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乔晓光:活态文化·冰雹与祭祀——后张范 “立夏祭冰神”个案的村社文化调查(下)

时间: 2016.5.22

(五)冰雹与祭祀

1、平乡县有关冰雹的历年灾害记录例表

2005年5月、2009年5月两次赴后张范村“立夏祭冰神”田野调查中,我们得到了县政协和县委办公室以及文化馆的支持,从得到的《平乡县志》和气象局资料中了解了平乡县的自然冰灾历史,为我们了解观察后张范村的习俗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我们正是采用了自然科学的气象数据统计与后张范村村民口述调查结合的方法,才了解到后张范村真实的冰灾状况。

雹灾与冰雹线:平乡县有记载的雹灾共发生8次(参见上表)。平乡县降雹最早出现在4月份,最晚出现在10月份,多集中在6、7月份,且绝大部分出现在下午2时至6时。降雹时间一般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最长达30多分钟,最短为1至2分钟,冰雹最大如蛋卵,个别如馒头,小的如豆粒。降雹路线一般为一条狭长带。群众称“雹打一条线,旧道年年串”。本县降雹多从任县、巨鹿县入县境,主要雹径有两条,一为从任县入重义疃,经节固、乞村、河古庙入广宗县境,此条雹线路径长、范围大、频率高,对本县影响最大,如1982年即由此线而来。一为从巨鹿县入游庄、经寻召、冯马入广宗境,此条雹线,路径较短,范围相对小,但频率也较高。” [18]后张范村属于寻召乡,在第二条由巨鹿县入境的冰雹线上。在平乡县调查中我们发现,有 “立夏祭冰神”习俗传统的村庄分布与冰雹线是基本对位的,只是近十多年来,那些以面塑祭冰的村庄,习俗淡化了很多,但后张范村以活物祭冰的习俗仍沿袭不衰。

3、冰雹与农作物

(1)邢台地区天气系统统计[19]
(2)主要农作物及经济作物

平乡县自古以来就是个典型的农业县。民以食为天,农作物以粮食为主,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在民国时期,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谷子、高粱、玉米、山药、黍子、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花生、烟叶、蓝靛、蓖麻籽、油菜籽、蔬菜等。新中国建立后仍以粮食作物为主。粮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2%,占农业总产值的56.7%,在农业中占绝对优势。[20]

(3)农作物物候观测

平乡县气象站自1986年后开始进行物候观测。农作物中,冬小麦和春播棉对播种日期要求较严,大秋作物对播期要求较宽,既可春播也可夏播,但也讲究春争日,夏争时。农作物中冬小麦抽穗期5月5日前后,成熟期6月6日前后;夏玉米(中熟品种)播种期6月10日,出苗期6月14日;春播棉播种期4月20日,出苗期4月27日,现蕾期6月13日,开花期7月8日以后,吐絮期8月25日以后,终长期10月30日。[21]

(4)小结

根据上图“邢台地区天气系统统计表(1978—2006年)”,我们可看出,平乡县后张范村的冰雹灾害发生时段多在5-6月份,按照列表天气系统分析中“6-7月西北气流型居多”的观点,后张范的冰灾应属“西北气流型”天气影响为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后张范村“立夏祭冰神”祭祀地也选在村庄的向西北路的地方,当地俗语曰“西北天不是好天,不下冰雹就扔砖”。会首们说,到了每年立夏日这一时辰,烧“三黑”的时候,风向就变成西北风了。公历5-6月间,正是当地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和春播棉的重要生长期,这时发生的冰灾会使全年收成损失严重。在以往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生存来源的年代,这是无法弥补的灾害,会使生活无法维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十多年,农村从物质经济上比以前好多了,家家有余粮,吃穿好多了,农业不用交税了,国家有补助农业款,因为化肥贵了。’村村通’使路也修通了,合作医疗到县里看病能报销70%,以前不让干的现在都让干了,村里收麦子都用收割机,农民比较满意,现在祭冰为了保丰收不是迷信。” [22]在后张范祭冰由原来的保生活变化为保丰收,村庄经济状况的好转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使祭冰习俗的功利取向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4、冰雹与祭祀

