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宋源文:谭权书的版画创作

时间: 2017.2.4

1956年9月,我考入版画系一年级,当时谭权书是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四年级学生。入学前我已从事8年美术工作,但从未受过正规专业训练。第一次在学校U字楼走廊中看到附中第一届学生们的长期作业和色彩写生习作,我震惊不已。那些经过科班规范、刻划入微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转年谭权书考入版画系,1962年毕业,被分配到附中任教。在李桦、伍必端先生相继退休之后,我们俩又携手组织版画系的教学工作。从同学到同事历近40年,谭权书的思想和艺术观,画品和人品,我算是比较了解的人之一。现从个人角度出发谈谈我对谭权书的一些认识。 

从“基础素养”塑造自己

谭权书自幼酷爱美术,他的处女作曾在1952年参加北京少年美术创作比赛并获奖。1953年他考入美院附中,那时中国美术教育正处在摸索和创立正规教学规范时期,尤其是附中,最响亮的口号是培养“画家的童年”。谭权书赶上了好年月,一入附中便开始进入严格的美术训练程序。那时附中在基础教学方面,基本上沿袭了俄罗斯和苏联的优秀传统,进行长期作业训练,深入地刻划和表现对象,从而练就过硬的绘画基本功。在深入生活和进行创作练习方面,又吸收了解放区的优秀美术传统,使学生对于艺术与现实、基础训练与创作等各方面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附中对于文化课、理论课、体育课等也非常重视,从而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知识、修养和技能的锻炼。一群美术界的新星,在活跃和充实的艺术氛围中茁壮地成长,他们最能适应严格艰苦课堂训练的生活方式,思想异常活跃、敏锐,勇于接受新事物。在课堂上,在宿舍里,在图书馆,在走廊里,在操场上,到处可以看到和听到他们侃谈人生、评点艺术。而谭权书自然是其中的活跃者之一。他以一个美术学徒最基础也是最优异的素养和对美术爱好的崇尚,步人大学的殿堂。

从中学到大学,是学生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学学习要确立专业意识,以专业为轴心,以便适应各门学科的训练和逐渐确立个人的艺术追求。当然,并非人人都能很快地认识到这一点,屡走弯路者并不鲜见。而谭权书几乎是有先见之明,一上手就认准了木刻版画,以此来规划5年的大学生活。他的素描曾受过全因素的严格训练,大概是从大学二年级便开始向版画素描有意识地探索和转化。强调形体和结构,强调形象的感觉和表现,强调线条造型和黑自语言,这样鲜明的个性特色,在当时比较规范的教学氛围中,还是十分显眼的。他的色彩作品成绩不算突出,但画的浓重、强烈,使人感到那是用版画的眼睛在观察和处理色彩语言。他的速写很漂亮,造型完整、形象生动、线条流畅,并不重视表象的变化,而重视内在形体的韵律美,而且在捕捉生活中的情趣,组织画面的结构方面都运用得十分自如。正因为以速写为手段,练就了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基本功,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对于一个版画家的成长,真是太重要了,而在这一点上他是李桦先生当之无愧的忠实高足。在专业课方面,他不仅抓住木刻不放,特别抓住构成木刻艺术的基础——黑白木刻,在这方面他绝对是不调皮的好学生。从处理版面、画稿、上版、刻制、拓印都严格按照教师要求的工序行事,不仅课堂上如此,而且他把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也都用于刻木刻。当夜阑人静时,版画系教室有灯光之处,准有谭权书在伏案刻木刻,数年如一日,如同塑像一般,长久 地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之中。他的业余爱好是体育,从附中到大学一直是校蓝球代表队成员。他喜欢读书,古今中外,广泛涉猎,巴尔扎克、罗曼•罗兰、李白、杜甫、曹雪芹、巴金、茅盾、鲁迅……等文学巨匠们创作的艺术精华是丰富他文艺素养的广阔沃土。大学生活主要是为一个艺术家准备各方面的条件,那时的谭权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步伐坚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人生征途上的这一段意义深远的里程。

创作生涯

远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谭权书的黑白木刻《长城小学》、《草原车站》等作品:便发表于诸多报刊上,以青年版画家的荷角初露画坛,受到行家的瞩目。同时,他还参加了“中日版画家联展”、“北京——莫斯科版画家联展”,“法国世界学生联欢节画展”等。他的毕业作品《黑白的草原》组画受到版画界的好评,由此决定了作者以草原为创作中心的意愿。30年来,他多次到内蒙草原体验生活,在他的作品中,一再出现牧民、马群、羊群的形象,从各个侧面热情地讴歌了蒙族牧民的精神风貌和生活,其中不少优秀之作,如《铜墙铁壁》、《骏马驰骋》、《雄鹰》、《深情》、《哺育》、《力持》等参加了全国各届版画展览,全国美术展览,并赴日、美、英、法、苏、瑞、拉美等国展出。许多作品被日本、英国、中国美术馆及国内一些省市所收藏。他的作品《萨罕妇女》、《红鬃马》、《木刻藏书票》在国内大展中曾获金奖和优秀创作奖。谭权书在创作道路上一直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追求时代性、民族性与个性的统一,他的作品从来都是有感而发,真情表露,注重思想与精神的内涵,富有生活气息,节奏明快强烈,形成了他坚实的艺术风格。

