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王彦萍:卢沉先生的基础教学改革—兼论对水墨构成的理解

时间: 2017.4.8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法则”与“自由”是对立统一的要素。学生从遵守严格的法则,到打破法则走向自由,是一个自然的、循序渐进过程。但是,在具体到不同科目的基础教学上,又应该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国画专业可以强调线的、记忆的、想象的训练。我想,“法则”不应仅仅被局限在西方古典主义素描的教学体系,水墨构成规律同样可以作为一种“法则”,古典的造型法则与现代的水墨构成规律都是在国画基础教学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说到水墨构成,就不能不提及卢沉先生。20世纪90年代初,卢沉先生的教学改革和相关的文章,在当时的美术界引起了震动,对后来的国画创新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直到今日,我还时常听到画界非国画的晚辈,感慨卢先生的人格与教学,怀念先生因材施教,培养了一大批人。我总认为,灵性是藏在人心中的,能把学生的灵性解放出来、给众人以启迪的教育家还不能算大成功吗?

改革开放后,卢先生致力于教学改革,这相对传统规范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实际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直到现在很多人也不明白卢先生的本意。误解和争议有两点:第一,他们认为卢先生要放弃素描,搞变形。第二,他们认为引进西方构成对国画是一种不良的冲击。近日,带着这份不解,我又重读了人美出版的《卢沉周思聪文集》,特别是卢先生1983年发表的文章《关键是思路的突破》[1],1985年左右的《关于国画系基础教学的改革意见》[2],文中的教学主张和教学大纲一目了然,是我们今天对卢先生教学改革进行公正评说的依据。简而言之,对素描基本功卢先生有严格的主张,同时根据国画专业特性要增加线的、记忆的、想象的训练。他在创作上不反对写实风格,但要避免千人一面,提倡有感而发,“如有违本性,则非英雄本色,与无病呻吟者无异。”[3]也就是说,不仅要强调“外师造化”还要强调“中得心源”的独特传统审美造型。关于卢先生在国画中引进西方构成规律,采用水墨构成则是本文要展开的重点,本人愿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1997年,卢先生在中国画系《创作教学》讲座上说“10年前,我在中国画系开创水墨构成课,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至今还有外地艺术学院的教师问我要水墨构成的资料,准备在教学中运用。形式分析是运用平面构成的原理来读画。分析研究经典作品的艺术语言、构成方式和创作手法,要善于透过具象的画面作抽象的形式思考。用自己的眼光重新认识传统,从造型,构成的角度解剖作品。构成训练不仅是为了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和培养设计才能,它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4]

卢先生提出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他1997年在《创作和创造才能的培养》[5]中说:“一切课程的设置都应该围绕这个基本目的……创作才能的培养应该渗透到基础教学中去。”[6]卢先生认为当时的教学中存在着问题:“像一个肢体不健全的人,训练写生能力这条腿特别粗大,研究形式法则这条腿特别细小,几乎没有。”他改革的重点在于“借它山之石”加粗形式构成这条腿。“如果我们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研究自然,训练严格的具象造型能力,一方面研究形式法则,善于通过具体的画面做抽象的思考。两条腿同样健壮,定能提高我们的国画教学与创作水平。”[7]他还说“试看当代凡有突出成就、独树一帜的中国画家: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李可染、关良、叶浅予等老前辈,有几人未受西方艺术的熏陶,未得益于西方艺术的营养。相反,那些单一、唯传统是重的画家,虽然功力深厚,并没有多大建树。‘杂交优势’不仅是生物进化的规律,同样也体现在中外艺术发展史中。”[8]

由此可见,前面提到的两种看法都是一种误解。卢先生既不反对写实和素描基础教学,同时也没有摒弃传统。他主张在现代的基础上发展,他反复地讲:两方面都要重视,把东西方最好的东西揉在一起,并认为综合利用这条路是行得通的。“史前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汉魏六朝的石刻,唐宋的人物、花鸟,敦煌、永乐宫的壁画,明清的版画以及宋元以来的水墨画……这是我们进一步创造、发展的典范和出发点。”[9]“我们有必要用自己的眼光、现代人的观点重新认识传统,我们应两方面都精通,掌握既会从笔墨方面欣赏,也会从造型方面分析,溶汇中西,丰富我们自己的艺术语言。”[10]

