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专稿丨乔晓光“日常之诗”:蓦然回首,指尖生花

时间: 2018.12.6

剪纸艺术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乔晓光多年来最为关注的领域。作为中国剪纸艺术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及当代剪纸艺术的开拓者,乔晓光从85美术新潮开始,即以剪纸的创新探索和油画玉米地系列引起画坛关注,被评论界称为“预示着剪纸发展新阶段的艺术家”。2018年12月5日,“日常之诗•乔晓光”当代剪纸个展于北京798艺术区灿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主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灿艺术中心支持,同时,展览也是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艺术成果展示资助项目。

乔晓光,1957年生于河北邢台,1990年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从1986年开始,乔晓光三十多年持续考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的田野实践。2006年,乔晓光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奖项:“民间文化守望者”。

乔晓光说,民间是另一番天地,那里“没有文明障眼的高墙”。为此,剪纸艺术成为他尤其钟爱的领域。

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其以纸为载体,用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吉祥幸福的期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剪纸太神奇了!看起来很普遍,但是它代表了中国最深层的文化,最大众的文化,最民族的文化,最多样性的文化,”乔晓光不仅自己动手剪纸,也鼓励他的学生剪纸,“我的学生都会剪纸,不管他们是否学过艺术。”虽然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乔晓光认为,剪纸也是一种当代艺术。在他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剪纸艺术语言被赋予了新的当代内涵,他游走于黑白、正负形之间的最古老艺术中,形成个人自我的语言和风格。在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教授表示,“乔老师的创作题材让我想起自己收藏的欧洲木刻版画,这些版画题材很多讲述的是西方史诗和故事。在今天看来,这些描述史诗题材的版画成为欧洲版画作品中的‘黄金时代’,乔老师的作品同样是古老艺术语言和史诗的结合,我想在今后也将成为艺术作品中的‘黄金时代’。”

“日常之诗•乔晓光”展是乔晓光近十年部分剪纸作品及最新创作的一次展示,展出近200幅剪纸作品。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板块是“人民的歌•《苗族古歌》与《卡莱瓦拉》”:这部分作品主要围绕着口传史诗文本的剪纸艺术创作,表现中国与芬兰两国以农民普通劳动者为主体的口传史诗主题内容,在创作形式上都选择了横长的篇幅表现,三段式结构表现了史诗的时间感和文化气质,剪纸的画面把人与物、人与事交替并行如复调音乐一般展开,展示出一幅古老神奇而又单纯朴素的图形诗篇。这部分剪纸作品在形式语言表现上,借鉴了北方汉画石及民间剪纸语言符号程式化、重复等手段,以及苗族剪纸三段式形式结构和摩梭人宗教美术的叙事手法。艺术家在创作题材与创作形式上提出“遗产+遗产”的观念,彰显出“比沟通更重要的是融合”的创作主张,用“源自文化遗产的灵感”、用中国的剪纸艺术语言讲述世界的故事。

第二板块为“日常之书•2012—2018的故事”。这部分作品是以即兴创作方式表现生活片断与灵感的小型作品,把日常感受和生活点滴转化成剪纸语言,这成为艺术家记录生活片段的“剪纸日记”,也是艺术家创作进行剪纸创作的一种方法。这些作品像一页页打开的故事书,99幅有感而剪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生活气息与作者独有的敏感和想象力。艺术家认为剪纸是人们身心与手沟通慰籍的重要方式,剪纸这类独特的艺术正在显示出其最靠近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文化魅力,但剪纸这种艺术语言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是边缘的。艺术家希望通过“无所不剪”的实践拓宽剪纸艺术的表现题材,让观众走近剪纸构建的生活之诗,也能让剪纸走入人们的生活。

第三个板块“生活的谱系”主要呈现了乔晓光近几年对剪纸语言和形式的新探索,作品题材为系列人物,表现了创作者对所处时代人与事物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板块中,乔晓光将剪纸作品转化成非纸材的金属材质,墙面上的作品投射出光与影的映照,改变了观众对剪纸的观看方式,空间中悬挂的剪纸作品让观众与转化过的剪纸语言亲密接触,一改人们以往对剪纸作品的感知。剪纸装置营造了一个新颖的剪纸场域,艺术家试图以这种灵动的方式传达鲜活的社会生活图像与境像。其中,《落花流水》系列装置将中国传统纹样落花流水纹与现代剪纸形象结合,突破了剪纸图案化的形式语言,既体现出中国古典诗歌“样式化生活”表现的叙事观,也反映了艺术家运用现代方式的即兴创作能力。