在邢台市气象局许新路提供的“近50年邢台地区冰雹天气气候统计特征”一文中,他根据邢台地区18个气象站1957—2006年的冰雹资料分析,绘制了1957—2006年间“邢台各地降雹累计次数分布图”和“邢台地区年代降雹分布曲线图”,由“邢台地区年代降雹分布曲线图”可看出,“60年代为相对少雹时间,随后急剧增多,70—80年代为冰雹多发期,80年代达到峰值(10年共计161站次),而后又迅速下降,90年代以后冰雹则明显减少,目前处在低谷区域,我区现在处于少雹阶段内”。[23]

根据平乡县气象局提供的冰雹统计表来看(见前文:“平乡县有关冰雹的历年灾害记录例表”),和邢台市气象局提供的资料分析情况基本相符。平乡县上世纪五十年代冰灾记录三次,六七十年代未有气象资料记载,八十年代有三次冰灾记录,九十年代有三次冰灾纪录。其中以5、6月份为冰雹灾害主要发生时段。今年在后张范村进行的口述调查中,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说从记事起,村庄受过不多的几次冰灾,老辈人说因为祭冰神,没受过几次伤,平乡县气象站记录的雹灾并没有都发生在后张范村。我们从现有的邢台市及平乡县气象资料分析,平乡县并不是冰灾最多的地区,而后张范村在平乡县属于近五十年冰灾频率发生相对较低的地区,而冰雹发生频率多的邢台县、沙河县一带,近五十年发生次数均为42次,平乡县属于18次数分布地区(见图:1957—2006年间“邢台各地降雹累计次数分布图”),邢台县、沙河县一些有“冰窝”之称的村庄并没有祭冰的信仰习俗传统,只在邢台县乡村调查到下冰雹时往院里扔菜刀的习俗。因此,在自然(冰雹灾害)与村社文化祭冰信仰的关系中,我们发现,自然与文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并不是冰雹灾害发生频率越高的地区就会产生民俗信仰对应的祭冰仪式。自然因素是催生文化信仰祭祀行为产生的原发驱动力,但文化行为及仪式的形成还有源自人类自身文化传统的思维及行为方式的选择与文化传统的“心理惯性”。民间文化在与自然的对应关系上并不是逻辑因果式的,而是一种“天人感应”式的关系,而现实的调查数据显示,冰雹发生过于频繁的地区,或许会使祭祀无法显灵。而祭祀活动能够形成的地区,正是冰雹发生路线比较固定,而次数并不十分频繁的区域,祭祀正是在冰雹较长时段的间歇中和每次降冰的局部变化中显示出意义和功能的。在后张范村的口述调查中,也反映出村民对祭冰与自然冰灾现象的文化对应心理。在口述调查中,许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在强调本村从记事起,因为祭冰,没有发生太多的大冰灾,78岁的马寅申是“龙神会”的老会首,也做过多年村支书,是村里热心村社民俗活动的有威望的人,他说从二十岁当会首,明年又要轮上做会首了。村上闹过几次冰雹,有的因为是村上有会首没忌口,下了冰雹,但不太大,没害庄稼。有关下冰雹的原因,还有别的说法,72岁的赵芬斋是“花花好”妇女,她说破四旧、立四新时,把“行好”的抓走,把神楼拉走了,后来下了冰雹。81岁张兆祥老人说,他的爷爷是秀才主持这个立夏的事,那时烧“三黑”,“做功”的也有,任县的安上是从这学过去的。从记事起没下过“大冷子”,现在下冰雹是忌口忌不住了。立夏节作为二十四节气类型的节日,根据清代及民国县志资料查阅曾是全民性的节日,后张范村“立夏祭冰神”的习俗传统能传承至今,一方面和周期性发生的自然冰灾有关系,同时还有内在的村社文化信仰传统的力量。自然冰灾在平乡县形成了固定之发生路线,这个相对固定的冰灾路线,对应的是平乡县冰雹祭祀的习俗传承线。在这个传承线上,后张范村是唯一以活物火祭的村庄,其他村社均以面塑火祭。后张范村专为祭冰成立的村社组织“龙神会”,体现了村民在认同维系村社独有的信仰传统方面的群体心理需求。同时后张范村村社道教信仰传统、“花花好”多神信仰传统,也成为祭冰习俗维系传承的“情感内驱力”。它使村社延续了本土的文化信仰和对自然的敬畏感。祭冰与现实生存的相关性、祭冰和保丰收的直接关联,这些都成为村民传承信仰习俗的最切身的动因。在此,我们看到了自然灾害的因素、地方文化信仰传统的因素、村社中人的生存生产生活需求等因素构成了祭冰习俗的内在相关性,形成了一个动态开放、互补共生的村社传统。

