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IHA北京分会场介绍丨第二十分会场“专业与美育”

时间: 2016.9.15

以“专业与美育”为主题的20分会,试图讨论艺术教育发展中的变革,讨论不同传统的交汇与差异,以及各自在其艺术教育中的差异如何导致进一步差异的产生、强化或消弥。截稿日为止,本分会共收到投稿30余份,投稿学者来自阿根廷、巴西、德国、美国、墨西哥、西班牙、智利、中国等国家。各位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艺术教育的历史研究、艺术教育在他文化进入时或特殊社会境遇中的变革。

对于艺术教育在各国传统中的历史研究在投稿中占据较大比例,本分会在选择发言人的过程中,一方面考虑了选题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注重选取当下研究中的空白领域。清华大学的郭良实针对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的不同层次,分析了从普及型教育到文人修养教育的不同诉求与方式;瓦尔堡研究所Barbara Furlotti则选取了17世纪美第奇家族的案例,通过研究该家族青年成员跟随著名艺术家学习素描、绘画与雕塑等的情况,探究艺术教育对欧洲统治者阶层的意义与作用,及其侧重选择某些艺术类型的特殊意味;马德里美洲博物馆的Rocio Bruquetas在新古典主义美学的视野当中,比较分析蜡画和油画两种不同绘画技法及其所引发的争论,探究18世纪晚期西班牙画家的艺术实践与传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Juan Ricardo Rey-Márquez则以同时期西属美洲的艺术教育为论题,选取西班牙军队与科学探险队对工程师的培训作为另类艺术教育模式的案例,分析了他们与学院艺术家相互竞争的态势,以及有色族群的创造为西班牙皇室所接纳的状况,呈现出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美洲艺术家得以成长发展的面貌。

除以上发言人之外,还有几位学者的投稿也非常具有学术讨论价值,例如北京服装学院的陈芳教授关于晚明江南地区才女文化中女性艺术教育的论文,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讲师Marcela Gené对阿根廷平面设计教育史在观念与方法上的研究,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Deborah Dorotinsky和Louise Noelle Gras关于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墨西哥艺术与教育的论文等,只可惜因个人原因,这几位学者未能参会。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互影响无疑是推动艺术观念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一因素直接促生了艺术教育领域的思想与实践的新变革。提到这个问题,中国的学者并不陌生,我们分会也收到了关于这一主题的多篇论文,时代多集中在中外思想交汇碰撞的民国时期,涉及中国美术史学科初建、现代雕塑教育发展等多个方面,分会选择了南开外国语大学谷维佳研究夏丏尊、朱光潜、丰子恺、朱自清等学者和艺术工作者在浙江省上虞区私立春晖中学推行美学教育的论文,以引发关于中国美学教育现代化的探讨。而巴德学院的Patricia Karetzky则关注的是经过西方化艺术教育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其创作中对西方传统经典艺术形象的挪用,以及其中所揭示的立足于中国的社会政治问题。

中国显然并非唯一经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国度,圣马丁大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Rodriguez Romero就探讨了16、17世纪欧洲殖民扩张与传教活动中,西属美洲与东亚通过版画这一艺术形式与技术,接受欧洲图像与艺术教育的情况,分析其中的艺术观念差异与变迁。圣保罗大学的Jens Baumgarten同样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巴西与菲律宾艺术史教育体制的形成与特色,从而探究殖民带来的艺术与观念移植在本土教育体制中的状况,进而揭示艺术教育体制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专制制度的妥协,以及国际关系、民族话语、政治理论等构成的网络体系对大学与其他学术机构冲击。清华大学的陈岸瑛则在哲学层面,以朱光潜美学中被遮蔽的中西文化差异为切入角度,探讨在思想观念的交汇融合之中,未被意识到的关键问题。山东师范大学孔新苗探讨的是中西不同史观对艺术创作与艺术史教育的影响,通过分析西方的“镜像理论”和中国的“言象意之辩”的不同视角,给我们带来理解艺术与文化的新启示。

在大众美育与艺术传播实践层面上,本分会也收到若干探讨因新技术而生的艺术展示新方式的论文,其中也不乏具有新意的选题,例如浙江大学王思怡关于嗅觉在博物馆应用的论文。但考虑到与艺术这一主题的相关性,最终分会选择了来自敦煌研究院的陈海涛与陈琦,这两位学者致力于通过数字动画来还原展示莫高窟壁画,在实践中取得了杰出的成果,值得分享借鉴。

第20分会场国际主席Gabriella Siracusano来自阿根廷的National University of General San Martín(UNSAM),中方主席清华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教授,青年主席刘平博士欢迎各位前来听会,共同探讨艺术教育背后所蕴含的艺术观念冲突与交锋。

文/本场青年主席   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