本次展览的布展方式打破了传统布局习惯,以“剪纸墙”的呈现理念使展示空间扩大了,也使“作品群”之间有了丰富的信息关联。尺幅不等的剪纸作品在墙面上的布局以多层、重复、混放的布置方式,营造一个“剪纸屋”的展示意境,更大可能地呈现剪纸的信息传达能量。乔晓光表示,“我用剪纸表现文化的对偶观,创作题材既表现日常生活的感受与发现,也表现有历史维度的乡村劳动者传唱的生活史诗,我在不断尝试着他‘无所不剪’的创作理念。这次作品在形式上做了很大突破,打破二维的剪纸语言,采用金属材质融入了光与影的表现手法,营造新颖的剪纸场域,拓宽剪纸的边界,目的是把时代的气息融入传统的艺术语言中。”

在乔晓光看来,传统剪纸不仅是一种平面化的纹饰叙事,也是具体地域性族群文化本能与文化积淀的体现。剪纸是一个具有文化多样性的文化物种,它的文化意识与语言形式看似简单,实际蕴含着活态的民间场域和历史语境的存在,剪纸的普遍性包含着更本原的文化根性,对剪纸形式背后文化的理解,是认知剪纸价值的关键。而“中国剪纸承载的朴素感情与自由想象是属于世界的”,乔晓光最早在剪纸中进行不同文明文化遗产间结合的尝试,是从中国古代的九宫与西方古典建筑、圣经故事以及莫扎特等古典音乐的结合开始,通过这种方式,他看到了剪纸承载文明信息的潜力和前景。近年来的创作思路,乔晓光试图把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融合进剪纸,结合不同文明文化遗产间的原有主题,赋有了互补共生的新东西,秉承着“用中国的剪纸艺术语言讲述世界故事”的观念,使传统具有了更具当代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思考。

回溯三十年前,乔晓光跟随“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队”进行了一场历时九个月的田野考察,彼时即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民间艺术”的种子。而这颗种子深深植根于乔晓光的此后多年的创作土壤之中,蓦然回首,我们发现这个古老的“艺术之花”已在他指尖静静绽放。

对话乔晓光

艺讯网:剪纸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大众非常熟悉的。这次展览在798艺术区举办,现场也吸引了非常多的观众,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乔晓光:这个展览可以说是我近十年的一个剪纸创作的汇报,展览是属于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艺术成果展示资助项目,等于说是一个艺术成果展的展示。同时灿艺术中心免费提供了场地在798举办。我觉得798这个艺术社区,是在北京特别开放、特别城市化特色的区域,它既是专业艺术家的、又是老百姓的、又是外地游客的、又是外国人的,艺术社区这种广泛性在这个地方体现得特别充分。所以在这个地方把中国剪纸这样一个创新的成果进行展示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次开幕式,还迎来了河北大学传承人研培工作的剪纸代表传承人,并在现场进行互动。这个展览互动旨在说明,剪纸的根还是在民间,剪纸不是属于某几个当代艺术家的,而是属于人民的。我们的剪纸艺术从乡村的老奶奶、农村妇女,到城市里边社区的小娃娃,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等等,它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达和欣赏方式。所以说我觉得在798这个具有当代性的艺术社区,把剪纸传承人叫过来,在这个地方进行互动,多神奇呀。

艺讯网:您的工作除了创作以外还有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乔晓光:我们一方面是进行研究、普查。比方说我们做了16年中国少数民族剪纸的普查和抢救,摸清楚了中国有33个民族剪纸,经过我们调查,把报告变成八卷本,100多万字,上万幅图,现在正在出版,目前已经出了一卷了,今年会出齐这八卷。这样就为中国剪纸建立一个档案,因为它是世界遗产。此外,最近我们又在做一个项目,发现剪纸最早的历史, 是在西北的丝绸之路发现了1000年到1500年前的剪纸。太不可思议了,它居然没有坏,在土地里边埋着,被挖出来了。这是人类发现剪纸最早的地方,也是人类剪纸的起源。我们发现了剪刀,发现了剪纸,发现了最早的纸,就是在丝绸之路上;国外的佛教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也影响了剪纸;中国的道教也是在这个地方跟佛教融合,这也是人类文化交汇的一个通道。所以我觉得剪纸太神奇了,看起来很普遍,但是它代表了中国最深层的文化,最大众的文化,最民族的文化,最多样性的文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创作什么?从延安鲁艺开始,吸收剪纸,进行创作,为时代服务,颂扬我们自己的生活,来表现我们时代,为社会需求服务。今天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乡村好多地方都不用了,那就让剪纸消亡吗?不,我们要把剪纸做成一个真正的有艺术传统的文化,就像中国画,就像西方油画,是一个传统,大家可以学,可以创新,可以站在它的肩膀上来讲今天的故事。所以说,我们就拿起剪刀来,讲中国的故事,讲自己的故事,也讲世界的故事,比如我的剪纸也会被放到美国机场、芝加哥机场,甚至到瑞士,到北欧等。