5、“花花好”与祭冰:

(1)“花花好”在村社文化信仰活动中的作用

注:“花花好”的所有习俗信仰活动均做“功”(剪纸),根据祭祀内容所做“功”有大小“功”之分

从后张范村调查的一年内的节日例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除去传统的全民性质的重要节日外,属于地方性村社民间信仰的祭祀活动,村社“花花好”妇女群体都是积极参与主体。其中属于后张范村最重要的两项村社性质的信仰祭祀活动,一是“立夏祭冰神”,二是六月十五日“打醮”,这两项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是以男性为主体的。“立夏祭冰神”由村上的“龙神会”组织活动,会首不用信佛,只是活动的组织实施者。“打醮”由道士组织完成,平乡县一带有乡村农民做道士的传统。后张范村现在仍有七人在县道教协会登记,为正式的道士。乡村道士有家传的,也有拜师学的,他们有些认字,能读道士经、会读乐谱、会乐器、能演奏道教音乐。乡村道士主要操持完成村社道教活动的信仰仪式。

“立夏祭冰神”和“打醮”两项活动的重要场所——祭祀神棚中的神像布置及敬神的各类伞、旗、幡等剪纸的“功”,都是由“花花好”的妇女们完成。“花花好”“做功”的剪纸不仅成为信仰祭祀空间的代表象征,同时,也是村社每个家庭与神沟通、敬祭、实现吉祥心理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节日例表中,日常的村社信仰祭祀活动,均以村社“花花好”的妇女们自发组织完成。在后张范村,有妇女们聚会祭祀的固定场所。在村庄主街道西侧的一间红砖房中,妇女们在此进行祭祀活动。这间房屋也是存放祭冰使用的神像画的地方。乡村中老年妇女聚会祭祀念经、烧“功”,其中不仅是为家族求吉的心理需求,也有生活的因素在其中。农村三、四代人的家庭,生活琐事很杂,各种矛盾也很多。村上老人讲,“花花好”们“行好”,因为岁数大了,这样做能占住心害眼儿,不想别的杂事,不管年轻人说什么,不乱心。村上年轻人行好的少。信佛“行好”也是处于人生弱势阶段乡村老年妇女的一种自我慰藉。

(2)“花花好”在村社祭冰习俗中的角色变化

在后张范祭冰习俗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该村两项最重要的祭祀信仰习俗活动——“打醮”和“立夏祭冰神”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是不允许“做功”的“花花好”妇女们进醮棚(神棚)的。认为女人有月经,身上不净时不让进棚,也不让穿皮衣、皮裤的进。八几年打醮时不让女的进不行了,当年冷冷清清的,有些事离了女的不行,后来改了,让女的进了。[27]

在后张范村“花花好”妇女的口述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妇女从作为进神棚的禁忌者,转换成在神棚中祭祀活动的参与者这样一个角色变化的过程。从“邢台地区年代降雹分布曲线图”中我们可看出,“70—80年代是冰雹得多发期,80年代达到峰值。”(许新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这一时期正是妇女们角色变化的开始,但并不是自然冰灾的多发期促成了妇女在祭祀中的角色变化。在口述调查中我们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化的政治因素——“文化大革命”使然。在文革中,由于政治上的禁忌,由男性主持的两项村社重要祭祀活动“打醮”和“祭冰”都被停止。五六十年代“破四旧、立四新”时,县里和公社就已经开始禁止这两项活动,村上一些做功的妇女和道士还被抓走过。[28]

