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技术浪潮、青年叙事与版画未来: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的命题

时间: 2024.1.9

传统如何被开拓、激发与转化,是当代中国艺术面临的一大课题,版画界亦是如此。在一轮又一轮的科技浪潮之下,与技术关系密切的版画如何从过去的思维方式与视觉表达中走出,面向未来拓展版画语言新的表达空间与可能,已成为老中青几代人共同的探索。“未来已来”不仅仅是针对青年人的,也是每一个版画人的历史使命。

2023年岁末年初,在苏州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个展现青年版画艺术最鲜活状态的展览“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幕,从青年版画人的叙事视野一窥版画界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国际版画研究院承办,苏州美术馆、苏州版画院执行。自发布展览征稿以来,全国各地的青年版画家积极参与投稿,展览组委会共收到有效投稿1978件(组),经过初评、复评两轮严格评选,最终遴选出212件(组)入选作品,并在展览开幕前在苏州美术馆进行现场终评,评选出金奖3名、银奖3名、铜奖5名。1“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展览现场.png

2“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展览现场.jpg“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展出组委会评选出的全部入选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版种多样、内涵丰富,青年版画艺术家围绕版画这一传统创作语言进行了当代精神与图像表达的深入探索,反映出时代与社会的历史巨变与青年人的心灵面貌。此次展览还设置了21位版画家的邀请作品展,包括艺术家王华祥、陈琦、孔国桥、郭鉴文、周吉荣、孔亮、方力钧、文中言、徐宝中、杨锋、杨宏伟等,作为版画界具有分量的代表性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与后辈年轻艺术家作品并置在一起,展现了一代又一代版画人的历史文脉与精神传承。3 “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展览现场.jpg

4 “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展览现场.jpg

“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展览现场

苏州作为明清两代版画中心之一,其地区大量的刻书业为苏州版画繁盛提供了主要条件,并在明代末期出现了对世界艺术具有影响的“苏州版画”,至清朝康乾时期,“苏州版画”达到鼎盛,享誉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江苏水印木刻为全国所关注,同时期桃花坞木版年画社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苏州版画事业达到高峰,在中国当代版画史上出现了“苏州现象”。1987年苏州版画院成立,成为苏州版画艺术创作的高地。2006年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博物馆在朴园挂牌,馆院合一,后于2011年并入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开启了苏州版画事业发展的新篇章。5 “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展览现场.png

6 “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展览现场.png

“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展览现场

此次由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与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共同打造的“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展览品牌永久落户苏州,并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可谓中国版画界的又一大事件,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首先,于2020年1月在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作为近年来中国版画发展的最活跃的平台之一,对国内外版画教学、版画创作、版画展览、版画技术开发等版画研究工作的国际交流有着非常积极、切实的推动作用。其次,苏州作为中国传统版画强基因的代表地域,在此地举办青年一代最新的版画展览以及讨论版画传统的当代转换与未来,具有特别的意涵。


01、技术浪潮下的观念之变

在展览的研讨会上,与会学者无一例外都关注版画的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更迭之下的版画发展问题。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杨宏伟教授提到版画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最能反映社会先进技术的媒介,技术革命总是最先反映在版画上。19世纪的欧洲版画是当时社会最主流的传播媒介之一,其社会功能比艺术功能强大,而如今转型为一种极佳的艺术创作手段。版画之所以能一直往前推进,正是因为其基因里携带的强大功能,而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已和过去发生了质的改变。他谈到在日常教学中已有学生用AI进行创作,这既是对审美和经验的挑战,也是一种不得不面对的趋势。由AI创作的作品令我们反思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角色以及艺术的本质。即便今天我们的版画作品还未能广泛商业化,我们也必须考虑以年轻受众为中心的市场需求,并重新审视和思考传统版画如何应对AI等新技术的挑战。金奖作品:薛绍雄《愈系列-奔跑》100cmx100cm 凹版 2023年.jpg金奖作品:薛绍雄《愈系列-奔跑》100cmx100cm 凹版 2023年金奖作品:王密 《失衡系列》100cm×100cm 凸版 2017年.jpg金奖作品:王密 《失衡系列》100cm×100cm 凸版 2017年金奖作品:周宏博 《山林野涧》100cmx60cm 凹版 2023年.jpg金奖作品:周宏博 《山林野涧》100cmx60cm 凹版 2023年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贺思恩教授从高校版画教学与西南地区版画项目组织者的角度谈到推动展览与交流同样是在思考,现在的年轻人是否还愿意做版画以及版画下一步发展去向何处。这些展览项目除了展示我们强大的版画后备力量和教学方向之外,我们需要面对新媒介和技术(如AI)的出现,并考虑它们对版画乃至整个视觉艺术未来的影响,因此应鼓励年轻艺术家进行更多实验性、探索性的创作并允许存在不完美之处,不完美才代表有希望、有未来,因为这些尝试将可能成为未来的里程碑。


