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吕品晶:此次展览是建筑作为艺术的一种“回归”

时间: 2016.12.20

受访者:吕品晶 建筑学院院长
采访者:郑石如

郑石如(以下简称“郑”):上届接力展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以绘画和雕塑为主的传统造型学科中,而今年建筑学院也成为了“接力”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这一机制变化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吕品晶(以下简称“吕”):
建筑学院成为“接力”展的重要力量,首先是建筑作为艺术的一种回归。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就在其经典名作《建筑十书》提出了建筑的三个标准:坚固、实用、美观,从此艺术属性作为建筑的本质属性一直影响着后世建筑学的发展。然而,伴随着19 世纪工业革命来临,建筑是居住的机器这一思想成为时尚,主张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席卷全球,建筑的实用属性完全压制了建筑的艺术属性,这一偏激的思想,一方面导致了建筑的构筑物化,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了我们城市的千城一面。因此,建筑学院此次参与过去以绘画和雕塑等传统造型学科为主的接力展就是对过去建筑艺术属性被长期压制后的一种回归。

郑:在您看来,这种机制推行与创作转向会对建筑学院的研究教学工作产生哪些影响?
吕:
建筑是由空间和实体构成的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建院以来,建筑学院一直以培养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建筑师为己任,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但除了全校选修课之外,与造型、人文等院系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沟通交流仍有待加强。以参与此次“接力”展为契机,建筑学院与兄弟院系通过共同教学,共同创作,极大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和教学交流,交叉学科的优势日益凸显,以后这种以共同创作为平台的教学和创作机制应该固化下来,成为中央美院独特的教学模式。

郑:请您介绍一下师生们是如何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表现“艺术再长征”这一主题的?
吕:
建筑是容纳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空间,从本质上说,长征也是一种人类的活动,它的整个过程都与建筑息息相关。例如,瑞金的叶坪和红井革命建筑群是长征的出发地,遵义的柏辉章府邸成为长征的转折地、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则是长征中的决胜地,这些著名的建筑都和伟大的长征永远结合在一起。我们建筑学院师生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首先通过我们的建筑专业测绘,用数字永远记录下这些长征的胜地,再通过艺术的手段以抽象的方式再现这些建筑中的生活。我们希望通过用模型和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方式生动的再现80 年前长征中的场景。

郑:建筑学院在由建筑测绘向艺术创作进行转化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些思考?结合《瑞金映象》《红井映象》您认为实现的难点在哪里?
吕:
过去建筑测绘以忠实记录建筑的物质载体为目标,尽可能避免主观介入客观记录。然而,正如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所指出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换句话说,一切历史都能读出当代意义和当下启示。我们在建筑测绘中就特别强调要注重传统建筑的当代性思考。例如,在此次从建筑测绘向艺术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将作品主题命名为:瑞金之叶坪映象和瑞金之红井映象,映象取映像之映和印象之象,印象是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在人的脑海里留下的迹象;而“映像”可抽象的理解为一种事物到另一种事物的映射;就好比照镜子可把自己映在镜子里一样。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展览能将我们对瑞金的印象通过映像的方式展现给观者,让主体和客体在我们的展览模型中实现合一,在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相互映射从而将观者拉回到那个火红的岁月,在重温革命的场景中重拾革命的理想和激情。具体的展览方式:一是映像部分,二是印象部分,前者的载体是三块尽可能去掉物质性的面,它们分别是地面的钢化玻璃板,离地80 厘米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及其上承载的叶坪和红井整体透明模型,以及三米高处的镜面玻璃天棚,整个模型长宽约6 米x8 米,人可以进入模型,近距离观察透明建筑模型及其中展示的生活。印象的载体以VR 方式呈现,它是我们对瑞金革命生活的浓缩式印象表达,我们
在叶坪提取了激动人心的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第一次苏维埃大会召开和红军大阅兵两大场景作为展示内容;在红井提取了毛主席带领群众挖水井,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两大场景作为展示内容。观者站在模型中,在对应的场景前戴上VR 眼镜,就可以进入80 年前的瑞金,在真实与影像,人与模型的相互映射中,实现时空的跨越,角色的互换,最终达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