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从《放空精神习作》看当代艺术

时间: 2017.7.15

艺术是如何变得昂贵而廉价的?艺术是如何变得大众而小众的?艺术是如何变得平常而特殊的?

看完本科生毕业展的作品后,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三个问题。争相拍照、参观的人群,到底是被什么所吸引?杂乱无章的线条和色块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艺术的一部分,或者说成为了艺术的代名词。课上老师曾经说过,批评是主观审美体验和客观理性分析的结合。我觉得艺术也是这样,兼顾着理性的逻辑和构架,掺杂着每个艺术家不同的感受和看法。但是首先,它需要建立在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中。达芬奇的作品现在还在被研究里面的数学关系和符号语言,伦勃朗的作品以光著称,每幅作品中的光都经过严谨的思考和布置。但无论是《最后的晚餐》还是《夜巡》都有作者明确的个人艺术处理的表达,以《夜巡》来说,首先它描绘的是白天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画的一幅群像,因为艺术家及其精妙的光线处理和常年的烟熏而被误认为是一幅夜晚的作品。其次作为群像其实有一个墨守成规的规定,志愿军人的群像必须按照身分和军阶分配到画面的相对应的位置上。伦勃朗重新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处理,虽然在当时受到了批评和抨击,但是今日他的《夜巡》已经成为了荷兰的国宝。但从这一幅作品中即可以看出,一幅艺术作品的因素不仅仅有艺术家本身的思考和创作,更具有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对于构图、光线、形体的各种基础的了解和认知,这也是达芬奇要研究解剖结构的原因,源自于对于理性分析的接受和认同。这也同样反映出了一句老话“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此次我挑选的是雕塑系的一幅作品,展览在美术馆3层的展厅中,名称叫做《放空精神习作》,作品的说明中写到“放空的心灵容纳无限的感受,放松的思考让精神得到平静,潜心的习作使身体变得自由,对与错是与非之间的界限因感受与思考变得模糊,真实的一面逐渐显现,逐渐清晰”。这一段作品说明,我个人理解是主要强调了“感受”的重要,试图通过作品让观者体会到“自由”“真实的一面”。这种过于依赖主观因素的表达和没有逻辑与语言的作品,我个人并没有办法接受。下面我将就这幅作品和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

首先,我想谈一下艺术的昂贵和廉价。我认为从杜尚1917年把一件现成品瓷小便器送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的时候开始,艺术的意义就开始经受挑战。杜尚自称这是对传统艺术的否定与挑战,在那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杜尚的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使他对传统“美”的质疑。他认为艺术是一种选择,从这点可以看出杜尚的心理处于纠结的状态,他不相信传统艺术,他想寻找新的艺术。因此,他的这一举动应该是对传统艺术的讽刺与反思,这才是作品《泉》的意义。但杜尚这种浮躁的行为,彻底的误导了后人,把艺术推向迷茫的世界。本来艺术家戏谑的一个行为,却在大量的报导宣传后成为了 经典之作。在有一次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上,17岁的TJKhayatan把一副眼镜放在了美术馆地上,没想到迅速引来了一大批艺术爱好者围观拍照。我认为也就是从《泉》开始,展览和艺术的意义在大众面前变得廉价了。任何一个物件,只要是能进入展线,似乎都成为了一件艺术品。很多艺术家和观众,只会认为那个小便器本身是艺术品,而并不去理解它身后的意义和初衷。大多数人想到的只是“小便器也能做艺术品”,而不是“为什么这个小便器成为了艺术品”。杜尚只是一个传统艺术宫殿的摧毁者,他仅仅用一个随机而戏谑的行为,就摧毁了几百年来传统艺术的根基,而后人没有在废墟中进行重建,没有去反省和提升我们身边的艺术,反而却在废墟中不断的破坏,学习、模仿那种近乎于恶作剧一样的行为。这是一种徒劳的行为,也是一种卖弄无知的表现。艺术本应该是经过训练与体验才能产生的,现在却变得非常随意和简单。这种行为的产生和延续,直接导致了艺术的廉价化,但也使得一些不知所云的奇怪展品,在一些自认为懂得艺术的人手中,拍得高价。这种奇怪又现实的对比,就是目前艺术的现状。高价卖出的小便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廉价化趋势。