02、作为主流受众的青年及其叙事方式

云南艺术学院原院长郭浩教授谈到江苏省的三个版画平台,“桃花盛开”、“青春飞扬”和“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作为三个展览的评委,他认为中国青年版画双年无论是从展览的包容性、艺术追求的高度都要更出色,以高等艺术院校培养的年轻版画创作者为主体的展览也体现出近年来艺术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成果,另外他还认为这次参展的二百多件作品放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很好地融入国际版画艺坛,这是一个显著进步。

深圳大学隋丞教授谈到所谓的青年性包含了探索性、实验性、科技性以及我们所缺乏的国际话语表达,他提到此次展览的系统或机制问题,如何区别于其他版画展,未来应在以上方面树立“青年版画双年展”这一展览品牌的特征,并在展览组织、布置、话题讨论以及公共艺术教育中,思考如何更好地融合到当代艺术,引导青年版画创作者对身份问题、后殖民问题、世界局势、全球化问题以及人类命运等国际话语进行相关的探讨。银奖作品:初艳淼 《守夜人—弘一法师》90cm×60cm 凸版 2021年.jpg银奖作品:初艳淼 《守夜人—弘一法师》90cm×60cm 凸版 2021年银奖作品:刘禹君 《游离》85cmx65cm 漏版 2019年.png银奖作品:刘禹君 《游离》85cmx65cm 漏版 2019年银奖作品:周婷 《忏悔》系列 60cm×70cm×2 25cm×35cm×4 凹版 2018年.jpg银奖作品:周婷 《忏悔》系列 60cm×70cm×2 25cm×35cm×4 凹版 2018年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常委曹丹教授在探讨如何将青年版画打造成独立单元时,认为需要明确青年版画的定义,通过确定展览的方式、模式、机制等,以便清晰区分并赋予青年版画展的特定意义。他理解青年画展最大的主题是“人的存在”,因而个体的存在以及个体的意义在艺术创作中的视角至关重要,创作者应在创作中以个体视角看广阔的社会公共性问题,并对个人文化融入相对成熟的理解。

众多专家学者对于此次展览所呈现出得青年群体在版画领域的活跃度与创新力都表示感受深刻。湖南长沙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刘京在会上交流发言时表示,青年版画家的概念在中国特别被重视,相比之下在欧美地区专门针对青年版画的展览要少得多。湖南省长沙师范学院副教授郑适表示,过度追求主题性可能对青年群体有压力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是未来在青年版画教育和创作上需要深入思考的关键点。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庾武锋表示此展体现了年轻艺术家群体的独有魅力与思想活力,参展作品反映了青年人多角度的主题探索,包括对社会事件的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个人诗性表达的追求。