艺讯网:您这么多年从事剪纸艺术创作,也是区别于一般传统剪纸的,您的创作思路是怎样的?您怎么看待剪纸在当代逐渐“小众化”这个现象呢?

乔晓光:我觉得剪纸是神奇的。它的作用不仅仅是民俗,还有与人的本质的联系,与手的联系,与情感的联系,与遥远历史、自己身份、想象,甚至和遥远天际的联系。剪纸很简单,但是它承载着丰富的表达能力。所以创作也是把剪纸作为一种现代生活的表现,甚至可以去思考作为一种纸,还有什么可能。因此我把它分开了,剪有什么可能?纸有什么可能?剪和纸加起来还有什么可能?剪纸在我们精神生活之外还有什么可能?

那么,剪纸能不能随着社会发展,即使民间不用了,也随着我们进入到中国当代的生活当中?这一点我是有自信的。有人认为农村没了剪纸就消失了,但在二十年前,我们就预测剪纸不可能消除。举个简单例子,辛亥革命后科举制废除,书法不用了,之后变成硬笔,到今天无纸办公,纸都不用了,但实际上涉及到纸的艺术,比如书法、剪纸、年画这些东西都没有丢失。像书法的例子就给我们一些启示,它脱离实用功能,科举制不用了,不用写考试卷子了,大家日常生活记账也都不用了,都电脑化无纸办公了,但是正是在这个时代,一个互联网无纸办公的时代,纸的神性开始被重新认识,人们开始发现剪纸的魅力,发现剪纸和每一个普通人的关系,和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关系,发现这剪刀和筷子、和毛笔一样,谁都可以去驾驭使用。所以我觉得,剪纸不但不会消失,还会在今天的生活中,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这点我是深信不疑的。

艺讯网:像您也提到,中国剪纸不仅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也会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您也说过要用“中国剪纸来讲世界故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会存在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的理解隔阂呢?

乔晓光:我觉得剪纸作为一种民俗艺术,它的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过纹样和图像去呈现,这些纹样和图象里边涵盖了叙事,涵盖了隐喻,涵盖了象征。就是说,你古代时候那个时代的一套符号,古代人懂,我们不了解,但活态的文化我们是了解的。所以,今天我们借鉴了这样一个现实的写实方法,就像古代的工笔画、壁画一样,把生活展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把生活用意象的手法呈现出来,我相信即便是外国人也是看得懂的。

艺讯网:现在新媒体技术发展得特别快,互联网等技术各种普及,是否会消解剪纸的当代属性和价值?

乔晓光:我认为它可以替代一部分,但是消解不了。比方说现在激光切割,雷射,很多技术都是来自于高科技,可以复制剪纸。在今天的社会,一方面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创造智能,另一方面是向人内心的,向潜意识的,向深层群体心理的发掘和发现,这里边隐藏着历史,隐藏着未来,我觉着这是双向的。所以我们今天一方面鼓励科学技术向数字化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鼓励向文化深层、向人性,向生命本体发展。剪纸既可以被机器来替代,但是它又替代不了它作为一个有文化积淀的,生命个体的这种复杂丰富的生命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剪纸也许再过二十年后,就成为一种非常被认同的艺术,一种很高级的艺术。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画画靠眼睛,剪纸靠什么呢?靠心。

为什么靠心呢?因为中国的艺术是手工的艺术,“手”离“心”特别近,眼睛是脑袋的艺术,眼睛离脑袋比较近。我们通过剪纸发现手,我们就学会一种方法,不管是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只要喜欢剪纸,只需要一个月,你完全可以从零开始到创作。为什么?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手都联着每个人的心,所以只要他掌握技巧以后,就可以表达了。我觉得这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了不起。

采访、撰文/林佳斌
图/林佳斌(部分图为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