这一幅毕业作品,单从作品本身出发充斥着没有规律的颜色和笔法,既没有传统美术学角度上的冷暖和色调,也没有构图和透视,一切形状和色块的产生,几乎完全处于一种随机和无意识的状态。我认为,经历了五年专业培养和训练的雕塑系的学生,不应该产生这样毫无逻辑与素养的画面。《泉》虽然有它不足的地方,但首先它的产生经历了作者的思考和逻辑的组织,出于作者的经历和情绪。从这幅作品中,我丝毫没有看出作者本人的意图和想法。我作为建筑系的学生,经历了几年的专业训练后,虽说无法独自完成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但最根本的可以从作业中展现出来对于专业对于学问的尊重和理解,经历了同样长时间的教育后,提交的却是一份极其业余与市场化的作品,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艺术本身的不尊重和不理解。作品用一种繁复而不清晰的手法,试图表现对精神的放空、展现真实的一面。在这种随意的面前,我认为真正空下来的只有作者本人,放空了所有创作时候应该具有的理性和思考,完全由身体控制思维,由混乱控制清晰。呈现给观者的只有杂乱和不安。作品分为四小幅,但四小幅之间没有任何的变化,使用同一种手法进行涂抹,并不具有分成四小部分的理由和意义。即使是抽象到极简的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也在作品中有明确的中心和用色的对比,也有极其理性的线条和大小的变化。而这张作品中所有的线条和色块的产生都是随机的,大量的曲线和螺旋线条,随意使用的颜色、无对比、无冷暖、无视觉中心、无明暗、无光。不通过作品解释,很难读懂作者的意图,即使阅读了作品说明,我也并不认为作者将自己的意图清晰的表达出来了。我认为这幅作品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经历了正规教育的美院学生的作品,就像刚刚提到的展线中的眼镜一样,我认为是展线和展览的灯光以及美术馆给予了这幅作品本身并不具有的艺术性和意义。

第二,通过这幅作品,我想来谈一下我眼中的艺术大众化和小众化。我认为近些年来架上绘画的趋势就是大众化中的小众化。我想从刚刚提到的马列维奇、康定斯基几人说起。“马列维奇是俄国乌克兰至上主义倡导者、几何抽象派画家。马列维奇首创了几何形绘画,留存于世的那些作品在这么多年以后,仍以它的单纯简约而令人惊讶。他称得上是二十世纪抽象绘画的伟大先驱。他一生以其谜一般的作品,为20世纪的艺术界勾勒出了另一片璀璨的星空,预示了从达达主义到后来的极简主义等多种艺术运动时代的来临。”以上是百度百科对于马列维奇的评价和解读,下面的是马列维奇的作品。我认为马列维奇这类的极简主义与抽象派的诞生,直接影响了艺术的走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观看达芬奇的绘画的时候,我们并不觉的有能力有可能复制经典,把它当作敬仰和追求的目标,也许他没有那么高度精神性的内涵和概括,但在真正的艺术语言与表达方面,古典绘画的每一位大师都是难以逾越的,从艺术造诣和艺术修养上来看,这才是一幅真正的艺术作品。但对于现代主义绘画来说,人们很容易就会发出“这个我也能画”的感叹,在欣赏层面,它是简单的,但在精神层面,他是晦涩的。但马列维奇、蒙德里安等人至少没有摒弃艺术是思考来的本质,他通过极其理性和线条和精挑细选的颜色,控制每个画面中颜色的大小和位置,每一条线的粗细和长短,对于作者本人来说,每一幅作品并不是随机产生的,他产生的背后是大量的基于思考的推敲和布置,即使最后呈现出来的只有极简的元素,但在创作的过程中,其实是复杂的。

所以,在表面上,艺术变得大众化了,比起古典时期,人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创作艺术、解读艺术、复制艺术。但是在意义层面,艺术变得小众了,极简主义和立体主义想表现出来的内涵,并不是简单观看就可以体会到的。那是在经历大量的思考过后的结果。艺术远比之前更难以捉摸和理解,很多时候在没有标牌的情况下,我们很难理解艺术家到底要表达什么东西,我其实也无法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理解现代主义、立体派,以及诸多当代艺术流派作品想表达的东西,也很难理解一幅艺术作品背后的内涵,但最初的时候“画的好”的感叹,早已离我们欣赏艺术相距甚远。纵观美院的作品展,极少数的人能依旧孜孜不倦的创作和沉下心来去绘画,大多数人选择了一种更晦涩的方式去表达精神性的内涵。这种方式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展览显得很高大上,但是也难以理解,大众化的表达,小众化的内涵。当代艺术在变得简单的时候变复杂了,这是个有趣的现象,也是个现实的现象。

回到这幅作品,本质上来说,是大众化的。作品中使用的元素其实有很多,通过几张放大图可以看出来大量近乎于炫技的揉色、点、线条、条纹、流等手法,作为一幅抽象画作,他使用的手法是复杂的,颜色也是多元的,但是想表达的东西却是简单的。这就很有意思了,通过一堆叠弃的手法去表达一个“放空精神”的内涵?建筑大师密斯曾经说过一句“LESS IS MORE”用少去表达多,但是用多来表达少,用复杂的线条和手法去想让人们联想到一个放空和原始的感觉,我想是达不到的。不经过训练的人也可以达到这种画面的氛围和效果,对比同样抽象的大师来说,他缺少的是理性的思考和逻辑。艺术作品处理的越随机,那么这个作频真正的价值就越低。这里所说的价值,并不是拍卖的时候故作玄虚的哄抬之价,而是作为一个艺术品存在的真正的价值,能否表达艺术家真正的意图,能否被观者理解和欣赏。虽然我本人并不是很理解当代艺术的出发点和创作思维理念,但就像之前所分析的那样,如果艺术家不用大脑去控制双手,而是让双手去控制自己的大脑,那他就不配称为一个艺术家,取而代之的名词叫做“工匠”。这幅作品,我认为作者缺乏对创作意图、手法、尺幅、以及意义的控制,导致最后让作品的内涵和本身都成为了一种很虚很情绪化的存在。我认为,现在多数的艺术家或者学生不愿意去踏实的加深自己的基本功,更多的是想通过所谓的“当代艺术”去博得眼球,其本人也没有理解和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通过这种故弄玄虚的方法去逃避。多数时候感觉别人都不懂的东西就是艺术就是自己的高超之处所在,这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太容易被复制太容易泛滥了。放眼望去抽象作品遍地的作品展中,踏踏实实绘画的人总能跳出来,真正有内涵和内容的艺术是不会被埋没的。在不了解自己的创作初心的时候,盲目的选择这种手段去麻痹自我麻痹观者,最后附上一段不明所以的说明,实在是有点欠缺考虑和深度。

