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王明明:从《卢沉论水墨画》出发——“寻道求变”展览前言

时间: 2017.4.8

我从1972年开始随卢沉、周思聪两位先生学画。在其后二十多年的密切接触中,我眼中的卢沉先生为人忠厚朴实,为师包容无私,为艺敏感真诚,天真烂漫而不修边幅,极有修养,谦虚和善。他对学生不遗余力的推荐帮助,对师长极为恭敬,故以尊师重道、提携后辈为画坛同行所称道。教授过他的李苦禅先生、李可染先生、叶浅予先生、蒋兆和先生、刘凌仓先生等诸多老先生提起卢老师和周老师都是称赞有加,对他们的艺术也十分认同敬佩。

作为一位思想活跃的艺术家,卢先生在艺术创作上不懈的探索至今影响深远。60年代卢老师创作了《机车大夫》,这幅新中国美术史的经典之作产生于那个特定时代,同时呈现了中国现代人物画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突破。70年代后期卢先生画了大量的水墨写生和素描、速写作品,画得厚重实在、结构严谨,表现出他非常扎实的功底。1976年周总理去世,卢老师有感而发与周老师创作了《清洁工人的怀念》。80年代,卢先生并不满足于所取得的成绩,主张画家要重视创造性,大胆地对传统笔墨语言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创作了一批现代水墨作品。另一方面,卢先生一直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的学习,对传统中国画与书法艺术都有相当深入的实践研究与独到见解,创作了大量的写意人物画和书法作品。在传承和创新之间,显现了卢先生深厚的思想底蕴、全面的文化修养和勇于探索的艺术胆略。

作为一位美术教育家,卢先生对中国画教学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在80年代提出中国画教学改革,主张国画是以线造型,强调书法入画,反对当时以块面塑造为主的教学模式。他还率先把西方的构成观念引入中国画教学训练中,开设“水墨构成”课,培养学生创作的形式分析与构建能力。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启示与灵感,受到很多学生的追捧。后来学生根据他课堂教学内容为他整理了《卢沉论水墨画》在90年代出版以后,在美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卢沉先生的中国画教学与思想影响了几代中国画家,培养出很多当代水墨画家与以水墨表现抽象、半抽象风格的艺术家。

今天我们为卢先生做一个研究性展览,同时为他再次出版《卢沉论水墨画》,以期让更多人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将卢先生在现代中国画发展历程中的独特贡献呈现出来。他的创作有写实艺术的高峰,有在变革中利用当代水墨语言的尝试,也有表现民俗文化、文人雅集乃至书法艺术的拓展,从这些探索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画创新变革的渴望与内心中的矛盾和纠结。就我认识的卢先生,他首先是一个当代的艺术家,要力图对中国画变革;而他从骨子里,又是一个中国文人画家。在他作品的演变中,这种潜意识里的中国文人的情怀始终占据了主要的位置。他对水墨构成的尝试,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范本,显现了中国进入一个崭新的开放期之初,当中国艺术家面对世界的时候,他们的目光、姿态和艺术选择。

我们通过对于卢沉个案的研究,可以找出一个自己的答案,从而得出有益的启示。因为从艺术人文的角度来看,卢老师恰恰传承了中国文人最优秀的传统,他尊重传统、尊师重道,同时勇于变革、提携后辈,他的这种品质正是一个艺术大家所具备的高尚品格。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再回过头去通过个案研究来解读回味他的艺术,既是对卢老师的最好的怀念,同时也是对其在现代中国画发展历程中的价值予以重申和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