上世纪1966年—1976年正是“文化大革命”,是宗教和民俗活动被禁锢的年代,也是邢台地区自然冰雹灾害多发的时段。而实际情况是后张范村在文革时的“祭冰”习俗并没有中断,村里的男人已无人敢去组织正式的祭祀活动,妇女们“做功”也是被禁止的。但村上“花花好”的老年妇女不怕被抓,她们偷着组织一些热心的妇女在家里做个“小功”,“老娘们”偷着念经、做面鸡、面鱼、面猪,在院里偷着完成祭冰神的仪式。在文革“祭冰”的秘密祭祀活动中,村上的“花花好”核心人物是“宪银娘”。她对信佛祭神坚定,会念经、会“做功”,是“花花好”妇女祭祀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心骨,有了她,大家不怕了。正是在文革这样的全民性社会化的特殊政治时期,“立夏祭冰神”的主祭者男性群体成为政治的禁忌者。而村社面对自然冰雹灾害逐渐增多的状况,习俗信仰的力量并没有被政治的压力所泯灭。信仰的活动通过乡村中老年妇女这样一个被官方政治忽视的群体,以自发性的秘密组织活动去完成传统周期性的冰雹祭祀。

文革十年,后张范传统村社信仰习俗活动是被禁锢的停止期。乡村“花花好”的妇女们以隐蔽的方式维系着村社独特的冰雹祭祀仪式。文革结束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政治禁锢结束,传统的村社民俗活动开始复苏。进入八十年代,国家宗教政策放宽,散居农村的道士开始相约恢复传统的斋醮法事。村社传统的信仰祭祀活动恢复了以男性为活动主体的习俗传统。但同时,改革开放也给村镇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及新的经营方式,乡村开始办工厂,从事商品经济。这些变化影响了村上的中青年男性,他们开始对村社传统信仰习俗淡化。八十年代初,已经恢复了的传统祭祀活动,没有妇女的积极参与,已经无法顺利圆满地完成。“花花好”的妇女们,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因素的变化状况下,进入祭祀活动主体的。但实际情况是,主持重要祭祀仪式活动的主体仍是男性主体。但整个活动的过程,“花花好”妇女们被允许进入祭祀神棚,并可在神棚中参与到整个的仪式过程里。

(3)宪银娘

对后张范村“花花好”的核心人物宪银娘的口述调查,具有独特的代表意义,她的生活经历不仅反映了乡村妇女对“花花好”信仰方式的认同和传承,也反映出乡村妇女在村社文化传承中的角色意义和作用,同时,她也是后张范村村社“花花好”信仰文化内涵最具代表性的解释者,是剪纸“做功”的代表传承人。宪银娘原名张华宾,72岁,是后张范村“花花好”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她是全村“花花好”信仰活动中念经最多,制作“做功”的剪纸彩扎能力最强、会做种类最多的人。

宪银娘老伴已去世,她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六个孙子、三个孙女、三个重孙。三儿媳妇范玉轻(47岁)20多岁嫁到谢家后开始和婆婆学念经和“做功”。

宪银娘六岁时没了爹妈,那时大哥、大姐出去了。十一岁时,哥哥出去玩,她就在家织布纺活,与哥哥轮流做饭。十六岁结婚嫁到本村开始学习“做功”。六几年灾荒和文化大革命也没停,妇女们都偷着做,没断过。“做功”来本村就学会了,眊一眼就会,年年被请去“做功”。老伴在世的时候不让做,因为这事老打架。老伴去世了轻松了,公开做起来了。

宪银娘是做啥功念啥经,很多经都会,像《老母经》、《龙神经》、《玉皇经》、《灶王经》、《佛爷经》、《请神经》等,会背一百多部经,不识字,都在心里记着。以前老人行好时她跟着学背,跟着就学会背了。现在行好的人不多了,年轻人不信,上班没时间,家里只有三媳妇学,其他人都不学。三媳妇识字把经记下来,回去背。宪银娘说那时学经,睡觉时都有神仙教,是神仙点化的。当年村里的文章爷爷(梁礼模)做功、念经都会,是“花花好”的头,他有好多经书。四清时公社抄行好的,县里让公社把神像抬走了,五月大冰雹就砸。[29]

