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10《创世纪》张洹个展

时间: 2010.3.4

“如何欣赏当代艺术”,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兼具现实意义和技术含量的问题。不论是经历、学识,还是专业层面,观众和艺术家之间天生就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它们被糅合起来放置于同一个时间和空间中,直白地呈现在展览中。这些差异是导致误读的原因,同时也构成了奇妙的审评角度。“文化基底”也是作品内容的一部分。作为一名“海归”艺术家,张洹也无可避免地被不断问及“文化身份”。差异、冲突、融合、协调,都能化为艺术家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自2005年张洹归国,至今已有整整五年。在这五年中,张洹一手创建了“张洹工作室”。通过这个工作室,张洹贯彻了他个人艺术的创作理念,吸纳了多种行业的专业人员,通过装置、雕塑、香灰画、木刻门板和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突破性地创造出糅合了特殊材料的当代艺术作品,收获颇丰。

“2010《创世纪》张洹个展”是艺术家对中国文化严肃思考的艺术衍生:既是对传统文化、身份认知、精神信仰的回归,更是对当代中国文化的严肃思考。在凝练、肃穆的基调上,展览将由五件气息一贯的作品构成(三件装置、两幅绘画)。这些作品可视为张洹回归本土文化后的野心之作,承袭了艺术家一贯的先锋实验特点,也集中体现了近年来艺术家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变幻奇想。无论从构思、材料、制作角度,还是作品本身庞大的体量规模,“创世纪”的大我元素将渗透于展览中。

《创世纪》和《宝塔》都是由青砖为主体构成的装置作品。这些采集自上海地区拆迁后的老青砖,本身即带有历史印记和文化意味。张洹在展览自述中这样解释:“《创世纪》这件作品表达了亿万人民在我们国家正处在高速变迁时期协同奋斗的原始激情,城市的新陈代谢,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宝塔则象征着人类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平。

作品的外形像一座钟,寓意着人类不畏艰险,挑战自我极限的英勇精神”。

值得关注的是展览中唯一的两件绘画作品,即首次在国内公开展出的香灰画。香灰画是张洹于2005年试创的新材料绘画。绘画由艺术家首创,以取自上海及周边寺庙的香灰为基础材料,经过筛选、分色后,进行绘画创作,最后以胶质固定。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架上绘画,“香灰”对艺术家来说,不是灰,也不是单纯的材料,而是集体记忆、集体思考和集体祝愿。香灰画《造河》、《水库》取材自新闻照片,反映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百万中国人改造自然,创造江河的劳动场面。独特的理念、材料和手法,使层次丰富的灰色调香灰画呈现出肃穆、沉寂的气质。恰如历史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复杂样子,飘渺、遥远却又有现实意义。

与其他四件作品区别来看,《英雄一号》则辐射出全然不同的气场。这件超现实主义的雕塑由上百张牛皮经过特殊处理后拼接制成。它是对现实中无数英雄的关照,饱含了普通人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在经历创伤、虚无后,于心灵深处重生的愿望。

对于观众来说,在上海美术馆的传统展厅空间中展出大型当代艺术作品已不是首次。但《创世纪》展本身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无论是外在视觉上,还是内在思考上,都将挑战传统。艺术家及上海美术馆希冀通过上海这个开放之地展现出当代艺术一番新的气象——通过对张洹个案的展示和研究,为学术界提供多重思考方式。

关于工作室和“车间”

“张洹工作室”于2005年创立,现设于上海松江,建筑前身是上海液压容器厂。与现代艺术史上著名的波普艺术工厂(Pop Factory)一样,“张洹工作室”的产生因缘于艺术综合创作的需要而创立的。根据不同“工种”和操作内容,其间设有不同“车间”进行专业分工。每个“车间”基本代表每一个张洹的艺术系列。展 览中的香灰画《造河》和《水库》即产生于“香灰画车间”,而《英雄一号》所用的牛皮需要经过“标本车间”的特殊处理才能使用。“车间”根据其需要处理的不 同材料进行分工,从专业技术的角度不断研究和创新。透过“张洹工作室”,观众可以从一个侧面客观了解当代艺术严谨而细致的创作过程。

关于材料

青砖-取自上海旧城区改造中的废弃用砖。与由张洹担任导演和舞美设计总监的当代实验歌剧《塞魅丽》一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老建筑(及元素),被大胆运用到当代文化艺术创作中,引起观众对现实的认知共鸣。

香灰- 在张洹的“香灰画车间”,每一幅用香灰绘制出来的画都极为独特和感人,黑白灰色调,带着历史和祈祷的气息,很肃穆。香灰对张洹来说,它 不是材料,而是一种集体灵魂、集体记忆和 集体祝福。通常工人们从寺院里把香灰拉回来以后,会按照它的颜色和质感进行分类,助手们在画的时候根据选好的图片用炭笔起一个素描的底稿,然后用香灰撒上 去,最后再喷胶定型。这些图片大多来源于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和《民族画报》等老杂志。助手会根据图片来决定最终的画面风格。这些技术到如今已经过四年的摸索,并还在不断被创新和突破。

牛皮-上百张整张牛皮在经过标本消毒、处理后,被固定在定制的高密度泡沫模型上。牛皮本身的重量和质感,被嫁接到巨大的雕塑模型上,带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意味。

记者:黄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