03、传统的转化与版画的未来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主任于洪教授认为,相对于很多全国性美展看稿会所呈现出的模式化现象,“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展”呈现出了更多元的风格和叙事手法。在虚拟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重思版画的存在意义,以及传统经典技法语言的转换,是新时代语境下的新命题。传统技艺即经典版画语言,在历史中形成的公共审美趣味包括铜版的韵味、石版的典雅、木版的精简等等,而现在的年轻学生要充分理解并进行转化并不容易。这个展览就树立了一种正确的引导,通过青年人的思想与叙述方式将传统经典技术进行活化。与传统的宏大叙事不同的是,青年叙事指向的是一种碎片化的个人生活以及虚拟现实的造境。同时于教授还对于展览展示的创新性以及增加数字版画装置作品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开放性的建议。铜奖作品:卜子媛 《Memories-1》70cm×100cm  独幅版画 2023年.jpg铜奖作品:卜子媛 《Memories-1》70cm×100cm  独幅版画 2023年铜奖作品:黄博 《浪》58cmx46cm 平版 2022年.jpg铜奖作品:黄博 《浪》58cmx46cm 平版 2022年铜奖作品:李灿 《暮光系列之二》90cmx90cm 综合版 2018年.png铜奖作品:李灿 《暮光系列之二》90cmx90cm 综合版 2018年

长期从事版画教学和创作的西安美术学院图像研究所所长杨锋教授谈到看到这次展览的作品大吃一惊,他刚结束全国版展的评选工作,他认为苏州的青年版画双年展表现得更为活跃,基本囊括了目前版画探索的状态和现象。他提到多年来参与版画展评委工作的经验,认为有两点是大家一致很看重的,一是版画的形式如何创新,这其中包括了技术上的突破,也包含了视觉图像上的新尝试。二是题材上不怕保守,从新兴木刻到延安木刻再到社会主义时期版画,一致提倡表现现实生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永恒的命题,今天这一点依然有效。

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郭鉴文教授表示,从各大美院及高校教师的送展作品能感受到当今我们的版画后备力量十分庞大,这些作品也直接反映了各高校版画教学方向和水准。他认同于洪老师和杨宏伟老师谈到的几点,一是这次展览的作品所呈现的依然是版画的主体,集中展示出几种经典版画语言,以及传统的当代转化,二是在多元时代背景下,青年版画家在积极地探索拓展空间与语言表达。他认为,在新技术的介入下,展览和策展应增加包容性和多元性,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更多实验空间。青年创作者应思考如何将个性化、碎片化的经验与记忆,结合经典版画语言和现当代科技,作出具有公共性图像的表达。铜奖作品:王华 《山河猗猗》75cm×50cm 漏版 2022年.jpg铜奖作品:王华 《山河猗猗》75cm×50cm 漏版 2022年铜奖作品:张辉 《手提鸟笼的男孩》55cmx49cm 平版  2022年.jpg铜奖作品:张辉 《手提鸟笼的男孩》55cmx49cm 平版  2022年

正如展览的发起者王华祥教授所言,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版画家也是全世界最多的,虽然各种展览层出不穷,但青年版画家群体设置双年展的却不多见。青年是版画创作的主体,也是版画创作最前沿的体现者。抓住青年就是抓住潮流,抓住未来。因此他集结各方力量,共同为青年版画家们策划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展览品牌。价廉物美、易于分享的版画,对社会的审美教育普及,以及艺术品的消费能起到独特而又高效的作用。他认为版画是未来艺术助力经济繁荣的一支潜力股,青年版画更是大有可为,前程似锦。