宪银娘的师傅是本村会做功和读经书的老人梁礼模。他一辈子行好,也是村社信仰传统的代表传人。我们在对他儿媳妇赵芬斋的调查中也证实了这点。赵芬斋72岁,也是后张范村“花花好”会“做功”的热心人。赵芬斋娘家是前张范村的。原来孩子多,不做功,后来孩子大了,跟人家学。39岁时有病开了刀,开始年年“做功”。文革时,老婆婆们偷着做个小功。那时是在夜里烧功,不用活猪、鸡、鱼祭,做面猪、面鸡、面鱼烧,宪银娘领头。文革时批斗抓行好的,公公(梁礼模)什么功都会做,神楼、老母船、扇、宝号等。公公七几年去世的,活到今天一百多岁了。公公食素,就爱行好,是“花花好”的头,做功、念经都行,宪银娘就是跟他学的。破四旧立四新时公公被抓到县里去,还让孩子们把桌椅板凳和做的功都拉去了,放出来后还是行好。公公的父亲相当于秀才没考上,有顶子和朝靴,死时还穿这衣服。村里会做功的都是岁数大了才开始。“花花好”的目的就是求平和,求家里好。男的行好的少,主要是女的。宪银娘的信仰经历是个代表性的个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村社文化信仰的传承群体,中老年妇女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中老年妇女中像宪银娘这样以磨难坎坷的人生投入信仰活动的人,也正是掌握村社文化“秘密”和仪式技能的人,乡村妇女中的文化能人是村社习俗活动的灵魂。

(4)“花花好”祭冰习俗中“做功”的剪纸类型[30]

①香伞:香伞又称“宝伞”和“花伞”,只在“打醮”和“立夏祭冰神”这两项重要的习俗活动中使用。香伞为圆形,以竹篾做骨架,裱糊彩纸,以纸扎的彩花和剪纸的花草纹样装饰。下垂的彩穗以彩纸卷香制成,大型的香伞会有百柱香穗。香伞制作程序复杂,难度大,属于彩色纸扎手艺。其中包括:扎伞架、裱糊伞形、剪制彩色套贴剪纸、扎纸花、彩纸卷香穗等。香伞多为老年妇女中的能手所为。一般香伞制作一对,悬挂于祭祀神棚中,成为敬神的重要象征。一对香伞中各有垂挂的彩色纸人,一为九家姑姑;二是六家老母。做香伞的妇女解释,九家姑姑是王母娘的姑姑,管救苦救难;六家老母是庙里的老母,叫不上名。祭祀活动结束时,焚烧香伞,以示送神。

②神楼:神楼是安放神位用的彩色纸扎,祭冰用的神楼里安放的是108位龙王(以汉字书写的108位龙王的名谱),神楼摆在祭冰活动的闫家家庙正屋里的主神位置。神楼制作也是比较复杂的纸扎手艺,今年祭冰用的神楼是80岁的闫效绸老奶奶做的。神楼制作的工艺包括:扎神楼架(传统用秸杆,现在改用钢筋架,烧完后还能反复使用)、裱糊神楼、贴制彩色剪纸、扎纸花,做神帘和房脊兽等。

③通天旗、通天宝、宝号:这三种类型剪纸,是邢台东部乡村民俗使用比较普遍的剪纸类型。在一些地方性重要的信仰习俗活动中如“打醮”、“立夏祭冰神”、“二月十九祭老母”都使用这三类剪纸。其主要功能是“花花好”妇女以铰剪纸“做功”的方式敬神。一般做此功的多为岁数大,已有子孙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做功”为求平和,求家里好。这三类剪纸在民俗活动中悬挂在祭祀神棚中,也是构成祭祀信仰空间的重要象征。祭祀活动结束时,焚烧剪纸以示送神。

通天旗:形状为“”形,用彩色套贴剪纸的方式制作,旗中剪有牛郎、织女、银河、鹊桥、供桌及花草纹样等,旗上的三角形每个角有纸花,中间有莲花纹样。旗两边有剪纸飘带,旗下部有带剪纸纹样的穗头。“通天旗”代表通天上之事。

通天宝:形状尺寸和“通天旗”一样,同为“”形,常和通天旗做成一对送神。“通天宝”上的图案为排列多层的折叠式元宝状图形,上贴有“天”字。旗上的三角形每个角有纸花,中间是“瓶里插花”剪纸纹样。旗两边有剪纸飘带,旗下部有带剪纸纹样的穗头。“通天宝”代表通天上的事。

