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博士生论坛第三场《蛮荒:古典艺术语境中的风景画视野》

时间: 2011.5.11

2011年5月10日晚,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发起、主办的博士生论坛,在五号楼电教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论坛是该系列活动中的第三场,由陈粟裕博士作为主持人,杨慧丹博士作为点评人,特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孟宪平博士作为主讲人,展开了以《蛮荒:古典艺术语境中的风景画视野》为主题的学术论述与讨论会。

经过主持人的简短介绍,论坛开门见山地进入了主讲阶段。孟宪平博士在第一部分中就问题的提出做出了语义学的解释。他通过东方概念与西方概念中“蛮荒”一词的对比,引申出他以西方概念中的wildness 和wilderness的作为分析的语词依据,揭示了该词作为“未被文明改变和驯化的自然之地”的概念。同时,他通过哈德逊河画派、中国传统山水的画面对比,强调了自身的研究重点——美国风景绘画,并表述了“蛮荒”的两个特征:一为荒凉原始的文明对立状态。二为野性、动荡、神秘、具有力量的审美特征。另外,他阐述了该主题作为他本人的博士研究课题,其价值和意义在于选取一个与当今的工业及后工业社会背景相对立的自然体验状态下,反观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提供一个新的视觉观看角度,梳理艺术史古典语境中的风景绘画。在他的第二部分论述中,孟宪平博士主要瞩目于古典艺术中田园概念、表现形式及特征。他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时代拟人化自然的田园观念的追溯,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维吉尔牧歌式审美趣味发展的分析,推演到17世纪-19世纪潜在图示的形成、空间确定性的探寻、中空式空间的确立及理想风景如画性的影响。第三部分,他则谈及“蛮荒”这一观念作为一种持续存在的自然体验,再一次梳理该观念框架下的艺术史发展。在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这一过程中,他从绘画、诗歌、戏剧等多方面角度呈现了丰富的材料,通过画面构成的分析、绘画图示的运用、整体结构的认识等体现出艺术范畴中的不同学科间相互的影响渗透,同时归纳出古典时代蛮荒风景的形式特征,以及19世纪“蛮荒”风景作为真正的自然体验,表达科学的真实性、自然主义的态度而重新兴起,而非孤立地在传统基础上发生。最后,孟宪平博士主动将话题引导向探讨,在价值、意义、特征、关系等方面对“蛮荒”这一主题提供了讨论的方向。

此后,杨慧丹博士对主讲内容作出了点评,提出主讲人在材料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搜集,并在对“蛮荒”概念的阐述中构建新的视野。同时,她也梳理了风景画脱离人物画的发展历史,表述了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绘画的不同源起及文化基础,表达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提出该概念,有助于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也利于建构另一种视野,对于理解西方传统和现代景观都具有一定意义。

评议阶段之后,在席的同学与老师根据孟宪平博士的讲述做出了探讨。围绕着“构建体系”的难度、“田园”与“蛮荒”的划分基点、史料和论述材料的选取、主客观视觉评判的选取、工具理性概念的使用等做出了热烈的探讨,主要聚焦于“蛮荒”作为一个主观词汇,如何具有足够弹性去统摄拓深于更大的艺术视野。其中,人文学院余丁老师特别提出了对于“蛮荒”这一概念,应当有个学术型的界定,并且通过艺术史观的理论梳理剖析了其界定的重要性,并纠正了“崇高”这一美学概念在分析时的使用范畴。另外,他还提出“蛮荒”这一概念在图像系统中可以被梳理,但作为精神象征性的有意识行为,是否一直存在,仍旧值得探讨。孟宪平博士也就问题做出了一一回应。

本场博士生论坛,作为院校的学术平台,提供了很好的接触和交流机会。使得艺术专业的研究者得以相互评估,并就不同院校间的研究方法通过探讨相互借鉴,产生共促。由于时间关系,第三场博士生论坛在学术互动中圆满成功,敬请期待下一期精彩的内容与争锋。

艺讯网记者/摄像:应非儿