进入80年代以来,谭权书的画风有所变化,许多画面都打破了时空局限,侧重于表现作者心中的意象、审美理想和现代意识。例如《神女》(1981年)中展翅飞翔的蒙族少女与奔驰向前的群马:《夏夜》(1986年)中仰望星空的少女、飞鸿和绿叶;《秋风》(1988年)中秀发飘舞的少女与果实;《西域之星》(1989年)中天空由一群佛像凝聚成巨大的陨石,下面有古城遗址的西域大地;《永恒的依恋》(1990年)由一个闭目陶醉的新疆少女的形象和服饰,组成喀拉昆仑山的壮丽景观;《历史的诉说》(1992年)中一尊佛像立于西域大地,在不停地诉说,远处的沙漠上驼队在坚韧不拔地向前奋进。象谭权书这样的中年艺术家在艺术语言方面不断地创意和更新,意味着修养和阅历的升华。面对时代的大潮,激流勇进,体现了艺术家的生命力之所在。

谭权书非常重视对于版画语言的探索;不断追求其纯度表现,工于木刻的黑白与刀法的研究,作为黑白灰的形式构成,作为各种刀法的综合运用,在同代人之中是屈指可数的佼佼者之一。他的许多作品刀法紧凑。组织严密,黑白分明,对比强烈,形成朴素、肃穆有力的艺术风格。那充满韵律美的线条组合,那娴熟洒脱的刀法组合,极富于黑白木刻艺术语言的美学欣赏价值。

谭权书对于版画藏书票的创作与研究有独特的见解,他创作了大量富有民族特色的木刻绘彩藏书票作品,曾参加第21、22、 23届世界藏书票大展及历届全国藏书票展,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辛勤的园丁

从1962年到文革前,谭权书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教基础课及版画课。那个时期他不仅刻了许多木刻,还和其他教师一起坚持画了大量习作,从两个方面打下了教学的基本功。记得1978带领工农兵学员开门办学时,虽然已有10年未动刀笔,但他刻的一幅表现麦收的画场面较大,层次繁多,一招一势都十分考究,三角刀让他用神了,堪称刀法表现的典范。

文革以后,教学秩序恢复正常,谭权书先是任李桦教授的助手,1978年任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指导教师,1984年任木刻工作室主任,1986年任版画系教研室主任,1988年任副系主任,这一时期他致力于木刻艺术和版画专业的教学研究与革新实验。他还撰写了有关版画教学的论文发表于各专业刊物上,如《木刻的制作与练习》、《发展中的木刻教学》、《木刻作品中的人体美》、《简谈拓印版画和纸版画的技法》、《他们用真情去发现》、《中国丝网版画的兴起》等,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专著《木刻教程新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84年)。全书集作者多年从先师学得的结晶,总结了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独到见解并上升到规律的高度,因而被誉为创建中国木刻技法教学之新体系,畅销海内外。

谭权书在木刻教学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传统版画和欧洲木刻的历史演变,创作木刻的特点、木刻中的光线处理、线的变化处理、黑白转化意识、刀法情感表达、空间与质感的处理、综合艺术处理、刀法组织规律、木刻的制作工序、构图和章法在木刻中的应用等等,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论定,并且在版画系多年的木刻教学中,被一再地印证,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实效。其木刻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一整套从造型语言、专业语言到艺术语言的转化训练过程,是对于专业素质训练的全面完善,其中包含了全部艺术领域里的种种要素,为专业语言的领悟和锤炼,为从专业语言到创作语言的过渡与运用,架起一座桥梁。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在木刻专业教学中,一直保持国内的领先优势,李桦先生从教几十年一直是为了建立中国版画教学体系。先生退休之后,谭权书接过接力棒继续完善这一历史重任,他做得很出色。

谭权书是版画教学园地里富有进取精神的一名辛勤园丁,他不断地从宏观到微观提出一些新的构想和研究课题。前些年当许多人热衷于西方现代艺术时,他于1986年起不断深入到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考察中国传统版画和民间年画,走访了许多作坊和老艺人,了解了传统版画的许多独特的、即将失传的制作工艺,仔细研究了传统版画在刻制和艺术造诣方面的精到之所在。

明确提出中国现代木刻的发展:一方面要学习西方的经验,一方面要重视对传统的继承,才能 独立于世界版坛之上。他从河北武强请来师傅,在版画系一边学习,一边传授技艺,他把考察中国 传统版画和民间年画得来的研究成果,不断地纳入教学实践之中,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木刻 艺术而独辟蹊径。

为了版画事业

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得以健康和兴旺地发展到今天,是与一大批老版画家长期从事版画组织工作分不开的,其中李桦先生是所有学子们学习的楷模。近10年来,谭权书在教学、创作、研究之外,还担任版画系行政领导工作,并兼做其他的社会工作和参加各种学术及外事活动。1982年起他兼任《劲草》木刻期刊专栏撰稿人,1985年兼任《美术向导》木刻部主任,1992年兼任《中国版画》编委。1986年中国版画家协会召开第2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谭权书被聘为副秘书长,同时兼任会员工作部主任。近年来他参加了第10、11届全国版画展,第1、2届中国工业版画展,“北京——台北版画展”等大展的组织工作,担任过评委和组委。他经常接待各地来访的作者,与各地版画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事无巨细,颇费时间与精力,而这一切都是在他业余时间无偿地完成的。在这些做不完的社会工作中,在各种学术研讨会上,在他近年来所写的文章之中,体现了谭权书为中国版画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力行新兴版画的光荣传统,同时又努力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拓展中国现代版画的新路。在版画界新老更替的历史关头,谭权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中坚作用,他爱憎分明、勤恳工作、不争名利、团结同志,为共建版画事业的历史使命,不停顿地做出自己的贡献。(“谭权书的版画创作”一文,发表于“美术研究”1993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