宝号:形状和“通天旗”一样,同为 “”形,尺寸比“通天旗”小。“宝号”意思是上天挂号,念“挂号经”,宝号上的三个“天”字叫“三天挂”。

④一坛功:敬祭时烧“一坛功”,是河北邢台东部乡村“花花好”妇女们平时信仰祭祀活动常用的剪纸敬神方式。“一坛功”是一组剪纸,其中包括:一对旗、伞一个、抄子一个、花一束、幡两个、灯笼两个、扇子一个。重要祭神活动做的“一坛功”用的是“龙凤旗”,做五朵花,称“大功”。一般的祭祀活动用的是“五福捧寿”旗,做的是三朵花,称“小功”。这些剪纸通常由几个妇女共同制作,完成后插在纸做的香炉或装满粮食的斗中,祭祀活动完后,焚烧送神。

(六)发现的问题及其思考

1、问题之一:文化与自然对应的个案启示

(1)非物质文化以面对自然的生存选择,在文化与自然的对应关系上构成了文化生成的本原价值观和有地域针对性的文化方式和信仰内涵。村社活态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与自然的关系是非逻辑因果式的,更多地体现了“天人感应”和生命“对偶”阴阳互补共生的文化思维传统。

(2)以人为本、口传身授的活态文化,民众是作为文化的承载者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但真正对文化产生影响的是时代生活的变迁和代表性传承人(文化能人)的文化参与实践使文化有了适应性和应变性的发展。

2、问题之二:村社是活态文化承载的基础实体

中国乡村的非物质文化以村社为最基本的社会实体,承载、传承地方活态文化传统。村社成为文化传承的基本社会实践单元,村社构成了活态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社会模式。

3、问题之三:为生存的“民间美术”文化观

民间美术作为村社文化信仰及民俗生活情感实现的手段,其造物的目的是为生存的。生存信仰与生活情感的需求决定了民间美术的方式方法。因此民间美术在功能上既表达民众的情感,同时也成为神灵或祖先的象征。民间美术隐喻的主题是非个体艺术化的,其表现的是民众群体围绕着生存信仰主题的生命内涵。单一审美化的美术创作在村社传统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民间美术”的概念不是生活经验事实的表述,是以精英文人为主体的艺术概念的表述。民间美术在活态文化当中属于生存信仰与生存情感造物的传统,其与口传文化有着直接密切的关联。

4、问题之四:活态文化的特征

(1)活态文化的现时性:活态文化是指以村社为代表的,仍在存活使用着的文化传统。其既不是古代文化形态。也非现代文化形态。不同民族的村社文化有其自身文化传统的归属性。

(2)活态文化的历史承继性:由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没有断裂的发展历史。以村社文化为实体的文化传统,有相应的文化区域的历史文化传承。但这个区域不是单一的考古文化区域的对应,也不是历史事件及历史文化发源地区域的单一对应。以人为本的村社活态文化有更复杂的历史迁徙背景和文化信仰认同区域。即使在相同的文化信仰认同区域,许多村社在文化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性。因此,活态文化的区域性文化历史传承圈,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那些非文化因素的影响。区域性文化历史传承圈的认定要以文化流传与发生地的具体事实调查为准。

(3)活态文化的共生性

①村社生活形态(自然、农业、族群、信仰习俗、村社经济等)的整体性和文化生态的相关性,决定了村社文化的共生方式。地方性的宗教信仰、民俗、民艺、口传文化、村社经济等因素互补共生,共同构成了村社传统。

②活态文化的思维特征:

混沌的特征:

活态文化作为村社以文化信仰为核心的公共性(公开的)情感生活,以人与自然感应关系的文化思维模式,注重生存(生活)经验的文化认知传承实践。文化以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历历法时间意识贯穿,以隐喻性的文化空间(节日、祭日)应对实现时间意识中的信仰主题。活态文化以开放的文化格式和现实的生存需求为文化传承的主干,在文化的内容及形式上具有很大的变易性、同化性和包容性。文化的有机性与无机性、有序性与无序性共存,混沌的特性称为活态文化本体存在的内在生命特征,也是大自然的生命特征。原始朴素辩证的生命对偶思维成为活态文化传承的经验“哲学”,也成为民众思维的经验基础。

(4)归纳活态文化特性:

①活态文化在文化与自然的对应关系上发展了天人感应的文化思维传统,不注重逻辑因果关系,注重天人感应的生存(生活)经验,注重选择适合地方生存和具体族群生活情感的文化方式。

②活态文化以村社为文化传承实体,村社生存(生活)形态的整体性,形成了村社文化互补共生的特性。文化内部之间的关系以混沌性生存生命价值观为原则,形成了开放式的文化格局(仪式),表现出很强的文化应变、适应、顺从、同化等多因素。

③以人为本的村社活态文化,文化传承依附于村社生活的需求,依附于代表性传承人的参与实践。因此,生活形态的变迁与代表性传承人的变故,使文化潜在着脆弱性、濒危性和文化的不可再生性。

④活态文化注重传统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历时序性,以隐喻的“文化空间”(节日、祭日)方式,实现时序中的文化信仰节点。艺术服务于生存(生活)需求,艺术是文化信仰实现的情感手段。

七、由事实引发的思考

1、村社活态文化的个案研究,旨在发掘以具体区域活态文化事实为宗旨的文本表述,这一宗旨确立了村社活态文化事实作为活的文本的学术价值,消解了田野与文本的界限和要不要田野的争论。活态文化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把田野与理论的方法都融入了事实调查研究为主体的学术实践中。寻找适合贴切事实的文化表述,成为活态文化研究有事实针对实践的学术价值观。

2、后张范村“立夏祭冰神”个案的调查研究,反映出村庄农业文明的文化根性。文化对应于自然,村社文化信仰中保留了对自然及其相关神灵的敬畏感和由信仰沿袭下来的村社文化仪式。只要村社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存在,族群居住稳定,村社文化的需求就会延续。在后张范村的调查中,村民表现出对祭冰能传下去的信心,在经济逐渐好起来的后张范,村民普遍表现出对代表村社身份的祭冰习俗的重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在冰雹灾害低发期,以及村社文化的转型期,文化信仰内涵由农业功利性趋向社会财富功利观的发展趋势,文化方式中也出现城市化影响的因素。年轻一代中的活跃者更企望将祭冰与商业化的庙会结合,但遭到了老会首们的反对,因为这样做附近亲戚来会打破忌口,同时也增加经济开支。但这反映出乡村自身潜在的文化开放与商品经济活动结合的发展趋势。

3、以村社为依托的“立夏祭冰神”习俗,使我们看到了村社文化蕴含的深厚文化根基和民众对文化信仰需求的热情,也看到了村社文化为村社自身生活带来的凝聚活力和生存的“心理秩序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仅是国家体制内的管理工作,体制内实现不了真正的文化传承。国家非遗保护事业,如何通过体制激活生活形态的文化传承,尤其是村社文化形态民众的传承热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仅仅是建设物质化的新农村,提升经济生产,同时要考虑到新建的村落与自然相对应的村社文化建设。如何保护农民的文化信仰、尊重农民的文化权益、激活农民群体的文化传承热情,保持村社在中国特殊的文明转型期继续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作用。国家应当为村社文化传承提供真正有效的方针政策、资金支持与管理服务,这些都是当前非遗保护不能回避的社会现实问题。

鸣谢:后张范村2005届、2009届“龙神会”全体会首及“花花好”“做功”的代表性传人,他们对我的田野调查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同时也感谢我的研究生谭芳、林雅秀同学,她们为田野调查的记录及整理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2009年7月25日完稿)

本文引自《田野的经验——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论坛论文集》,主编冯骥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中华书局,2010年6月。

