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9日下午7:00,“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开幕式由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主持,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V&A博物馆馆长马克•琼斯、SAP代表凌白女士、艺术家冯梦波先生等分别致辞,场面十分隆重。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由英女王维多利亚的丈夫艾伯特亲王领导创立于1852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刻意经营,成为装饰艺术的权威。今天,V&A是现代设计师的灵感泉源。藏品总数约3百万件,均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精选。
此次展览由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和onedotzero 共同策划,得到SAP支持,是V&A在伦敦举办“解码:数码设计感官展”后世界巡展的中国站展示。展览围绕“作为编码的材料”、“互动性”、“网络”三个主题,共展出30件作品,其中29件由英国解码展中精挑细选,一件为V&A委托中国艺术家冯梦波创作的作品《不太晚(Not Too Late)》。
开幕式前,该展览在中央美院美术馆B1小会议厅举行了媒体见面会。发布会由王春辰主持,中英主办方代表、策展人以及参展艺术家代表等均出席了会议。
V&A博物馆馆长马克•琼斯在发布会上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此次国际巡展的第一站,“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是观看当今数码与媒体互动艺术发展的窗口;V&A博物馆同时拥有大量具悠久历史的藏品,历史性的艺术品能不断启发丰富当代艺术,当代艺术也能与其产生很好的互动。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提出,此次展览的有趣之处是“数字艺术展”与“齐白石展”的对应,虽然前者是新媒体,后者是传统艺术,但它们共同面临的挑战是艺术自身与形式本身的较量;此次两者同时展出,表明了央美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我们不拒绝任何有益的文化营养,并试图努力把每个领域推到极致。
作为参加这次国际数字艺术展唯一的中国艺术家,冯梦波介绍说此次参展的作品《不太晚》是书法和抽象绘画的自动绘画机器系统,随后他笑着说他的儿子是这件作品的第一个观众,而今天恰逢其子11岁生日,很有纪念意义。
王璜生馆长表示,今天恰逢我院美术馆开馆两周年,这是我馆第一次跟国际大型博物馆合作;紧接其后的11月14日,我院美术馆将与卢浮宫博物馆合作,明年3月份也将与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合作;此次展览是中央美院美术馆和国际大型博物馆与美术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开端。
本次展览将于2010年11月20日结束,展期一个月。
展览名称: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
主办: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V&A)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策展: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V&A)博物馆、onedotzero
赞助:SAP
预展及开幕式:2010年10月19日
展览时间:2010年10月20日-11月20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艺讯网记者:吴萌萌
前言一
新媒体与艺术的关系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实践和研究,尤其是数码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及艺术创造、艺术哲学思考等更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它不断地走向深入和多层面多向度。无疑,媒体与人类的发展和创造力相辅相成、互动促进,因时代的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创造,乃至认知方式、思维形态等。我们已经悄然地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这个世界。
从机械时代到数码时代,以艺术哲学的思考角度,我们面对的最主要问题是对于艺术的所谓“灵晕”(本雅明)的消解及重新阐释,特别是数码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资讯的编码方式,传递方式,储存方式,结构和创造方式等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与之构成互为互动关系的人包括艺术家或与艺术相关的参与者,面临着这样的多种可能性:一方面,丰富的资源信息使可能坐拥和玩转古往今来的“知识”及资讯,可能畅游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海洋中,可以与这个超时空的世界和看不见的人玩耍起交互的游戏,以体验和实现生命的超现实渴求,艺术不自觉地体现着她可能具有的重造“灵晕”的功能,及超越“灵晕”而实现艺术生活普遍性的价值;而另一方面,铺天盖地的信息和新“知识”、新“图像”,使人们从无所适从到熟视无睹,从视觉疲劳到心理厌倦;新技术、新认知的转瞬即逝更新换代和各自是非,使人们失却了价值判断及相应的检验反思,也失却比较、关怀、体验的兴趣和乐趣,快餐式的文化及场景正是数码化时代的重要表征。然而,这一切都可能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起点—数码的起点来重新“编码”和“解码”我们的哲学思考和文化方式,来进行我们对于数码世界的艺术工作。
由英国V&A艺术博物馆策划的“编码与解码:国际数码艺术展”,通过数字技术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新的工具和新的创造思维,强调创新和交互,利用计算机自我生成软件、动画和其他反应技术,将动态的元素和流变的信息植入艺术作品之中。强调使用计算机编码来进行创作,以探索编程的程序、功能和过程如何成为不断流动、变化的作品。强调关注日常交流后留下的数字痕迹及相关的评价和使用,关注高端技术和互联网在促进新型的社会互动与自我表达中的媒介意义和功能作用。这一展览为我们从艺术的角度来思考和实践数码技术时代中生活与艺术的多种可能性,以数码的方式“解码”“编码”我们的艺术思维和艺术乐趣。
感谢英国V&A艺术博物馆!感谢策展人、参展的艺术家和所有技术工作人员!感谢SAP对这次展览活动的大力支持!