第三,是我关注到的关于越来越普遍又特殊的艺术。 相对于前几年来说,美院的毕业展一年比一年更能吸引校外的注意力 。这其实也反映出了艺术在现在的中国更加的被关注被接受。大量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对于艺术作品也缺乏审视的标准和原则。798那样的“艺术区”中也有着众多借艺术之名炒作自我的不入流艺术家,每次展览的门槛也很低,说办就办的展览、说好就好说有深度就有深度的作品比比皆是。我觉得艺术作为一个肉眼可见有时身体可触的东西是不需要那么多解释的,真正好的作品不需要吹虚和解读,当你站在它面前的时候就会受到震撼。任何一个好的艺术作品无论你怎么解读它,无论你是否能抓住作者最想表达的那个思想,当你看到他的时候,总是能引起你的关注和思考。在艺术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大众的前提下,哗众取宠图一时之快是没有任何必要的,用新奇的手段去消费自我,是一种无聊而没有意义的方式。美院中我所知道的几位优秀的先生和老师,没有一位不是在踏踏实实的用内心和热爱在创作,在这样一座以“尽精微,致广大”为校训的学校里,我们更应该摒弃那些商业化的一脸卖相的创作手段,虚心学习,认真创作,作为中国美术界最高学府的学生,如果我们的毕业作品和校外那些不入流艺术家的作品一样,那该是怎样的悲哀!艺术越来越普遍,我认为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的创作,研究艺术并非消费艺术,带来审美的趋势和流向而非被市场牵引。

艺术其实对于时代来说是先锋是时代的缩影和体现,就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来说,她的作品就是那个战争年代最好的缩影。《战争》系列版画《牺牲》,是她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个,罗曼•罗兰评价珂勒惠支说:“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的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这有丈夫气概的妇人,怀着阴郁和纤秾的同情,将这些尽收眼底,表现在她慈母般的手腕之下。这是作出巨大牺牲的人民的沉默之音。”珂勒惠支的作品,从她儿子战死开始,就开始具有一种强烈的爆发力和时代感,版画中充满着一种沉痛的力量,无声的呐喊。对于那个对死亡麻木的年代,她的作品犹如醍醐灌顶一样,道出了多少家庭和母亲对于战争的痛恨和对于自己骨肉分离的惋惜和撕心裂肺。珂勒惠支可以说是用自己的版画作品,记录下了那个年代的残酷和悲哀,黑白的血腥和扭曲。同样先锋的艺术家徐冰先生的作品,也尖锐的捕捉到了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无论是中英结合的《天书》,还是基于全球图形语言爆发的《地书》,或是911发生时敏锐而深刻的作品《何处惹尘埃》,都是对艺术的意义的最深刻的解读,艺术不是一种消费品,而是一种令另类的教科书,它引导大众思考、感染观者的情绪、引导时代的变化。

所以说,艺术是平常的,无论是珂勒惠支版画的选材还是人物,都并非虚构产生,徐冰的《天书》是中文和英文的结合,《地书》则是随处可见的表情包,《何处惹尘埃》则是真真正正的911尘土,一切的作品来源都是平常的生活,但它还应该是特殊的,表达出他人没有注意到的人文情怀和生活中的含义,不管是战争的残酷、时代的变迁中西方文化的对抗融合,还是基于图形和符号的世界一体化国际化,还是恐怖主义和对于国际性灾难事件的个人观点,都是在点醒那些没有方向的人,告诉观者和大众,我们所身处的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所经历的不平常。

这一组《放空精神习作》,我不认为这是一组成功的作品,但是它引发了我的众多思考,作品本身没有像它所说那样让我放空,却让我紧张。这次是我第一次认真的从专业的角度去评判作品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欣赏的阶段,也确实是发现了作品中的诸多问题和缺点。作品的内涵含糊不清,介绍也模凌两可,所有的意义都基于一种抽象化和符号化的感受,之前已经有详细的评论这里不再多做赘述。我所就读的建筑专业可能是美院中最不“艺术”的一个专业,以上的评论和批评可能有失偏驳,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观者来说,我并不仅仅希望毕业的作品停留在“好看”的层面上,是想看到更多的美院当代大学生的思考和深度,看到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在美院诞生。希望下次带领美院走上头条的不再是瓜田,而是优秀的作品。

文/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