我1994年受邀在首师大教过三个学期的水墨构成,反应良好,但因时间关系无法延续。去授课之前我请教了卢沉先生,他推荐给我一些他读过的书和他的教学大纲、范画等。那些书我曾逐字逐句反复研读过。比如《英国小学美术课本》,书里很多有趣的形式,为小学生演示美术规律的例子,图式简单,但内涵深奥,让人很受启发。还有华人写的《平面构成原理》,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形式法则,感觉语言非常严谨;伊顿的《包豪斯教学》,台湾履清夫的《造型原理》,台湾人翻译的《现代派是什么》等等。这些书有很多地方都有卢先生的勾画和提示语,读后使我受益匪浅。

记得卢先生给我这些书的时候,首先告诉我:构成,就是基本形和骨架。基本型就是画面中的形,骨架就是形的排列方式(也就是用以上提到的规律组合)。首先要讲基本型、也就是造型。任何造型都有三大特征:形本身、形的色彩、形的质感(平面多叫机理,空间叫质感材质)。我发现眼中见的东西,包括平面和空间、都没离开这三个主要因素。

在平面中,任何画种都是靠造型、色彩和肌理等因素,通过大小虚实调整画面。有意思的是,扩大到实用或空间艺术里;如我们买衣服挑剔款式(造型)、品评色彩,还要斟酌料子(机理质感)。再如扩大到建筑,鸟巢是一个意象造型,不锈钢材料色和质感都很现代。家中装修的样式(造型)、用材料的颜色质感。实际上,在生活中选择任何一件东西,基本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实用的包、帽子,眼镜、鞋、首饰都要斟酌形、色和材料质感,这一规律包罗万象。弄懂构成不但更容易理解传统国画,而且会通解视觉所见。三大构成(平面、立体、色彩)在国内只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但从《包豪斯教学》看,它是整个视觉艺术的形式法则。它能基本概括平面、空间的造型规律,可以打开我们的艺术视野,在现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而“水墨构成”则是中国画中吸收了包豪斯平面构成原理,按我的理解相当于中国传统的画面“经营位置”。卢先生讲解画面构成说“在画面上不止是人物和景物的关系,而是图和底的关系,不强调某一个局部,而是认为画面每一个部分都同样重要”。[11]这是“构成”的规律之一,叫“正反形规律”,即在构图中,造型是形,空白也是形。这个说法也使我们马上联想中国画有“计白当黑”的说法,同样说造型是形,空白也是形。绘画也借用此理经营位置,说明道理相通。但传统绘画中“经营位置”一说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具体的、系统的办法;而平面构成则有一系列科学、条理化的规律,可以有效地运用在画面和教学中,如:对比、近似、统领、机理、重复、渐变规律等等,简单易懂,一目了然,可以提高我们对形式构成的理解和安排能力。这就值得我们将其引入基础教学,正如徐悲鸿在教学中引进西方素描规律,大大提高了中国人对造型的理解和表现力。

我的水墨构成课吸收了卢先生讲稿的很多东西,其中有绘画的抽象形式分析课,发现很多西方现代作品实际上直接是构成规律,如阿伯特《向正方形致敬》,是大方块套小方块;这是构成中的渐变规律。安迪沃霍的《可口可乐》是重复规律。正表现了他的波普性等等。还有很多例子,让我们理解当代语言,同步交流、欣赏、借鉴。

1.近似形规律;正如一家人的长相、同中有异,用在画面中会产生变化和谐感,可以用这个规律调理不和谐的画面。如分析齐白石的荷花,整体画面正如同点、线、面构成的乐章,莲花、莲秆、荷叶构成点、线、面基本型的穿插,行成正反形的不规则近似。荷秆的直线与莲花、荷叶的圆形造成直曲对比,纵横的笔触对比和干湿对比。荷叶与莲花的圆形是“统领形”。齐白石的画我在本科就临摹很多,大都笔墨秩序感极佳,这是经验和天赋形成的形式结构。

2.统领规律:顾名思义,画面各种因素的对比不能均等,必须有主次,否则就会产生对抗和冲突。我们可以用这个规律来调整画面。例如宋代团扇《百子图》:直与圆的对比,头形和扇的圆形内外呼应统领画面。与建筑道具和反形的直线形成曲直对比,画面饱满有趣。