王璜生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前言二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很高兴能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合作举办“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本馆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能通过这次展览延续这一交流,令人十分欣喜。
SAP和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继续合作使得此次展览得以在中国举办,且为艺术家冯梦波的一件新作品参展提供了支持。这件作品将在此次北京的展览中亮相,并将参加巡展。“解码”探讨的是数字技术如何给设计工作带来变革,并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创造新的工具,这将会打破在各种工作、编程与演示、创作者与参与者之间的边界。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收藏数码艺术和设计作品。藏品中既包括早期用模拟计算机和机械装置进行的实验性作品,也有当代用软件制作的数码印刷品和电脑绘画。近期来自“编码与解码”展的作品也加入了收藏之列,并逐步形成英国电脑艺术的国家收藏。
马克 • 琼斯 爵士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馆长
解码:数字设计感觉
解码:“数字设计感觉”展展示了利用数字技术去创造一系列作品的艺术和设计,它们包括屏幕动画以及大型互动与参与的环境作品。这些技术有助于创作经常变化的作品;它们经常在展览的过程中通过特殊创造的计算机代码的指令而不断地成长和变化。在展览中的很多作品会随着观众的干预而做出反应。艺术家和设计师使用新技术来跟踪在场的游客, 在展览空间内创造出可进行经验交流的作品。我们日益增加的网络界给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平台进行生产、质询和传播。
计算机代码包含了运行计算机程序必要的核心数据。这种代码正日益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越来越普遍使用的工具。编程语言无论是定制还是开放源码,还是进行修改或黑客入侵,它都在设计过程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Daniel Brown的《生长与形态》(2009)探讨了计算机编程的潜力。Brown在作品中探讨了运算法则的艺术性,拓展了计算机的创造能力并探索了系统之美。他的作品从V&A的收藏中得到灵感,预先设计了编程语言来创造独特的视觉图像,它会在展览过程中生长并渐渐繁盛起来。计算机程序确保了来自V&A收藏的纺织品、瓷器和版画是按照他的预先代数设定的花卉参数随机选择的,它们被编织、组合在一起。
本展览中互动部分的作品主要是计算机复杂程序与一系列红外线和跟踪技术结合在一起。这些作品经常与观众互动,与作品产生直接的交流。这些作品通常都很有趣,唤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展厅或美术馆空间之后获得新颖、独特的体验。信息交流不是按等级划分,如从作品到观众。在很多作品中,观众有机会影响并控制所展示的作品,因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对于行为以及行为如何影响他们的作品越来越感兴趣。
Mehmet Akten的作品允许观者像画家一样去控制像素。《身体绘画》(2009)允许观者左右移动像素,完全通过手势来塑造作品。Akten像展览中的其他艺术家一样,对身体及其在作品(它们没有看得见的界面)中的作用感兴趣。
Ross Phillips的作品允许观众之间进行创意交流。《录像格子》(2009)记录了观众瞬间投射在展览空间网格结果。瞬间,他们可以与前面的观众的实验进行互动或创造他们自己的移动肖像。它让我们理解在观众的集体凝视下公共创造性和自我表现。
Simon Heijdens的作品促使我们反思科技对社会的影响。Heijdens的作品往往投射在大型城市环境中,这样就把自然的环境和城市人造的环境并列在一起。《树》(2005年)这件作品中的树枝、树叶会来回晃动,以对展厅外面的环境做出反应。当展览空间外的树在摇动的时候,外面的传感器将信息传输给树,那么,展厅内被投射的树也晃动起来。天气系统变得形象化和自然环境被移植到城市环境。这个作品变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强调了技术进步对我们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互动设计学校Fabrica创作了一件作品,它促进了更慢的、但又及时的互动形式。在《威尼斯之镜》(2009年)作品中,只有通过沉静才使你有存在的感觉。与其他展览中的作品比较,只有参观者慢下来、保持静止,《威尼斯之镜》这个作品才会活动起来,结果不动变成了一种动力。