注释:
[1]方言信息来自后张范村村民的口述调查
[2]《中华风俗词典》叶大兵、乌丙安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1990年1月第1版,P30
[3]《中华风俗词典》叶大兵、乌丙安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1990年1月第1版,P31
[4]《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1989年9月第1版,P704
[5]《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1989年9月第1版,P842
[6]《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原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1989年9月第1版,P129
[7]《平乡县志》河北省平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北京)1999年12月第1版,P849-850
[8]《平乡县志》河北省平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北京)1999年12月第1版,P7-21
[9]《平乡县志》河北省平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北京)1999年12月第1版,P51
[10]《平乡县志》河北省平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北京)1999年12月第1版,P97
[11]《平乡县志》河北省平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北京)1999年12月第1版,P92
[12]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第一章《雹神》讲的即是王公筠苍(王孟震)的奇异传闻,与此传说相符
[13]根据2009年后张范村“立夏祭冰神”当届会首、村长梁志坤(54岁)口述调查整理
[14]根据2009年“立夏祭冰神”田野调查信息综合整理
[15]根据后张范村“龙神会”手抄本《龙神会》(1987年12月28日抄录),以及2005年、2009年“立夏祭冰神”田野调查信息综合整理
[16]从古代到1987年记载的平乡县冰雹灾害见《平乡县志》河北省平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北京)1999年12月第1版P8-39
从1982年到2004年记载的平乡县冰雹灾害见平乡县气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
[17]《平乡县志》河北省平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北京)1999年12月第1版首页,信息综合2005年5月和2009年5月两次立夏祭冰田野调查
[18]《平乡县志》河北省平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北京)1999年12月第1版P134
[19]许新路《近50年邢台地区冰雹天气气候统计特征》,引自《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20]《平乡县志》河北省平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北京)1999年12月第1版P254
[21]《平乡县志》河北省平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北京)1999年12月第1版P105
[22]根据2009年后张范村“立夏祭冰神”田野调查时老会首马寅申(78岁)口述调查整理
[23]许新路《近50年邢台地区冰雹天气气候统计特征》,引自《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24]许新路《近50年邢台地区冰雹天气气候统计特征》,引自《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25]许新路《近50年邢台地区冰雹天气气候统计特征》,引自《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26]根据2009年后张范村“立夏祭冰神”“花花好”妇女“做功”代表传人口述调查整理,谭芳制表
[27]根据2009年后张范村道士闫永斌(69岁)口述调查整理
[28]根据2009年后张范村“花花好”代表人物赵芬斋(72岁)口述调查整理
[29]根据2009年后张范村“立夏祭冰神” “花花好”的核心人物宪银娘(原名张华宾,72岁)和赵芬斋口述调查整理
[30]根据2009年后张范村“立夏祭冰神”“花花好”妇女“做功”代表传人口述调查整理
[31]根据后张范村“龙神会”手抄本《龙神会》(1987年12月28日抄录),神楼内一百零八尊龙王名单:富贵;灵海;震动;钜国;玉岗;淮海;衣食;州县;阴熬;金眼;官职;城市;云雨;诸天;雨水;无上;咸天;上帝;真圣;威德;顶拜;变化;法身;四大;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黄帝;东方东海;西方西海;南方南海;北方北海;星宿;日月;天宫;龙王;阎罗;散水;清净;秒罗;列厉;天□;大雨;天雨;法海;修去;净月;虫声;婆山;宝盖;降地;地德;九江;雷电;降雨;山海;龙鳞;金明;天人;水帝;妙法;有德;地狱;天师;任罗;仙真;青色;卜吉;愿发;净日;白虎;凡人;天法;翅罗;天华;天降;天德;伽罗含鬼;伽罗杀鬼;金光;镇宰;花林;莲花;珍盖;玉谷;渊渊;金色;钱财;金头;国玉;宝禄;灵增;医药;库藏;江海;风伯;千万;达利;妙德;太上;宣化;国主;金经;咸地;黄色;道德;真人。
以上具代龙王二字
妇女“做功”代表传人:
黄小妮(道士梁思庆的老伴) 60多岁—— 做香伞
梁思庆四嫂(村中叫她现修娘) 80多岁—— 做香伞
闫效绸 80多岁—— 做神楼
赵芬斋 72岁—— 做宝号
陈香财 65岁——做金斗银斗
闫小俊 70多岁 ——做一坛功
梁连革 60多岁  ——做一坛功
夏小雪 60多岁—— 做一坛功
黄柳琴 70多岁—— 做一坛功
梁翠亭 76岁—— 做一坛功
闫贵民 40多岁—— 做一坛功
刘芬雪 69岁—— 做一坛功
唐杏雪 40多岁(学不久,帮忙)—— 做一坛功
[32]根据2009年5月“立夏祭冰神”调查,谭芳制表
[33]根据2009年5月“立夏祭冰神”调查,谭芳制表

乔晓光:活态文化 • 冰雹与祭祀——后张范 “立夏祭冰神”个案的村社文化调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