再分析林风眠《海》,人头是圆形、分离状态,帆、鱼和天空都是近似角形,形成圆和近似角的对比,用色单纯,明暗处理主次分明,复杂紧张、结构简洁、形式完美。从林风眠画面结构看,他对构成很内行。他曾介绍过高更,实际上他们的作品上有很多东西是互相联系的,高更曾提倡把形还原到三角、圆、正方形。之后出现立体派,出现形式规则。点、线、面、圆、方、三角是形的最原始形,现代绘画、抽象绘画善用最原始形,或把复杂的造型归纳成最原始形。像米罗早期的绘画,《夏日的驴》把风景都归纳成长方形、圆形、点,再做形之间的安排。蒙德里安的造型,是从一棵写生树变化多次,最后理性决定他向着格子方向归纳、出现著名的蒙特利安分割,这个分割又延伸到空间的家具和服装上,是有逻辑可循的。

综上所述:想达到和谐统一的画面结构,通常与1.两种以上基本型相近似更容易和谐。2.两种以上因素对比时,必须有一方统领。3.正形反形同时看,才能整体安排。

以下是我进行形式构成教学中的几种训练方法。

1.课堂静物:墨水瓶、梨子、茶杯、报纸,让学生自己组合。启发学生的艺术直觉或是根据形式规则自由发挥,提倡将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纳入其中。限色、限用三种原始形归纳。

2.用照片提炼抽象形式:让学生用数张照片组合成一张画面结构,一个具象或抽象的形式,这是融汇变通的能力。我们写生时收集了很多东西,不是都能用在画上,需要我们的想象和组合。

3.校园风景写生的抽象训练:做一个比较简单的写生,回来以后能够加上想象推理,人生经验,提炼出很多综合的东西组合成画面。一般都限色、归纳最简形。

4.抽象字意的抽象表达:比如说表现“春”或“夏”字义的感受。让同学用形象色彩把他心里任何对“春”或“夏”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是一种感受转换的训练。首师大有这个作品,这是一个“夜”的表达,这个训练在设计专业也有,抽象思维与具象感受也是互生的。

5.水墨肌理的训练:我们指望从写生里作出很多肌理(即墨的浓淡干湿及用笔的变化对比)会很有限。应该临摹、书法训练用笔墨之外,去尝试系统地制作肌理效果,比如一张纸折出格子,做很多不同的机理对比,浓淡干湿、大小粗细、强弱多少、软硬聚散、虚实稠密,做过就会变成一种尝试的经验,在绘画时会有很多笔墨经验,表达到极至。还可以用色当墨去表现。

6.用传统经典作品提炼出抽象形式:调动对传统名作抽象形式的理解。

7.自由创作: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师大同学掌握了一些构成画面的规律后,自由创作从造型归纳、设色、到肌理对比都起了很大变化,画面调整灵活自如起来。

“有人把构成课等同于提倡搞抽象艺术,这不仅是严重的误解,也是对现代艺术教育的无知。”[12]卢先生对艺术基础教育的改革花费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多年来他不断的研究和思考,甚至在花甲之年还自修外语,阅读外文原文,让学生晚辈汗颜。他提倡国画的素描特性,加强形式法则训练,以他的真知卓见、身体力行地填补着教学空白。他给学生、给美术史留下的财富不仅是他早期出类拔萃的写生和笔墨,他后半生教学改革给人们留下了更值得深思的问题:艺术学习的目的是满足基本功的训练还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中国的传统绘画是否能继续合理吸收西方艺术规律、与时俱进?

卢先生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他照亮了这些学生,把大量精力都花费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即便是周先生也从中得到滋养。他自己想努力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遗憾的是上天没有给他充分的时间,但他的学生难道不是他的作品吗?他在一篇文章的结尾曾说:“在当今水墨界最具潜力的当然还是精力充沛活跃于画坛的中青年,我把那些才华出众、心无旁鹜、潜心于艺术实践的同道,视为创造、开拓当代水墨画的主力,并寄厚望于将来”。[13]这些话今天读来依然感动,先生20多年拓荒铺路,发扬光大定会后继有人,他的治学做人敬业无私、永远是晚辈的楷模。

(王彦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
原载《中国美术》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