当网络部分的作品跟踪展厅内的观众时,它们观察了人类的思想和活动是如何在不断数字化的社会里被艺术家和设计师所转换以及利用的。Jonathan Harris 和 Sep Kemvar获得了过去五年来在线情感档案。在《我们感觉不错》(2005)中,利用数据挖掘软件对网上博客和个人网站中所表达的各种情感进行了整理,来收集不断增长的情感。可以按照性别、城市、国家和天气状况对这些感情进行质询、分类。它成为一个进行反省的强大工具、过滤器,可用来立刻理解和观看世界某一部分的情感温度在过去和现在的任何一点的可能状态。
Aaron Koblin的《飞行图案》(2008年)使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提供的24小时的有价值的数据,来详细说明乘客和货物飞过北美的情况。这大量的数据构成了Koblin这件动画作品的基础,它把穿越北美洲的飞机飞行给视觉化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一幅清晰的全国图画。它的大城市可以被找到,它与邻国的关系也可以确定。在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就能够理解庞大的数据状态;它们在21世纪初从完全的数值计算转换到美国的社会学研究。
数字化技术已经将从艺术与设计的生产从地理中心那里解放了出来。地理越来越不重要,因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通过全球网络工作。展览中许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是通过各大陆进行合作,而没有限制在仅仅和邻居工作。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在日益扩大的作品中起到作用,所以,创作者和作者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设置好参数,然后将作品放到创意社区中。《敏感的钟》(2009)使用集体的在线社区来作为作品的驱动力。去展厅或上网的观众可以上传图片,添加到一个永远在增长的图像数据库,由此形成一个数字时钟。这个数据库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增长,随着巡回展览,它继续增加。
本展览突出了设计实践中的范式转型。虽然电脑用在当代艺术与设计生产中已有多年,但是我们也看到大量的新工具和增强的可能性用于设计、生产和和实施新作品。设计师们正在创作自己的工具、在线代码库,它们被创意社区所分享、使用。这些设计的成果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展览以及作品上,它们展现了从静态到动态与变化的体验。
路易斯 • 莎农
V&A当代项目部副主任及策展人
中国的数字艺术发展
中国的数字艺术发展是与多媒体艺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设计软件、数字化技术、互联网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迄今,这些不同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丰富的数字艺术,使得数字艺术成为含义广泛的术语,凡是与之有关的创作都可以通称为数字艺术。但数字艺术又特指应用编程、计算机软件进行创作、表现为视频、计算机屏幕、投影、多媒介装置、数字输出打印的一类新艺术,它既有独立单元的作品,又有强调互动作用的作品,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领域。由于数字艺术是与其他技术媒介联系在一起,因此有人也将新媒体艺术称之为“数字新媒体艺术[1] ”。
数字艺术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发生与发展都是与计算机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本身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数字艺术概念有不同命名,从中可以看出这一领域的宽泛和开放,如计算机艺术、交互艺术(interactive art)、遥在艺术(Telepresence Art或Telematic art)、生成艺术(generative art)、软件艺术、网络艺术、游戏艺术、虚拟现实艺术、机器人艺术,甚至人工生命艺术(artificial art)等。这是一个开放、充满未知可能性的领域,是艺术新知识生成的地方,它扩大着我们关于艺术的知识边界,也丰富着、改变着我们的感官认知在中国的语境里,先是在1990年代初出现了基于电子媒介的录像艺术,在90年代末开始出现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数字艺术,如冯梦波的游戏作品,即是对游戏程序的改变。1999年Flash 4推出后,中国出现一批制作者。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数字艺术(数字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发生在21世纪,成为继录像艺术、新媒体艺术之后第三波的新技术艺术,它正在寻找自己的开放美学原则,开始逐渐成为与录像艺术、新媒体装置、电子艺术既重叠又区别的领域,作为数字艺术,虽然具有包容性和无边界的艺术特征,但如何成为自洽的新一代独立艺术、如何具有创新思维与探求未知领域的能力,则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新问题,而随着发展,它也会越来越具有自己独有的品格。