艺术方式,在“写真”的艺术观念下使得画中的世界总含有一种自然的诗意。王烨的艺术创作从宋画出发回到今天绘画的新地平线成为她作为一名画家真正意义上找到自我的开始。她要将中国绘画当中的那种“古意”透着朦胧感和微妙变化的雅致色阶“跨媒介”地与作为油画前身的欧洲蛋彩画独特的朴质和厚度感“互为转换”,这既是一种艺术家自觉的复写、改写和视觉翻译,更是一种在今天具有“跨文化”意义的创造性转换,这种探索为实现源自不同文明中不同艺术美感之间的“相互激发”和有效对话提供了重要的可能。

有趣的是,王烨将女性艺术家敏感而富有理想的特质注入其中,成为绘画生命的内在源泉。在木板蛋彩画上的实践并非简单翻译宋画中的画意从而获得另一种绘画媒介在共鸣中生成的视觉质感,王烨更加希望这仅仅是绘画的开始而非目标的完成。她进一步将这种复生在新媒介中的那些古意的自然,将那些竹石、兰溪、山雾、鸟兽所营构起来的意境进入艺术家主体建构和叙事发生的基本环境,从而获得一种将古意转化为“古境”的“剧场化”营造,而让那些画面中超越自然意识之外的倒影、幻想情境、拟人寓意甚至那些颠覆再现法则的物象之间的超现实“形变”和“叙事”显现起来,生成一种新的意义。确切说,王烨要让艺术家主体的想象和追逐在诗意的氛围中能动地“介入”这种古意的自然而获得一种改写、转换和心灵叙事。

正是在这种语境中,王烨找到了她大概从2010年开始的这种木板上的坦陪拉转换,大概可以概括为“古境中的‘自然移情’与‘幻想语法’”。随着对蛋彩木板绘画的通晓和掌握,王烨展开了另一个维度,即将坦陪拉的厚朴质地和写实优势反哺到纸本水墨的绘画世界,从而将东西两种绘画方法实现互渗和沁化,让写实造型的体量、透视和物的骨性充实起水墨的“灵”与“透”,这就从双向的“跨媒介”中找到了“沁化”的当代之路,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在新近创作的作品《独特的阅读》中,王烨有趣的视觉语法显露地较为典型:兰花边上的赏石随着肌理的变化逐渐转为一本打开阅读的古书,随着纸张的燃烧飘起的烟雾升腾化为舞动的飞鸟,画意传心物态,蔚有生意。这种创作方法论上的现代“超现实想象”与宋人论画而尚“意”的士人书写形成了一种跨越文化的合境,在“古典意气”与“现代观念”之间传达出一种“古境今意”。在自然诗意、古代画意之间,王烨适度主体想象的“超现实化”,在造境、状物、表意和我思的境界中找到了她结构自身绘画视觉图像的美学修辞。无论是《峰回鹿转》、《近朱者赤》、《无用之用》、《心灵的方向》、《竹醒》,还是《一次公开的对话》,都在令人向往的画境中置入托物喻情与幻意的联想,王烨用她这几年摸索和熟识的视觉语法建造了属于她的桃花源,诠释了“梦境”的意涵并突显了艺术家的主体在场。

可以肯定,王烨会沿着自己的艺术方向继续挺进,将她绘画世界中的那种独特的“古境的超现实诗学”以及她独立探索的“跨媒介”转换中的自然意趣与幻想语法在艺术的意趣与品位中继续酝酿滋养,在形似与状物的不断精深中渗入情致,在笔意的运行间彰显文化的诗学……。这些都让王烨所选择的艺术道路充满了更多令人期待的可能,她的绘画之路是一种古意的青春,也是一种感性的理性升华,期待着她的艺术取得更多的可贵成果。

王萌(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
2016年2月于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