特邀展出作品王华祥 《新山海经》  80cm×44.86cm  数码版画  2023年.jpg  王华祥 《新山海经》  80cm×44.86cm  数码版画  2023年方力钧 《2023.12》  67cm×141cm  瓷版画  2023年.jpg方力钧 《2023.12》  67cm×141cm  瓷版画  2023年刘春杰 《雪花又飘》  94cm×65cm  木版套色  2010年.jpg刘春杰 《雪花又飘》  94cm×65cm  木版套色  2010年郭浩 《镜像·3》  120cm×90cm  数码版画  2022年.jpg郭浩 《镜像·3》  120cm×90cm  数码版画  2022年孔亮 《徵调春色 》 65cm×130cm  铜版  2022年.jpg孔亮 《徵调春色 》 65cm×130cm  铜版  2022年宋光智 《太乙近天都》  92cm×141cm  木刻  2023年.jpg宋光智 《太乙近天都》  92cm×141cm  木刻  2023年杨锋 《树祭》  80cm×88cm  黑白木刻  2023年.jpg杨锋 《树祭》  80cm×88cm  黑白木刻  2023年孔国桥 《历史的面孔之黑暗中的舞蹈》  凹版  70cm×50cm×2  2009年.jpg孔国桥 《历史的面孔之黑暗中的舞蹈》  凹版  70cm×50cm×2  2009年陈琦 《美院之春》  84cm×66cm  水印木刻  2022年.jpg陈琦 《美院之春》  84cm×66cm  水印木刻  2022年文中言 《200608062008钟楼》  丝网版  108cm×62.5cm  2020年.jpg文中言 《200608062008钟楼》  丝网版  108cm×62.5cm  2020年于洪 《并观之童话》  56cm×41cm  丝网版  2016年.jpg于洪 《并观之童话》  56cm×41cm  丝网版  2016年杨宏伟 《像素山水 》 180cm×109cm  油墨  2016年.jpg杨宏伟 《像素山水 》 180cm×109cm  油墨  2016年韦嘉 《山高水长》  121.5cm×80.5cm  石版印刷纸本  2019年.jpg韦嘉 《山高水长》  121.5cm×80.5cm  石版印刷纸本  2019年徐宝中 《景色之四》  59.5cm×90cm  丝网版  2018年.jpg徐宝中 《景色之四》  59.5cm×90cm  丝网版  2018年郭鉴文 《彩棚下的人》  120cm×80cm  丝网独幅版  2023年.jpg郭鉴文 《彩棚下的人》  120cm×80cm  丝网独幅版  2023年隋丞 《重叠·吉祥如意》  78cm×102cm  丝网版  2019年.jpg隋丞 《重叠·吉祥如意》  78cm×102cm  丝网版  2019年曹丹 《沐浴者》  90cm×110cm  丝网版  2022年.jpg曹丹 《沐浴者》  90cm×110cm  丝网版  2022年张炼 《日色冷青松》  67cm×56cm  丝网版  2022年.jpg张炼 《日色冷青松》  67cm×56cm  丝网版  2022年罗湘科 《呼吸》  100cm×80cm  版画  2021年.jpg罗湘科 《呼吸》  100cm×80cm  版画  2021年贺思恩  《蓄·势——破译雅砻密码 》 80cm×140cm  版画  2021年.jpg贺思恩  《蓄·势——破译雅砻密码 》 80cm×140cm  版画  2021年

其它参展作品(部分)吕源 《琼岛春阴》凸版  65x47cm  2014年.jpg吕源 《琼岛春阴》凸版  65x47cm  2014年石磊《朝花不夕拾之十二》 凸版 100X100cm  2021年.jpg石磊《朝花不夕拾之十二》 凸版 100X100cm  2021年吴永舜《桎·红龙》 综合版画 100×100cm  2023年.jpg吴永舜《桎·红龙》 综合版画 100×100cm  2023年王帅《金属印象之飞鸟》凹版  95x70cm  2023年.jpg王帅《金属印象之飞鸟》凹版  95x70cm  2023年何佳荣《津门境象之天塔旋云》 漏版 100x80cm  2019年.jpg何佳荣《津门境象之天塔旋云》 漏版 100x80cm  2019年1黎平《非遗舞台》凸版 85x80cm 2023年.jpg黎平《非遗舞台》凸版 85x80cm 2023年刘德康《波动的标签》 凹版 100×70cm  2023年.jpg刘德康《波动的标签》 凹版 100×70cm  2023年游聆艺 《卷》 凸版 70×45cm  2023年.png游聆艺 《卷》 凸版 70×45cm  2023年

徐千雯 《天境》组画 凹版 96x36cm 2023年.jpg

徐千雯 《天境》组画 凹版 96x36cm 2023年冯榆 《形影之相》 漏版 56x76cm 2021年.jpg冯榆 《形影之相》 漏版 56x76cm 2021年首 届 中 国 青 年 版 画 双 年 展.jpg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承办: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 、国际版画研究院

执行:苏州美术馆、苏州版画院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28日—2024年1月20日

展览地点:苏州美术馆

文、编|朱莉

图片|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