目前,数字化艺术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广泛应用在电影制作、电视传播、广告制作、网络数据库、网络游戏等领域中,在教育设置上,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都先后开设相关专业,旨在推动与数字技术有关的艺术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今年9月11日,中国美术学院又特别成立了跨媒体艺术学院,着力于强化相关新媒体、新技术、新知识、新数字的融通和交汇,以探索艺术新的可能性,培养新型的艺术人才。
在数字艺术的展示上,中国进入21世纪开始密集地举办以新媒体为主题的艺术节、论坛、展览,如2001年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新媒体艺术节:非线性叙事”、2002年亚太媒体艺术展(MAAP)在北京举办、2004年-2006年举办了三届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007年上海开始举办年度电子艺术节、2008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大型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2009年杭州举办“未来链接:数字艺术中国”、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举办“我们的能力: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010年即将举办的“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等。另外,中国出现了很多新的艺术机构,也都积极支持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包括其中),如北京藏酷新媒体中心(21世纪初很活跃)、北京站台中国、北京维他命艺术空间、北京伊比利亚艺术空间、上海证大美术馆、北京中国数字艺术协会(DAC)等。
目前,数字艺术尽管广泛应用到各种社会领域中,但作为专项的数字艺术家或专门的数字艺术节或展览还不是很多,或许这是一个媒介混合的时代,任何单一媒介的艺术家都不足以应对当代社会与心理观念的复杂变化,但毕竟数字艺术要在创造思维上做出前卫的实验,按照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来推敲演绎数字艺术的观念与物质世界。这是数字艺术的先锋性所在,也是发展具有艺术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的所在。
在中国从事录像艺术、新媒体艺术乃至数字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都是先知先觉的一批人物,他们大都来自于艺术领域,对新视觉、新知识充满好奇,具有果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执着,作为一批小众艺术家群体,至今无法与从事架上艺术创作的巨大群体相比,但他们显示了一种时代的力量、代表了未来的潜力,关键是传递了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因为面对的是新知识、新的空白,所以更需要一种理性、科学精神和反思能力去把握这些极具科学性、技术性的新艺术探险。如果说艺术与科学是一个时代的话题、甚至历史的话题,那么这些中国的新媒体与数字艺术家是在将艺术观念与科学精神融为一体,是在开辟中国艺术史的多项分支的一种建设性事业。同时,在中国,计算机或相关技术领域的人员介入到数字艺术创作的不是很多,这与国际形成一个差别。相信未来,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和其他技术专业背景的人员对艺术的兴趣与认识的提高,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进入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
通观它们的发展历程,它们是从无到有、从无名到受到关注、从忽略到受到学术话语的重视,也逐渐得到社会团体、资金支持;它们从简陋走向规模、从单一到日渐丰富,但与国际条件相比,它们仍然是一个全新的开垦地,有待于进一步的建设,如中国需要有一个专业的新媒体与数字艺术博物馆,也需要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支持。
当代社会是一个扁平化的全球化时代,所有的信息流通与传播都是瞬时同步完成的,同样,关于新艺术的信息与知识也是同步在中国传递的,即便如此,仍然需要艺术的敏感者从事这项艺术的创新与实验事业,在中国这是一个拓荒地,在国际上也同样如此,历史的未来将为它们而书写。
王春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